一种复合支柱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支柱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设备,该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变频器、励磁变压器和避雷针,依次与所述避雷针与励磁变压器的第一公共端连接的谐振电抗器和高压试验导线,高压端分别与所述高压试验导线的高压端连接的分压器、并联电抗器和试品,以及分别与避雷针与励磁变压器的第二公共端、分压器的低压端、并联电抗器的低压端和试品的低压端连接的接地铜带;所述接地铜带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设备,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探伤和检测难度大等缺陷,以实现容易探伤和检测方便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复合支柱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支柱绝缘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支柱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0002]750kV复合支柱绝缘子开始广泛使用,主要用于隔离开关设备。若怀疑绝缘问题时,瓷质绝缘子可以通过超声波探伤来进行检测,但复合支柱绝缘子不能探伤,如果怀疑绝缘出现问题,进行工频耐压试验是有效的检测方法。
[0003]但目前缺少相关的检测设备和方法。
[0004]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无法探伤和检测难度大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复合支柱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设备,以实现容易探伤和检测方便的优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复合支柱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方法。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支柱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变频器、励磁变压器和避雷针,依次与所述避雷针与励磁变压器的第一公共端连接的谐振电抗器和高压试验导线,高压端分别与所述高压试验导线的高压端连接的分压器、并联电抗器和试品,以及分别与避雷针与励磁变压器的第二公共端、分压器的低压端、并联电抗器的低压端和试品的低压端连接的接地铜带;所述接地铜带接地。
[0008]进一步地,所述谐振电抗器,采用加强的高压端绕组,防止试品击穿产生的过电压损坏谐振电抗器;和/或,
[0009]所述励磁变压器,采用加强绝缘的首端绕组,在励磁变压器首端并联匹配的避雷器,防止试品击穿产生的过电压损坏励磁变压器。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接地铜带为宽扁铜带,和/或,高压试验导线为扩径导线,和/或,所述分压器,由串联电容组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扩径导线中间为细钢丝或铜导线,导线的屏蔽罩由钢丝组成骨架并用锡箔纸包裹,导线两端有圆形铝板将屏蔽罩固定,并将钢丝或铜导线引出。
[0012]进一步地,所述谐振电抗器和分压器,均设有用于减小电晕产生的顶部均压环和腰部均压环。
[0013]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与以上所述的复合支柱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设备相匹配的复合支柱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方法,包括:
[0014]步骤1:确定试验电压参数;
[0015]步骤2:基于上述试验电压参数,采用整体加压或局部加压的方式进行加压,利用所述复合支柱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设备进行耐压监测。[0016]进一步地,在步骤I中,所述试验电压参数包括试验电压频率和试验电压幅值。
[0017]进一步地,所述试验电压频率的计算公式为: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支柱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变频器、励磁变压器和避雷针,依次与所述避雷针与励磁变压器的第一公共端连接的谐振电抗器和高压试验导线,高压端分别与所述高压试验导线的高压端连接的分压器、并联电抗器和试品,以及分别与避雷针与励磁变压器的第二公共端、分压器的低压端、并联电抗器的低压端和试品的低压端连接的接地铜带;所述接地铜带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支柱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电抗器,采用加强的高压端绕组,防止试品击穿产生的过电压损坏谐振电抗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支柱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变压器,采用加强绝缘的首端绕组,在励磁变压器首端并联匹配的避雷器,防止试品击穿产生的过电压损坏励磁变压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支柱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铜带为宽扁铜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支柱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试验导线为扩径导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支柱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径导线中间为细钢丝或铜导线,导线的屏蔽罩由钢丝组成骨架并用锡箔纸包裹,导线两端有圆形铝板将屏蔽罩固定,并将钢丝或铜导线引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支柱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器,由串联电容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支柱绝缘子工频耐压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电抗器和分压器,均设有用于减小电晕产生的顶部均压环和腰部均压环。
【文档编号】G01R31/12GK203551730SQ201320658595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4日
【发明者】温定筠, 孙亚明, 张广东, 黄强, 吕景顺, 胡春江, 张世才, 毛光辉, 张小敏, 陈宏刚, 杨志华, 秦睿, 江峰, 曹银利, 彭鹏, 张华峰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