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检测铸造拨叉变形的量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量具,具体涉及一种检测铸造拨叉变形的量具。
背景技术:
拨叉零件由头部和两个爪子构成,而且头部端面和两个爪子端面形成的平面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具体结构如图3、图4所示,该零件毛坯为铸件,由熔模铸造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零件结构的特点,铸件极易产生变形,由于拨叉头部端面和两个爪子端面形成的 平面之间的落差为空间尺寸,使得变形无法快速检测,交检无法有效控制,导致下道工序加工后零件报废率高,损失严重。
发明内容本发明通过应用所发明的量具,确保铸件在交检过程中,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其关键尺寸是否合格,确保无变形铸件流入下道工序,或及时对发现变形的铸造拨叉加以校正。本发明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检测铸造拨叉变形的量具,该量具由头部、爪部和腰身组成,腰身位于头部和爪部之间,将二者连接,头部、爪部端面之间的距离LI与拨叉头部端面和两个爪子端面形成的平面之间的距离L2相等,量具爪部的宽度L3大于拨叉两爪子最外端之间的距离L4,同时,量具爪部的高度L5大于拨叉爪子的高度L6。采用本实用新型检测拨叉铸件变形的量具,可快速便捷准确的检查铸件变形问题,防止存在变形的铸件流入下道工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左视图;图3是拨叉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用本实用新型量具检测拨叉时状态示意图;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量具由头部I、爪部3和腰身2组成,腰身2位于头部I和爪部3之间,将二者连接,头部I、爪部3端面之间的距离LI与拨叉头部4端面和两个爪子5端面形成的平面之间的距离L2相等,量具爪部3的宽度L3大于拨叉两爪子5最外端之间的距离L4,同时,量具爪部3的高度L5大于拨叉爪子5的高度L6。将量具平放,拨叉的头部4端面与量具的头部I端面接触,拨叉的两个爪子5端面形成的平面与量具爪部3的端面接触,观察两者形成的接触面6的接触部位,如果接触的三点有一处存在间隙,说明铸件存在变形;若三点接触部位贴合紧密都不存在间隙,则铸造拨
叉合格。而腰身2的设计只需考虑量具的重量与强度。
权利要求1. 一种检测铸造拨叉变形的量具,其特征是由头部、爪部和腰身组成,腰身位于头部、爪部之间,将二者连接,头部、爪部端面之间的距离LI与拨叉头部端面和两个爪子端面形成的平面之间的距离L2相等,量具爪部的宽度L3大于拨叉两爪子最外端之间的距离L4,同时,量具爪部的高度L5大于拨叉爪子的高度L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量具,具体涉及一种检测铸造拨叉变形的量具。通过应用所发明的量具,确保铸件在交检过程中,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其关键尺寸是否合格,确保无变形铸件流入下道工序,或及时对发现变形的铸造拨叉加以校正。该量具由头部、爪部和腰身组成,腰身位于头部、爪部之间,将二者连接,头部、爪部端面之间的距离L1与拨叉头部端面和两个爪子端面形成的平面之间的距离L2相等,量具爪部的宽度L3大于拨叉两爪子最外端之间的距离L4,同时,量具爪部的高度L5大于拨叉爪子的高度L6。采用本实用新型检测拨叉铸件变形的量具,可快速便捷准确的检查铸件变形问题,防止存在变形的铸件流入下道工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文档编号G01B5/30GK202770384SQ20122041115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0日
发明者赵富, 张宏志, 屈新民, 李百军, 刘文忠, 居玉辉, 李桂华, 霍爱, 刘芳, 周桦, 毕磊, 姚宝俊, 戴雨君, 李江平, 吕金辉 申请人: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