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测距轮把手杆折叠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可牢固扣结不易脱落的测距轮把手杆折叠 定位结构创新改良设计。
背景技术:
按,如图l所示为一测距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在该测距轮的上、下两段把手杆11的相对端部,各配合插结一个塑料材质成型的折叠上座12 与折叠下座13,折叠上座12在一侧嵌结一下端具钩部的扣结片121,而 于折叠下座相对侧形成一扣槽131,而以另一侧相对凸设的枢耳122、 132 相对枢结。如图2(a)、 (b)所示为公知测距轮把手杆的折叠上座与折叠下座组合剖 示图,两段把手杆11插结的折叠上座12与折叠下座13,可以一侧两枢耳 122、 132的枢结点为枢转支点进行回转的展收操作,当折叠上座12与折 叠下座13枢转成两把手杆11展开状态时,可由扣结片121扣结于扣槽131 以形成展开的定位;而收折时则可将扣结片121向外扳开脱离与扣槽131 的扣结,即可由上、下两段把手杆11进行枢转折叠如图中箭头所指的右 侧结构。如上所述的扣结片121与扣槽131的扣结与扳开操作,是利用扣结片 121材料本身的挠性作用,然而,侥性作用很容易因为材料疲乏而松脱,或是在使用日久的磨耗后松动,为其缺点之一。再者,公式结构的收折操作必须以手指将扣结片121向上扳开与扣槽 131的扣结,操作的手势上也稍嫌麻烦不便,为其缺点之二。所以如何针对公知把手杆折叠定位结构容易松脱松动,及折叠操作使 用不便的缺点而创新,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距轮把手杆折叠定位结构,以克服 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距轮把手杆折叠定位结构,包 含两个提供把手杆插结的折叠上座与折叠下座在一侧以枢耳枢结,而在折 叠上座与折叠下座的另侧以相对扣结装置扣结扣结组成;其中扣结装置包含一压扣件以中段枢设于折叠上座一侧,而折叠下座相对 侧枢结一弹性扣体,压扣件上段与折叠上座间配合一弹性组件,撑张压扣 件以其以下段的扣钩倾斜朝向与折叠下座枢结的弹性扣体扣结,组成以弹 性撑张而补强扣结的牢固定位,而支撑把手杆在展开状态下更耐久使用不 易松脱。所述的测距轮把手杆折叠定位结构,其中弹性扣体为一略呈直角的块 体容置于折叠下座一弹扣槽,弹扣槽于两侧壁凹设枢槽的中心相对贯设一 梢孔,弹性扣体上段两侧凸设的枢柱中心亦贯设梢孔,弹扣体背侧向下凸 设一套柱套结弹性组件,弹性扣体置入弹扣槽以两枢柱嵌组于两侧壁枢 槽,由一插梢穿组枢槽与枢柱的梢孔枢结,组成由弹性组件顶撑弹性扣体 以外端扣部常态向下偏转。所述的测距轮把手杆折叠定位结构,其中压扣件为一下端形成扣钩的 纵向块体,在两侧各凸设一个缩小端朝上而呈楔形的嵌结部,以其两嵌结 部嵌入折叠上座一压扣槽两侧槽壁的纵向槽,组成压扣件以嵌结部渐縮上 端的角度差可在纵向槽内形成一小角度偏摆,其上段相对折叠上座以一套 柱套结一弹性组件顶撑向外,使压扣件下段扣钩倾斜朝向与弹性扣体向下 偏转的扣部扣结组合。所述的测距轮把手杆折叠定位结构,其中弹性组件可为套结结于套柱 的螺旋弹簧,其压扣槽在槽底凹设一与弹扣件上段套柱的弹簧槽,提供螺 旋弹簧另端套抵定位。所述的测距轮把手杆折叠定位结构,其中压扣件在扣钩上侧的下段内 侧凸设一扣片,与折叠上座在压扣槽下段槽底凸设一逆止扣体相对,压扣 件嵌入折叠上座两侧的纵向槽时,使扣片在通过逆止扣体的斜面后形成逆 止扣抵的牢固限位组合。所述的测距轮把手杆折叠定位结构,其中折叠下座顶面凹设一阶套 槽,与折叠上座底面一圈支撑套圈相对,于两者折叠展开时套槽可供支撑 套圈嵌入套抵,以加强折叠展开的支撑强度。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1) 其相对扣结的压扣件与弹性扣体通过弹性组件适当的弹性抵撑, 可补强的扣结强度组成不易脱落的牢固定位结合。2) 只要轻松按压枢设于折叠上座的压扣件,即可迅速释放与弹性扣 体的扣结而进行收折,具较佳使用操作方便性者。
图1是公知测距轮把手折叠定位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a)、 (b)是公知测距轮把手杆的折叠上座与折叠下座组合剖示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示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与测距轮把手杆结合的立体组合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操作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结合在测距轮把手杆上完成折叠的立体完成结构。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测距轮11......把手杆12、 20......折叠上座121......扣结片131......扣槽122、 132、 22、 32......枢耳13、 30......折叠下座21、 31......套槽23......压扣槽24......纵向槽25......弹簧槽26......逆止扣体27、 37......结合孔28......支撑套圈33......弹扣槽34......枢槽35......梢孔36......插梢38......套槽40......压扣件41......嵌结部42......扣钩43……套44......弹性元45......扣片50......弹性扣体51......扣部52......枢柱53......梢孔54......套柱55......弹性组件60......测距轮61......把手杆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含两个提供把手杆插结的折叠上座与折叠下座在一侧 以枢耳枢结,折叠上座在一侧枢结一由弹性组件撑张的压扣件,折叠下座 相对枢结一由弹性组件顶撑的弹性扣体,使压扣件以下段的扣钩与折叠下 座枢结的弹性扣体,相对组成较大强度的扣结定位不易松脱;其中,弹性扣体为略呈直角的块体于上段两侧的枢柱中心贯设梢孔,折叠下座弹扣槽 于两侧壁凹设枢槽的中心相对贯设一梢孔,弹扣体背侧向下一套柱套结弹 性组件,弹性扣体置入弹扣槽以两枢柱嵌入两侧壁枢槽,由一插梢穿组枢 柱的梢孔枢结,组成由弹性组件顶撑弹性扣体以外端扣部偏摆向下状;压 扣件为一下端形成扣钩的纵向块体,在两侧凸设一向上渐缩呈楔形的嵌结 部,可嵌入折叠上座一压扣槽两侧的纵向槽,组成可小角度偏转的枢结, 其上段相对折叠上座一套柱套结弹性组件顶撑向外,使压扣件下段扣钩倾 斜朝向与弹性扣体向下偏转的扣部扣结;其中,弹性组件为套结于套柱的 螺旋弹簧,以另端套入压扣槽槽底一弹簧槽定位;其中,压扣件在下段内 侧凸设一扣片,与压扣槽下段槽底凸设一逆止扣体相对,压扣件嵌入折叠 上座两侧的纵向槽,由扣片在通过逆止扣体的斜面后形成逆止扣抵限位; 其中,折叠下座顶面凹设一套槽,与折叠上座底面一圈套体相对,于两者 折叠展开时套槽可供套圈嵌入套抵。以下,配合附图列举一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内容, 及其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如后;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其包含于一侧相对枢结 的折叠上座20与折叠下座30,配合组合一压扣件40与弹性扣体50等所 组成,其中;折叠上座20,为一套型座体具有朝上开口的套槽21,在下端一侧凸 设一枢耳22,另一侧则凹设一压扣槽23在两侧槽壁凹设有开口朝上的纵 向槽24,而在槽底上段凹设一弹簧槽25及下段一三角形的逆止扣体26, 又在弹簧槽25中央形成一锁结螺丝的结合孔27。折叠下座30,为一套型座体具有朝下开口的套槽31,而在上端凸设 一相对折叠上座20的枢耳32,另一侧则凹设一弹扣槽33在两侧槽壁形成 一开口朝外的枢槽34,枢槽34中心又贯设有穿设插梢36的梢孔35,弹 扣槽33以下的折叠下座外壁设锁结螺丝的结合孔37。压扣件40,为一下端形成扣钩42的纵向块体,在两侧各凸设一个縮 小端朝上而呈楔形的嵌结部41 ,其上段相对压扣槽23凸设一套柱43套结 一螺旋弹簧的弹性组件44,而在下段则凸设一相对逆止扣体26的扣片45。弹性扣体50,为一略呈直角的块体在上端向横向段外凸形成一扣部 51,并于两侧凸设枢柱52,于枢柱52的中心贯设梢孔53,弹扣体背侧向 下凸设一套柱54可套结一螺旋弹簧的弹性组件55。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示图,上述结构的折叠上座20与 折叠下座30各以其套槽21、31提供一测距轮60(见图5)的把手杆61插结, 而相对枢耳22、 32的穿孔由一插梢穿组枢结,配合参见图3将弹性扣体 50置入折叠下座30的弹扣槽33,以两枢柱52嵌入其两侧壁枢槽34,由 一插梢36穿组枢槽34与枢柱52的梢孔35、 53枢结,使套柱54套结的 弹性组件55在弹扣槽33内顶撑弹性扣体50,而使其外端的扣部51常态 向下偏转;而压扣件40以其两嵌结部41嵌入折叠上座20压扣槽23两侧 槽壁的纵向槽24,使其下段凸设的扣片45通过逆止扣体26三角形斜面后 逆止扣抵限位,上段套柱43套结的弹性组件44套抵于压扣槽23底部一 弹簧槽25,而顶撑压扣件40向外,使压扣件40下端扣钩42倾斜朝向与 弹性扣体50向下偏转的扣部51相对扣结,组成一测距轮把手杆折叠定位 结构如图5的立体组合结构所示。在图4的剖面结构中,弹性扣体50是由弹性组件55的顶撑,使其外 端扣部51弹性向下偏转;而压扣件40亦由弹性组件44在压扣槽23上段 将压扣件40上端向外顶撑,压扣件40下段的扣钩42可倾斜朝向与弹性 扣体50向下偏转的扣部51扣结,而借着弹性组件44、 55弹性顶撑可加 强扣结的牢固性,达不易松脱而耐久使用;另于折叠下座30顶面凹设一 阶套槽38,与折叠上座底面一圈支撑套圈28相对,于两者折叠展开时套 槽38可供支撑套圈28嵌入套抵,以加强折叠展开的支撑强度。如图4、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操作示意图,在图4中,压扣件40因受到其弹性组件44的顶撑,使其嵌入于纵向槽24的嵌结部41, 常态以朝上的縮小端靠抵纵向槽24的外侧壁,而与内侧壁间可形成小角 度偏摆,如图6(箭头)所示,只要以手指由压扣件40上端外侧轻松按压, 使嵌结部41以朝上的缩小端靠抵纵向槽24的内侧壁,则压扣件40将以 嵌结部41下端为支点,偏转成下端扣钩42抽离与弹性扣体50扣部51的 扣结,即可如图中弧状箭头所示,插结把手杆61的折叠上座20与折叠下 座30,可以相对枢耳22、 32的枢结插梢为支点进行回转的收折操作,终 而将测距轮60收合成较小体积的结构如图7所示。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测距轮把手杆折叠定位结构,是由弹性元件 在其相对扣结的压扣件与弹性扣体扣结时形成的弹性抵撑,可补强的扣结 强度组成不易脱落的牢固定位结合。
权利要求1、一种测距轮把手杆折叠定位结构,包含两个提供把手杆插结的折叠上座与折叠下座在一侧以枢耳枢结,在折叠上座与折叠下座的另侧以相对扣结装置扣结扣结组成;其特征在于扣结装置包含一压扣件以中段枢设于折叠上座一侧,而折叠下座相对侧枢结一弹性扣体,压扣件上段与折叠上座间配合一弹性组件,撑张压扣件以其以下段的扣钩倾斜朝向与折叠下座枢结的弹性扣体扣结,组成以弹性撑张而补强扣结的牢固定位。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距轮把手杆折叠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弹性扣体为一略呈直角的块体容置于折叠下座一弹扣槽,弹扣槽于两 侧壁凹设枢槽的中心相对贯设一梢孔,弹性扣体上段两侧凸设的枢柱中心 亦贯设梢孔,弹扣体背侧向下凸设一套柱套结弹性组件,弹性扣体置入弹 扣槽以两枢柱嵌组于两侧壁枢槽,由一插梢穿组枢槽与枢柱的梢孔枢结, 组成由弹性组件顶撑弹性扣体以外端扣部常态向下偏转。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距轮把手杆折叠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压扣件为一下端形成扣钩的纵向块体,在两侧各凸设一个縮小端朝上 而呈楔形的嵌结部,以其两嵌结部嵌入折叠上座一压扣槽两侧槽壁的纵向 槽,组成压扣件以嵌结部渐縮上端的角度差可在纵向槽内形成一小角度偏 摆,其上段相对折叠上座以一套柱套结一弹性组件顶撑向外,使压扣件下 段扣钩倾斜朝向与弹性扣体向下偏转的扣部扣结组合。
4、 如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测距轮把手杆折叠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弹性组件为套结结于套柱的螺旋弹簧,其压扣槽在槽底凹设一与弹扣件上段套柱的弹簧槽,提供螺旋弹簧另端套抵定位。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距轮把手杆折叠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压扣件在扣钩上侧的下段内侧凸设一扣片,与折叠上座在压扣槽下段槽底凸设一逆止扣体相对,压扣件嵌入折叠上座两侧的纵向槽时,扣片在 通过逆止扣体的斜面后形成逆止扣抵的牢固限位组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距轮把手杆折叠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折叠下座顶面凹设一阶套槽,与折叠上座底面一圈支撑套圈相对,于 两者折叠展开时套槽供支撑套圈嵌入套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测距轮把手杆折叠定位结构,尤其指针对公知折叠定位结构以扣钩片的挠性作用进行扣结固定,容易因为材料疲乏而松脱,或是在使用日久的磨耗后松动的缺点而创新发明的结构;包含两个提供把手杆插结的折叠上座与折叠下座在一侧以枢耳枢结,折叠上座在一侧枢设一由弹性组件撑张的压扣件,而折叠下座相对侧枢结一由弹性组件顶撑的弹性扣体,由弹性组件撑张该压扣件,以其下段的扣钩倾斜朝向与折叠下座枢结的弹性扣体扣结;由弹性组件的撑张可补强压扣件与弹性扣体互相扣结的强度,组成不易脱落的牢固定位结合;且收合时只要轻松按压该压扣件即可释放与弹性扣体的扣结,具较佳使用方便性与进步性达成。
文档编号G01C22/00GK201138208SQ200820001238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4日
发明者王成疄 申请人:王成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