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电子秤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的电子秤结构,其包含有一顶面与底部分别设有上、下端开口的壳体;一设于壳体内的连动单元,其包括有一端延伸出上端开口的上支撑架、及一与上支撑架对应且一端延伸出下端开口的下支撑架;至少两分别套设于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一端的封闭薄膜,且各封闭薄膜分别封闭上端开口与下端开口;一直接锁接于上、下支撑架间的感测器;以及一与上支撑架一端结合的秤盘。藉此,除了可利用封闭薄膜防止壳体受潮且避免异物进入之外,更可于感测器受压时,利用连动单元直接传递受力,并与封闭薄膜的配合进行同步移动的动作,进而平衡壳体内外因秤重与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压差,如此于秤重时可发挥极佳的精准度。
【专利说明】改进的电子秤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改进的电子秤结构设计,尤指除了可利用封闭薄膜防止壳体受潮且避免异物进入之外,更可于感测器受压时,利用连动单元直接传递受力,并与封闭薄膜的配合进行同步移动的动作,进而平衡壳体内外因秤重与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压差,如此于秤重时可发挥极佳的精准度。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电子秤(如图4所不),其是由一外壳6、一设于外壳6内的感测器7、及一与感测器7结合的支撑架8所构成,该支撑架8延伸出外壳6顶面并结合一托盘9,而该外壳6于支撑架8延伸出的位置处设有一胶膜61 ;藉此,将待测物放置于托盘9上时,可使托盘9透过支撑架8施压于感测器7上,令感测器7产生位能变化且输出电子讯号传递至控制电路(图未示),以计算并显示待测物的重量,并达到防潮且避免异物进入的功效。
[0003]上述现有的电子秤仅以一支撑架8施压于感测器7上,而支撑架8下方固定于外壳6的内部,因此当感测器7上方受支撑架8的压力而改变位能时,该感测器7下方的位能维持固定不变,以致于当该电子秤因环境变化(如海拔高度与纬度)与秤重压力变化造成外壳6的内、外有压差时,便导致该感测器7下方固定且无法进行适度的位能移动(调整),造成外壳6的内、外压差无法消除,一并影响感测器7于秤重时的精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秤结构,尤其是一种在秤重时发挥极佳精准度的电子秤结构。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秤结构,包含有:
[0006]—壳体,其顶面与底部分别设有一上端开口与一下端开口 ;
[0007]—连动单兀,设于壳体内,其包括有一端延伸出上端开口的上支撑架、及一与上支撑架对应且一端延伸出下端开口的下支撑架;
[0008]至少两个封闭薄膜,分别套设于上支撑架的一端与下支撑架的一端,且分别封闭上端开口与下端开口;
[0009]一感测器,直接锁接于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以及,
[0010]一秤盘,与上支撑架的一端结合。
[0011]如上所述改进的电子秤结构,所述壳体包括有一上盖、一与上盖结合的下盖、及一设于上盖与下盖结合处的防水胶条,而所述上端开口设于上盖的顶面,下端开口设于下盖的底部。
[0012]如上所述改进的电子秤结构,所述上支撑架包括有一与感测器结合的固定部、及一延伸设于固定部一侧且套接封闭薄膜并与秤盘结合的连接部。
[0013]如上所述改进的电子秤结构,所述下支撑架包括有一与感测器结合的固定部、及一延伸设于固定部一侧且套接封闭薄膜的连接部。
[0014]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电子秤结构,除了可利用封闭薄膜防止壳体受潮且避免异物进入之外,更可于感测器受压时,利用连动单元直接传递受力,并与封闭薄膜的配合进行同步移动的动作,进而平衡壳体内外因秤重与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压差,如此在秤重时可发挥极佳的精准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0019]图4是现有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0020]附图标号说明:
[0021](本实用新型部分)
[0022]I 壳体
[0023]11 上盖
[0024]111 上端开口
[0025]12 下盖
[0026]121 下端开口
[0027]13防水胶条
[0028]2连动单元
[0029]21上支撑架
[0030]211、221 固定部
[0031]212,222 连接部
[0032]22下支撑架
[0033]3封闭薄膜
[0034]4感测器
[0035]5 秤盘
[0036](现有技术部分)
[0037]6 外壳
[0038]61 胶膜
[0039]7感测器
[0040]8支撑架
[0041]9 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42]而为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成的效果,能够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兹详细说明如下,请一并参阅揭露的图式及图号:
[0043]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的电子秤结构,其至少是由一壳体1、一连动单元2、至少两封闭薄膜3、一感测器4以及一秤盘5所构成。
[0044]上述该壳体I包括有一上盖11、一设于上盖11顶面的上端开口 111、一与上盖11结合的下盖12、一设于下盖12底部的下端开口 121、一设于上盖11与下盖12结合处的防水胶条13。
[0045]该连动单元2设于壳体I内,其包括有一端延伸出上端开口 111的上支撑架21、及一与上支撑架21对应且一端延伸出下端开口 121的下支撑架22,而该上支撑架21与下支撑架22分别包括有一固定部211、固定部221,及一设于固定部211、固定部221—侧且分别延伸出上端开口 111与下端开口 121的连接部212、连接部222。
[0046]各封闭薄膜3分别套设于上支撑架21与下支撑架22的连接部212、连接部222 —端,且分别封闭上端开口 111与下端开口 121。
[0047]该感测器4与上支撑架21及下支撑架22的固定部211、固定部221直接锁接进行结合,而使该感测器4设于上支撑架21与下支撑架22之间。
[0048]该秤盘5与上支撑架21的连接部212结合。如是,藉由上述结构组合成一全新的改进的电子秤结构。
[0049]当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利用防水胶条13与各封闭薄膜3的配合,使壳体I的内部形成一封闭空间,以达到防潮与避免异物进入的效果。
[0050]另当待测物的重力透过秤盘5与连动单元2的上支撑架21传递至感测器4,而使感测器4产生位能变化时,即可同时利用连动单元2的下支撑架22进行同步连动,进而使感测器4受压时,利用连动单元2的上支撑架21与下支撑架22配合封闭薄膜3,进行同步移动的动作,使壳体I内部的容积保持不变,连带平衡壳体I内外因秤重与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压差,使感测器4于秤重时具有极佳的精准度。
[005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的电子秤结构确实能够有效克服现有的缺失,除了可利用封闭薄膜防止壳体受潮且避免异物进入之外,更可于感测器受压时,利用连动单元直接传递受力,并与封闭薄膜的配合进行同步移动的动作,进而平衡壳体内外因秤重与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压差,如此于秤重时可发挥极佳的精准度,明显使本实用新型更进步、实用且符合使用者需求,已具备专利申请的基本要件,于是依法提出新型申请。
[00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的电子秤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壳体,其顶面与底部分别设有一上端开口与一下端开口 ; 一连动单元,设于壳体内,其包括有一端延伸出上端开口的上支撑架、及一与上支撑架对应且一端延伸出下端开口的下支撑架; 至少两封闭薄膜,分别套设于上支撑架的一端与下支撑架的一端,且分别封闭上端开口与下端开口; 一感测器,直接锁接于上支撑架与下支撑架之间;以及, 一秤盘,与上支撑架的一端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电子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有一上盖、一与上盖结合的下盖、及一设于上盖与下盖结合处的防水胶条,而所述上端开口设于上盖的顶面,下端开口设于下盖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电子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架包括有一与感测器结合的固定部、及一延伸设于固定部一侧且套接封闭薄膜并与秤盘结合的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电子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架包括有一与感测器结合的固定部、及一延伸设于固定部一侧且套接封闭薄膜的连接部。
【文档编号】G01G21/00GK204064430SQ201420390310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发明者】刘明龙 申请人:英展实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