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三维分步傅立叶粘滞声波深度偏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分步傅立叶粘滞声波深度偏移方法,属于地震勘探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偏移成像技术,具体说是一种对地震波的吸收和频散进行补偿的深度偏移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商业软件使用的粘弹性补偿是目前工业界仍广泛使用的反Q滤波技术。但地震波的衰减不仅与传播时间有关,与子波频率、速度场分布、射线路径、地下构造展布等都有关系,仅利用反Q滤波不能恢复地震波场的本来特征。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成像的目标由完成构造成像任务逐步转移到寻找低幅构造以及岩性异常检测上来。地下介质的粘弹性行为,作为影响地震波传播过程中振幅、频率、相位等变化的主要因素,需要在成像过程中考虑和补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分步傅立叶粘滞声波深度偏移方法,以粘滞性声波波动方程为理论基。卣鸩ǖ奈蘸推瞪⒖悸堑狡蒲油厮阕又腥ィ诓ǔ⊙油赝保 补偿地震波的吸收和频散。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维分步傅立叶粘滞声波深度偏移方法,主要利用三维分步傅立叶粘滞声波深度偏移技术,处理步骤为(1)对叠前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深度速度模型;(2)根据实际地质情况,使用频谱比法求取品质因子Q值;(3)输入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体、深度速度模型、品质因子Q值模型,输出粘滞声波波动方程叠前或叠后深度偏移结果;(4)和常规波动方程深度偏移结果进行对比,检验结果正确性;(5)将对比的两个数据体都转换到时间域,进行频谱分析,检验分析粘滞声波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方法提高分辨率的能力。频率-空间域粘滞声波方程^^+ ^^+ ^^+ Mix,y,ζ,ω)/ρΡ{Χ^ω)~°其中ω是角频率,ρ是介质密度,Μ(χ,ζ, ω)是复粘弹性模量。本发明的优点是与传统的声波偏移技术相比,偏移结果能有效地补偿岩石吸收对地震波能量的影响,获得更真实、更精确地下成像效果,使最终成像的能量真正体现地下介质的岩性和物性变化,为AVO分析和利用地震数据进行油气检测提供可靠资料。
图1为本发明的简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的常规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测试结果。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的粘滞声波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将地震波的吸收和频散考虑到偏移延拓算子中去,在偏移成像的同时,补偿地震波的吸收和频散,其具体实现步骤包括1、对叠前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深度速度模型。2、根据本地区实际地质情况,使用频谱比法求取品质因子Q值。3、输入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体、深度速度模型、品质因子Q值模型,输出粘滞声波波动方程叠前或叠后深度偏移结果。4、和常规波动方程深度偏移结果进行对比,检验结果正确性。5、将对比的两个数据体都转换到时间域,进行频谱分析,检验分析粘滞声波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方法提高分辨率的能力。频率一空间域粘滞声波方程
权利要求
1.一种三维分步傅立叶粘滞声波深度偏移方法,主要利用三维分步傅立叶粘滞声波深度偏移技术,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对叠前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深度速度模型;(2)根据实际地质情况,使用频谱比法求取品质因子Q值;(3)输入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体、深度速度模型、品质因子Q值模型,输出粘滞声波波动方程叠前或叠后深度偏移结果;(4)和常规波动方程深度偏移结果进行对比,检验结果正确性;(5)将对比的两个数据体都转换到时间域,进行频谱分析,检验分析粘滞声波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方法提高分辨率的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分步傅立叶粘滞声波深度偏移方法,其特征在于频率-空间域粘滞声波方程θ2Ρ(χ,γ,ζ,ω) | δ2Ρ(χ,γ,ζ,ω) | δ2Ρ(χ,γ,ζ,ω) |ω2 ρ{χ }· Ζ,ω)-0dx2dy2dz2Μ(χ,γ,ζ,ω)/ρ ,‘‘其中ω是角频率,P是介质密度,Μ(χ,ζ, ω)是复粘弹性模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分步傅立叶粘滞声波深度偏移方法,处理步骤为对叠前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深度速度模型;使用频谱比法求取品质因子Q值;输入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体、深度速度模型、品质因子Q值模型,输出粘滞声波波动方程叠前或叠后深度偏移结果;和常规波动方程深度偏移结果进行对比,检验结果正确性;将对比的两个数据体都转换到时间域,进行频谱分析,检验分析粘滞声波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方法提高分辨率的能力;与传统的声波偏移技术相比,偏移结果能有效地补偿岩石吸收对地震波能量的影响,获得更真实、更精确地下成像效果,使最终成像的能量真正体现地下介质的岩性和物性变化,为AVO分析和利用地震数据进行油气检测提供可靠资料。
文档编号G01V1/28GK102230973SQ20111009201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3日
发明者匡斌, 徐辉, 沈财余, 韩文功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