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X射线轮胎检测机对中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X射线轮胎检测机轮胎输送中的轮胎对中
机构。
背景技术:
x射线轮胎检测检测机主要包括有轮胎传输部分、轮胎规格测量 部分、撑扩胎机构部分和x射线管及成像系统部分,轮胎通过轮胎
传输部分携带,经由轮胎规格测量部分对轮胎参数规格进行参数测
量,再进入撑扩胎机构部分和x射线及成像系统部分,实施撑扩胎 和x射线成像检测。其中,凋整轮胎对中位置是撑扩胎机构部分顺
利实施撑扩胎操作的前提步骤。现有的轮胎对中机构大多采用了中 心对中结构形式,即由轮胎四周向同一中心收拢來调整轮胎对中位 置的操作机构,存在结构对中心调试复杂、结构设置复杂、造价成 本高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木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对中操作方便
而快捷的x射线轮胎检测机轮胎对中机构。本实用新型的x射线轮胎
检测机轮胎对中机构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 一种X射线轮胎
检测机轮胎对中机构,包括有动力推拉杆,动力推拉杆外端铰接设 有以推拉杆直线运行轨线为对称中线的两连杆和分别与连杆铰接设 置的两轮胎杠杆曲臂,轮胎杠杆曲臂的杠杆支点固定轴于推拉杆直 线运行轨线对称设置。
在上述的整体技术方案中,轮胎杠杆曲臂由共同固定于杠杆支 点固定轴的中间曲臂和推力板构成,其中中间曲臂一端与连杆铰接, 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杠杆支点固定轴上,推力板与杠杆支点固定轴固
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x射线轮胎检测机轮胎对中机构技术方案,通
过对称设置的连杆及轮胎杠杆曲臂机构,由传输通道上的轮胎两侧 推动轮胎,最终将轮胎移动中线对中位置。本技术方案以中线对中方式来完成轮胎对中的结构设计,其结构构成得到有效的简化,操作方便而快捷、对中准确,能够很容易的与轮胎传输部分调试组装。
图1和图2分别是本X射线轮胎检测机轮胎对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和A向结构图。具体实旅方式
如留l的实施结构所示,本实甩新型的X射线轮胎检测机轮胎对中瓶构中位于轮胎对中中线设有动力推-發杆1及其气缸或液压缸2,动力推拉杆1顶端固定设置一铰接盘7,铰接联接于铰接盘7上、以动力推拉杆1直线运籽轨线对称中线设置有两连杆3和每一连杆3外端铰接设置的轮臉杠杆曲臂5. 6,两轮胎杠軒曲臂5. 6的枉杆支点固定轴4同样以推拉杆1直线运行轨线为对称中线设置,在本实施例结构中,轮始杠杆曲臂5..6由共同固定千杠杆支.点面定轴4的中间曲臂5和推力板6构成,其中中阀曲臂5—端与遂杆3铰接,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杠杆支点固定轴4上,—推力板6与杠托支.点固定轴4固皇连接,两_推力板6-由轮胎8两侧将轮胎对争调整设置,图l中的週环虚'线表示的是被对中轮胎&。
其工作过程是气缸或液压缸l的驱动动力推位杆l沿中线外推或内拉时,两侧连杆3分别对称带动两侧的轮胎杠杆曲臂S.6,使轮胎杠杆曲臂5.6以其杠杆支点固定.轴4为支点同步内收或外展运行,在两推力板6同步内收的过程中,将位于对中区域的轮胎8逐渐移动.到中线对中位、置,直至两推力板6均接触作用于轮胎两侧为止,然后动为推拉杆l回拉,两推为被6'睹中间曲臂5"初连'杆S的牵动同步外展,等待下一轮胎进入对中操作区域。
权利要求1、一种X射线轮胎检测机轮胎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对中机构包括有动力推拉杆(6),动力推拉杆外端铰接设有以推拉杆直线运行轨线为对称中线的两连杆(3)和分别与连杆铰接设置的两轮胎杠杆曲臂(5.6),轮胎杠杆曲臂的杠杆支点固定轴(4)于推拉杆直线运行轨线对称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轮胎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轮胎杠杆曲 臂(5.6)由共同固定于杠杆支点周定轴(4)的中间曲臂(5)和推 力板(6)构成,其中中间曲臂(5) —端与连杆(3)铰接,另一端 固定设置于杠杆支点固定轴(4)上,推力板(6)与杠杆支点固定 轴(4)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X射线轮胎检测机轮胎对中机构,该机构包括有动力推拉杆,动力推拉杆外端铰接设有以推拉杆直线运行轨线为对称中线的两连杆和分别与连杆铰接设置的两轮胎杠杆曲臂,轮胎杠杆曲臂的杠杆支点固定轴于推拉杆直线运行轨线对称设置。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轮胎对中机构存在的结构复杂、造价高等技术问题,其结构构成简化,操作方便而快捷、对中准确,还易于与轮胎传输部分调试组装。
文档编号G01N23/04GK201307095SQ20082021831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8日
发明者徐东风 申请人:辽宁仪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