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生物大分子微阵列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示在载玻片表面制备的生物大分子(如核酸分子、蛋白质分子、多糖分子等)微阵列位置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大分子微阵列芯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通量生物大分子检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固相基质(目前最常见的固相基质是表面经过特殊处理的载玻片)表面固定相当数量的生物大分子,形成阵列;阵列中的每一个点就是一个探针,每一个点的直径以微米记,因此可以制备出含有上万个不同探针的微阵列芯片;在载玻片表面固定生物大分子通常采用针点或喷点的方法。将含有多种待检测分子的样本加到芯片上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就可以确定样本中数目众多的待检测分子的状况。杂交时需要将样本准确的加到微阵列上。生物大分子微阵列通常都只占到载玻片表面的一小部分,肉眼甚至普通的显微镜都无法观察到阵列及其位置。目前,除少数用特殊方法制备的生物大分子芯片采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标记阵列所在位置外,用载玻片为固相基质的生物大分子微阵列芯片都是根据制备芯片时的数据,向用户提供阵列在载玻片表面位置的数据,由用户自行测量后确定阵列的位置;这样第一是不方便用户使用,第二是容易造成定位错误,第三是测量过程中极有可能污染芯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大分子阵列定位器。借助该定位器,用户可以简单、直观地确定生物大分子阵列在载玻片表面的位置。解决现有方法用户使用不便、容易发生定位错误和污染芯片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一种生物大分子微阵列定位器,它包括基片及设置在基片上的定位框。所述基片选用表面平滑、几何形状和化学性质稳定、价格便宜、易于加工的物体,如玻璃片,塑料片,硬纸片等作为基片;基片的几何尺寸与将要配套使用的芯片载玻片相同。所述设置在基片上的定位框或定位几何图案与被检测的芯片载玻片上生物大分子微阵列的位置对应。
在对一批芯片点样完毕后,根据这些芯片表面微阵列的位置,制作定位基片,即在基片表面用清晰、牢固的方法标出阵列位置定位几何框,阵列位置定位几何框准确反映了相应芯片表面生物大分子微阵列的位置。根据芯片表面生物大分子微阵列的数量,阵列定位器上的定位框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将阵列定位器与相应的芯片一起提供给用户使用;使用时将上述阵列定位器与芯片重叠,用合适的夹子固定好,透过芯片载玻片可以清楚观察到阵列定位器上的阵列位置定位框;在芯片上对应于阵列位置定位符号的地方加上样本杂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户可以根据阵列定位器的显示,直观、准确地确定生物大分子阵列在载玻片上的位置,无需测量;方便了操作,避免了定位错误和污染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附图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生物大分子微阵列芯片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生物大分子微阵列芯片1,由载玻片2和载玻片表面的生物大分子微阵列3构成。
图2阵列定位器4,由基片5和在基体表面标记出的、准确反映微阵列位置的阵列位置定位框6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批生物大分子微阵列芯片1点样完毕后,根据阵列在芯片载玻片上的确切位置,在与芯片载玻片几何尺寸相同的物体如玻璃片,塑料片,硬纸片等表面(如选用载玻片或塑胶片),用清晰、牢固的方法标出反映阵列位置的定位框,制备出阵列定位器。所述定位框6可以是用线条标记或带颜色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是开出的几何形状的框孔。所述几何形状定位框6的形状及在基片的位置与生物大分子微阵列的形状及在芯片载玻片上的位置一致。
2、使用时将阵列定位器与芯片重叠,用夹子固定好,即可根据阵列定位器上阵列位置定位框确定芯片载玻片上生物大分子微阵列的位置,在相应的位置加上样本杂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户可以根据阵列定位器的显示,直观、准确地确定生物大分子阵列在载玻片上的位置,无需测量;方便了操作,避免了定位错误和污染芯片。
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大分子微阵列定位器,其特征是定位器包括基片(5)及设置在基片上的至少一个定位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大分子微阵列定位器,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框(6)可以是用线条标记或带颜色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是开出的几何形状的框孔。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简单、直观确定生物大分子微阵列芯片上生物大分子微阵列位置的阵列定位器。该定位器由基片5及设置在基片上的定位框6构成。所述基片选用表面平滑、几何形状和化学性质稳定、价格便宜、易于加工的物体,如玻璃片,塑料片,硬纸片等作为基片;基片的几何尺寸与将要配套使用的芯片载玻片相同。所述设置在基片上的定位框或定位几何图案与被检测的芯片载玻片上生物大分子微阵列的位置对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户可以根据阵列定位器的显示,直观、准确地确定生物大分子阵列在载玻片上的位置,无需测量;方便了操作,避免了定位错误和污染芯片。
文档编号G01N21/84GK2729704SQ20042006116
公开日2005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7日
发明者刘昕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重庆金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