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测试锂离子电池内阻/开路电压及扫码的一体化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锂离子电池IR/OCV(电池的内阻/开路电压)及 扫码的一体化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圓柱型锂离子电池的过程中,电池在出货前需要扫码,即 将电池的性能数据与电池编码——对应,然后对电池的IR/OCV数据进行出货 前的最后一次检查。现在国内外厂商通常将以上两步放在两个工序进行,繁 瑣复杂,浪费时间、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 便,节能高效、安全可靠的测试锂离子电池IR/OCV及扫码的一体化工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测试锂离子电池 IR/OCV及扫码的一体化工装,包括电池支架,电池支架两侧分别设有正极和 负极定位孔,电池正极探针与电池负极探针分别置于正极和负极定位孔内, 电池正极4笨针与电池负极探针前端轴向相对设置;电池正极#1针通过正极固 定螺母固定于电池支架的 一 侧;电池负极探针通过伸缩调节螺母及负极固定 螺母固定于电池支架的另一侧,伸缩调节螺母位于电池支架内侧,负极固定 螺母位于电池支架外侧;正、负极探针分别与IR/OCV测试设备正、负极连接 线相连,电池支架固定于梯:作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对应测试设备、工艺流程,该工装设计 合理,可将锂离子电池置于工装上直接进行IR/OCV测试的同时完成扫码,避 免原有中间转运环节的无效操作。通过应用本工装,可以筒化操:作工艺,有效降低成本,且利于规j莫化生产,应用范围广。
图l是本实用新型加装电池测试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
、 结构、特征详述如下包括电池支架,电池支架两侧分别i殳有正极和负极定 位孔,电池正极4笨针与电池负极4笨针分别置于正才及和负极定位孔内,电池正 极探针与电池负极探针前端轴向相对设置;电池正4及探针通过正极固定螺母 固定于电池支架的一侧;电池负极探针通过伸缩调节螺母及负极固定螺母固 定于电池支架的另一侧,伸缩调节螺母位于电池支架内侧,负极固定螺母位 于电池支架外侧;再、负极探针分别与IR/OCV测试设备正、负极连接线相连, 电池支架固定于操作台上。
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池支架6,可采用PVC等材料制成,可 以承受高、低温冲击,绝缘性能好、不变形。电池支架6两侧分别设置有正 极和负极定位孔,分别定位电池正极探针2与电池负极探针4,电池正极探针 2与电池负极4笨针4前端同轴向相对设置;电池正才及4笨针2通过正极固定螺母 1固定于电池支架的一侧;电池正极探针2末端与测试正极连接线8相连接; 电池负极探针4通过伸缩调节螺母5及负极固定螺母7周定于电池支架的另 一侧,伸缩调节螺母5位于电池支架内侧,负极固定螺母7位于电池支架外 侧;电池负极探针4可以进行伸缩,电池负极探针4末端与测试负极连接线9 相连接。与两个正、负极纟冢针2、 4末端连接的测试连接线8、 9可以直接与 测试设备固定夹相连接,进行测试,安全可靠,测试精确、高效。如图1所 示,将电池3置于正、负极探针2、 4之间,即可进行正常测试。
本测试设备工装正、负极探针采用四项制连接,电压、电流分开,提高 工装测试精度,工装内部电阻控制在小于4mQ,确保测试数据精度,预期设 计效果非常显著。
权利要求1、一种测试锂离子电池内阻/开路电压及扫码的一体化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支架,电池支架两侧分别设有正极和负极定位孔,电池正极探针与电池负极探针分别置于正极和负极定位孔内,电池正极探针与电池负极探针前端轴向相对设置;电池正极探针通过正极固定螺母固定于电池支架的一侧;电池负极探针通过伸缩调节螺母及负极固定螺母固定于电池支架的另一侧,伸缩调节螺母位于电池支架内侧,负极固定螺母位于电池支架外侧;正、负极探针分别与IR/OCV测试设备正、负极连接线相连,电池支架固定于操作台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锂离子电池内阻/开路电压及扫码的一体化工装。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池支架,电池支架两侧分别设有正极和负极定位孔,电池正极探针与电池负极探针分别置于正极和负极定位孔内,电池正极探针与电池负极探针前端轴向相对设置;电池正极探针通过正极固定螺母固定于电池支架的一侧;电池负极探针通过伸缩调节螺母及负极固定螺母固定于电池支架的另一侧,伸缩调节螺母位于电池支架内侧,负极固定螺母位于电池支架外侧;正、负极探针分别与IR/OCV测试设备正、负极连接线相连,电池支架固定于操作台上。本实用新型可简化操作,有效降低成本,且应用广泛。
文档编号G01R31/36GK201269921SQ20082014212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3日
发明者光 田, 宁 茅, 衣思平 申请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