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游戏官网-www.yaxin868.com

山东亚星游戏官网机床有限公司铣床官方网站今天是:2025-04-17切换城市[全国]-网站地图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
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文章>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时间:2025-04-16    作者: 管理员

专利名称: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是一种新兴的传感技术, 具有高的灵敏度、高通量、易于实现特异性检测和实时性,而且不需要标记等优点,已广泛应用到生物、医药、食品质量安全、化学和环境监测等行业,特别是在线实时检测DNA与蛋白质之间、蛋白质分子之间以及药物-蛋白质、核酸-核酸、抗原-抗体、受体-配体等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目前,sra传感技术主要有角度型、光谱型和相位型,其中相位型sra有更高的灵敏度,具有明显优势,但现有相位型SPR技术存在相位解析难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相位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技术相位解析难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包括光源;第一分光器,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分为第一束光和第二束光;第一反射镜,用于使所述第一束光反射回并透过所述第一分光器;棱镜,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束光,使其以共振角投射于传感面;第二反射镜,用于反射从所述棱镜出射的第二束光,使其与经所述第一分光器透射的第一束光共路;起偏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束光中的第一 P偏振光和第二束光中的第二 P偏振光;第一探测器,用于探测所述第一 P偏振光与第二 P偏振光干涉叠加的光强;以及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反射镜,使其沿所述第一束光的传播方向往复运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标准样品注入样品池,使所述第二束光以共振角投射于所述棱镜的传感面,调节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的位置,使所述第一 P偏振光与第二 P偏振光相干叠加,记录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初始位置;通入被测样品并使所述第一反射镜沿所述第一束光的传播方向往复运动,实时记录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根据所述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相对于其初始位置的变化情况和S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与所述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初始位置的相对距离,并结合所述第一反射镜的位置的变化情况依次反推所述第二光束的相位变化和样品折射率的变化,进而获得所述被测样品的性状。本发明实施例将迈克耳孙干涉仪结构与扫描机制相结合,通过P偏振光的光强包络最大值的分离距离反映相位变化信息,进而获取样品折射率的变化信息,避免了繁琐的相位提取算法,增加了实用性。其中迈克耳孙干涉仪结构由光源、第一分光器、第一反射镜、 第二反射镜和第一探测器形成,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驱动第一反射镜往复运动形成扫描机制,使得本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的结构图;图2是采用图1所示系统的检测流程图;图3是注入标准样品时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初始位置的测试图;图4是通入被测样品时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与其初始位置相分离的比较图;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的结构图;图6是注入标准样品时S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与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初始位置的测试图;图7是通入被测样品时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与S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相分离的比较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将迈克耳孙干涉仪结构与扫描机制相结合,通过P偏振光的光强包络最大值的分离距离反映相位变化信息,进而获取样品折射率的变化信息,避免了繁琐的相位提取算法,增加了实用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包括光源;第一分光器,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分为第一束光和第二束光;第一反射镜,用于使所述第一束光反射回并透过所述第一分光器;棱镜,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束光,使其以共振角投射于传感面;第二反射镜,用于反射从所述棱镜出射的第二束光,使其与经所述第一分光器透射的第一束光共路;起偏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束光中的第一 P偏振光和第二束光中的第二 P偏振光;第一探测器,用于探测所述第一 P偏振光与第二 P偏振光干涉叠加的光强;以及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反射镜,使其沿所述第一束光的传播方向往复运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上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将标准样品注入样品池,使所述第二束光以共振角投射于所述棱镜的传感面,调节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的位置,使所述第一 P偏振光与第二 P偏振光相干叠加,记录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初始位置;S102、通入被测样品并使所述第一反射镜沿所述第一束光的传播方向往复运动, 实时记录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S103、根据所述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相对于其初始位置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述第一反射镜的位置的变化情况依次反推所述第二光束的相位变化和样品折射率的变化,进而获得所述被测样品的性状。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包括光源1、第一分光器2、第一反射镜3、棱镜4、第二反射镜5、起偏器6、第一探测器7及控制器 8,其中光源1、第一分光器2、第一反射镜3、第二反射镜5和第一探测器7形成迈克耳孙干涉仪结构,控制器8控制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驱动第一反射镜3往复运动形成扫描机制。通常,光源1为非相干光源或部分相干光源,例如但不限于白光光源等非相干光源,或飞秒激光、LED等部分相干光源。第一分光器2为分光棱镜或分光镜等半反半透的光学器件。而探测器7优选为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上述棱镜4为具有一入光面41、传感面42和出光面43的三角棱镜,其传感面42 镀有用以产生Sra效应的金属膜44,该金属膜优选为金膜。传感面42上设以金属膜44为底的样品池45,该样品池45具有一进样口 46和出样口 47,以注入、排出标准样品和被测样品。探测光以一定角度投射于传感面42,在金属膜44处产生SPR效应,即大于临界角的那部分入射光束发生全内反射,而对于其中的一个特定角度,恰好能满足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条件时,探测光的部分能量耦合进入表面等离子体波,反射光能量下降,反射率出现最小值,此角度称为共振角,在共振角处,sra相位随样品折射率变化明显。本发明实施例中光源1发出的光被第一分光器2分为第一束光和第二束光,第一反射镜3将第一束光反射回第一分光器2后被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第一分光器2透射,另一反射光路不影响本系统,对此不进行描述。第二束光从棱镜的入光面41进入棱镜后以共振角投射于棱镜的传感面42,经传感面42反射的第二束光从棱镜的出光面43出射至第二反射镜5。该第二光束经第二反射镜5反射沿原光路返回至第一分光器2后被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第一分光器2反射,另一透射光路不影响本系统,对此不进行描述。为达到干涉叠加效果,使经第一分光器2透射的第一束光与经第一分光器2反射的第二束光共路。因光束中的s偏振光不产生sra现象,由起偏器6获取第一束光中的第一 P偏振光和第二束光中的第二 P偏振光。如图2所示,检测时,先将标准样品注入样品池45,调节第一反射镜3和第二反射镜5的位置,使第一 P偏振光与第二 P偏振光相干叠加,该第一 P偏振光与第二 P偏振光干涉叠加的光强由第一探测器7进行探测。如图3所示,计算机9读取第一探测器7记录的光强度值,形成一条sra相位扫描曲线,当第一 P偏振光与第二 P偏振光干涉叠加时,曲线上将出现P偏振光光强包络最大值。此时,曲线上包络最大值的位置由计算机9记为第一 P偏振光与第二 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初始位置(下文简称“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初始位置”)Lp,一般将该初始位置定义为sra相位扫描曲线坐标的中心即0相位。然后,通入被测样品并使第一反射镜3沿第一束光的传播方向往复运动,由计算机9实时记录第一 P偏振光与第二 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下文简称“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Lpn。只需将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Lpn与其初始位置Lp相比较,即可获知两者间的距离,如图4所示。最后,根据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Lpn相对于其初始位置Lp的变化情况,并结合第一反射镜3的位置的变化情况依次反推第二光束的相位变化和样品折射率的变化, 进而获得被测样品的性状。被测样品与标准样品反应使其折射率产生变化,第二光束中P 偏振光的相位产生相应变化,该第二光束中P偏振光的相位与第一光束中P偏振光的光程相对应,而该第一光束中ρ偏振光的光程与第一反射镜的位置相对应。因sra相位扫描曲线上出现P偏振光光强包络最大值时第一反射镜3的位置可知,所以可反推第二光束的相位变化和样品折射率的变化,进而获得被测样品的性状。本检测过程避免了繁琐的相位提取算法,效率高、实用性强。前述起偏器6为获取第一束光中的第一 P偏振光和第一 S偏振光及第二束光中的第二 P偏振光和第二 S偏振光的偏振分光镜或偏振分光棱镜。虽然S偏振光不产生SPR现象,因S偏振光与P偏振光同处于本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即处于同一环境下,经受相同的温湿度、外界噪声、气压等影响,因而以第一 S偏振光和第二 S偏振光作为参考光, 极有助于提高系统的检测精度。本发明实施例由第二探测器10探测第一 S偏振光与第二 S偏振光干涉叠加的光强,如图5所示。同样地,由计算机9读取第二探测器10记录的光强度值,当第一 S偏振光与第二 S偏振光干涉叠加时,曲线上将出现S偏振光光强包络最大值,作为参考位置信号。注入标准样品进行检测时,调整起偏器6的位置,由计算机9记录第一 S偏振光和第二 S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初始位置Ls (下文简称“S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初始位置”)与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初始位置Lp,如图6所示,并由此计算出S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初始位置Ls与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初始位置Lp间的初始相对距离Lp-Ls (下文简称“两者间的初始相对距离”)。在通入被测样品的同时使第一反射镜3沿第一光束的传播方向往复运动,实时记录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Lpn相对于所述S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Lsn的变化情况,此过程中S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受环境影响可能会变动。而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因SI^R效应产生剧烈变化,该剧烈变化还可能包括受环境影响的变动。只需将 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与S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相比较后减去两者间的初始相对距离,即可准确获知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相对于其初始位置的分离距离AL =(Lpn-Lsn) - (Lp-Ls) = (Lpn-Lp) - (Lsn-Ls),其中Lsn-Ls为环境影响因子,将该环境影响因子剔除,提高了检测精度,如图7所示。根据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相对于S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的变化情况和两者间的初始相对距离,并结合第一反射镜3的位置的变化情况依次反推第二光束的相位变化和样品折射率的变化,进而获得被测样品的性状。本检测过程避免了繁琐的相位提取算法,效率高、实用性强,且检测结果更精确。本发明实施例将迈克耳孙干涉仪结构与扫描机制相结合,通过P偏振光的光强包络最大值的分离距离反映相位变化信息,进而获取样品折射率的变化信息,避免了繁琐的相位提取算法,增加了实用性。由光源、第一分光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和第一探测器形成迈克耳孙干涉仪结构,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驱动第一反射镜往复运动形成扫描机制,使得本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此外,将与P偏振光 (探测光)共路的S偏振光作为参考光,通过探测光与参考光的光强包络最大值的分离距离反映相位变化信息,进而获得样品折射率变化信息,极大地提升了本系统的检测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光源;第一分光器,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分为第一束光和第二束光; 第一反射镜,用于使所述第一束光反射回并透过所述第一分光器; 棱镜,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束光,使其以共振角投射于传感面;第二反射镜,用于反射从所述棱镜出射的第二束光,使其与经所述第一分光器透射的第一束光共路;起偏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束光中的第一 P偏振光和第二束光中的第二 P偏振光; 第一探测器,用于探测所述第一 P偏振光与第二 P偏振光干涉叠加的光强;以及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反射镜,使其沿所述第一束光的传播方向往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偏器为获取所述第一束光中的第一 P偏振光和第一 S偏振光及第二束光中的第二 P偏振光和第二 S偏振光的偏振分光镜或偏振分光棱镜,所述第一 S偏振光与第二 S偏振光干涉叠加的光强由第二探测器探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非相干光源或部分相干光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光器为分光棱镜或分光镜。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均为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
6.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标准样品注入样品池,使所述第二束光以共振角投射于所述棱镜的传感面,调节所述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的位置,使所述第一 P偏振光与第二 P偏振光相干叠加,记录P 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初始位置;通入被测样品并使所述第一反射镜沿所述第一束光的传播方向往复运动,实时记录P 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根据所述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相对于其初始位置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述第一反射镜的位置的变化情况依次反推所述第二光束的相位变化和样品折射率的变化,进而获得所述被测样品的性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获取所述第一束光中的第一P偏振和第二束光中的第二 P偏振光的同时,获取所述第一束光中的第一 S偏振光和第二束光中的第二 S偏振光;注入所述标准样品时,记录S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初始位置和所述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初始位置,并计算出两者间的初始相对距离;通入被测样品时,实时记录所述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相对于所述S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的变化情况;根据所述P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相对于所述S偏振光的包络最大值的位置的变化情况和两者间的初始相对距离,并结合所述第一反射镜的位置的变化情况依次反推所述第二光束的相位变化和样品折射率的变化,进而获得所述被测样品的性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光电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所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包括光源、第一分光器、第一反射镜、棱镜、第二反射镜、起偏器以及控制器。本发明将迈克耳孙干涉仪结构与扫描机制相结合,通过P偏振光的光强包络最大值的分离距离反映相位变化信息,进而获取样品折射率的变化信息,避免了繁琐的相位提取算法,增加了实用性。其中迈克耳孙干涉仪结构由光源、第一分光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和第一探测器形成,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驱动第一反射镜往复运动形成扫描机制,使得本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检测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
文档编号G01N21/45GK102253003SQ201110152570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8日
发明者刘春晓, 史蕾, 孙秋香, 季明辉, 屈军乐, 庄卫东, 徐云庆, 徐华, 杨燕秋, 欧青叶, 赵纯中, 邵永红, 顾大勇 申请人:深圳博尔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大学, 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专利名称:头戴式太阳能供电的地下物体探测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头戴式太阳能供电的地下物体探测器,属于新能源应用技术领域。地下物体探测器是一种用于探测地下金属和其他物质的设备。由于传统的探测设备,探测的金属物质比较灵敏,对其他物质灵
  • 专利名称:应用于移动通讯终端的声测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声测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移动通讯终端的声测装置。背景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具备计算、存储和自学习能力的用于通讯目的的智能通讯终端设备应运而生。典型的智能通讯
  • 专利名称:一种绳带及绳带套环应力测量与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绳带及绳带套环应力测量与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测量捆扎带或提升带的应力测量与显示装置。背景技术:目前,公知的绳带应力的测量与显示装置是一种敞开或者封闭的楔
  • 专利名称:一种土工离心机试验舱的喷淋水幕式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工离心机试验舱的冷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土工离心机试验舱的喷淋水幕式水冷装置。技术背景土工离心模拟试验技术是一项新的试验技术,其特点是利用高速旋转的设备产
  • 专利名称:一种探测地质灾害的传感器及其监测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传感器和地质灾害探测报警技术领域,是一种探测地质灾害的传感器及其监测报警装置。背景技术:由于地震、煤矿、矿山井下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岩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给人类
  • 专利名称:探针卡基座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有关探针卡基座,特别是一种可兼容多种不同外形规格电路板的探针卡基座。背景技术:探针卡应用在集成电路(IC)尚未封装前,其工作方式是将探针卡上的探针与芯片上的焊垫或凸块接触而传送芯片讯号,再配
山东亚星游戏官网机床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13062023238
电话:13062023238
地址:滕州市龙泉工业园68号
关键词:铣床数控铣床龙门铣床
公司二维码
Copyright 2010-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9044495号-12
【网站地图】【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