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病理组织冰冻切片的捞片展片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生物学或医学实验中用于病理组织冰冻切片制作的捞片、展片 (贴片)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冰冻切片是组织学常规制片技术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冰冻切片不仅用于观察正常细胞组织的形态结构,也是临床、科研病理学和法医学等学科用以研究、观察及判断细胞组织的形态变化的主要方法,而且也已相当广泛地用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在科学实验、临床医学与实验教学中,光镜下观察切片标本大多数是通过冰冻切片法制备的。 活的细胞或组织多为无色透明,各种组织间和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均缺乏反差,在一般光镜下不易清楚区别出;组织离开机体后很快就会死亡和产生组织腐败,失去原有正常结构, 因此,组织要经介质固定、冰冻切片、除去介质及染色等步骤以免细胞组织死亡,而能清晰辨认其形态结构。冰冻切片制作过程包括取材、固定、洗涤和脱水、添加介质、冰冻切片、捞片、展片、贴片、染色、脱水、透明、封片等步骤。然而,石蜡切片一般从取材固定到封片制成玻片标本需要数日,制作过程较长,步骤很多,一步不慎往往导致前功尽弃,而且这些处理引起组织块或多或少地收缩,切片时受湿度影响比较大,这些不足之处必须在制片过程中认真对待,尽量减小它的不良影响。但冰冻切片恰恰克服了时间长这一缺点。冰冻切片的制片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对比较薄的组织切片,一般用直接贴片法。另一种方法是对比较厚的组织切片(常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的漂染法),制作中用捞片展片方法。前者方法比较简单,而后者程序比较复杂,要不断的将切片捞到不同的液体中去。 以往的捞片方法都是钢针制成弯钩或用接种环等比较土的方法捞片,然后经过数次转片, 再用小毛笔将切片缓慢展开铺平。而这样的捞片容易破坏组织,成功率相当低。展片容易出现烂片或者出现重叠现象。即使能染上色,组织切片内部也因结构被破坏而无法在显微镜下进行有效观察。迄今为止,捞片和贴片尚无高效简便的避免破坏组织切片的操作方法, 长期以来使实验人员受到困扰,直接影响实验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快速的用于病理组织冰冻切片制作的捞片展片装置及方法,可大幅节省时间,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组织烂片和组
织重叠。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病理组织冰冻切片的捞片展片装置,包括一个水浴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捞片器;所述水浴盒的一面靠近上边设有一个进液口,水浴盒的一面靠近下边设有一出液口 ;水浴盒内通过进液口、出液口灌注有可循环或可更换的缓冲液,水浴盒内吊挂一个可缓慢取出支架,支架水平面上设置载玻片,载玻片沉没于缓冲液面下方;病理组织冰冻切片置于载玻片上方的缓冲液中;所述捞片器为带柄剪刀结构,其两前叉端部连接有金属丝与剪刀柄的夹角小于平角大于直角。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捞片器两前叉端部各有一个直径为4mm,长度为IOmm的螺丝, 螺丝的中间有一个1. 5mm的小槽,所述的金属丝镶在该小槽内,通过螺母将金属丝牢固的固定在叉体端部。金属丝与剪刀柄的夹角为135度。用前述装置实现病理组织冰冻切片捞片展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将支架吊挂于水浴盒内,支架水平面上放置洗干净的载玻片;(2)堵住出液口,将缓冲液通过进液口灌注到水浴盒内;使载玻片沉没于缓冲液面下方;(3)将病理组织冰冻切片置于载玻片上方的缓冲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完成在液体中的实验过程;(4)捞片展片,捞片时,将捞片器的两前叉伸进缓冲液中,并使两前叉端部连接的金属丝托住病理组织冰冻切片;展片时,通过剪刀手柄将捞片器两前叉端部的金属丝分开, 将病理组织冰冻切片展开;(5)贴片,将展开的病理组织冰冻切片轻轻放在载玻片上,取出捞片器,最后将承载已贴好片的载玻片的支架从水浴盒中缓慢取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操作方便、简单;展片快速、贴片平整,可大幅节省实验时间,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组织烂片和组织重叠。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水浴盒部分的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装置捞片器的结构图。图1-图2中,1、水浴盒;2、载玻片;3、病理组织冰冻切片;4、进液口 ;5、支架;6、缓冲液;7、出液口 ;8、前叉;9、前叉端部;10、金属丝。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用于病理组织冰冻切片的捞片展片装置包括一个耐腐蚀的捞片器;一个展片盒和一个展片架。此三者相互结合,最终构成一个用于病理组织冰冻切片制作的捞片贴片装置。如图1所示,展片盒为一个水浴盒1,是一个80mmX ^mmX 25mm的长方体盒子。距盒子一面上边8mm处有一个进液口 4,相对一面贴底部有一出液口 7。展片架为一个支架5, 支架水平上放一个载玻片2,因该支架5上设有四个挂钩,可将载玻片2悬空挂在两个面上边沿水浴盒中,能从水浴盒1缓慢取出。通过进液口 4,用加液瓶向水浴盒内送磷酸盐缓冲液,载玻片沉没于缓冲液面下方;病理组织冰冻切片3置于载玻片上方的缓冲液中,使其成为展片捞片体系,以最大限度的减小组织片在液体中的流动性,适应展片捞片的需要。如图2所示,捞片器为带柄剪刀结构,其两前叉端部9连接有金属丝10捞片器两前叉端部各有一个直径为4mm,长度为IOmm的螺丝,螺丝的中间有一个1. 5mm的小槽,金属丝10镶在该小槽内,通过螺母将金属丝牢固的固定在叉体端部。金属丝与剪刀柄的夹角小于平角大于直角,本实施例中为135度。
用前述装置实现病理组织冰冻切片捞片展片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支架5吊挂于水浴盒1内,支架水平面上放置洗干净的载玻片2 ;(2)堵住出液口 7,将缓冲液6通过进液口 4灌注到水浴盒内;使载玻片沉没于缓冲液面下方;(3)将病理组织冰冻切片3置于载玻片上方的缓冲液中浸泡一定时间(根据实验要求不少于10分钟),完成在液体中的实验过程;(4)捞片展片,捞片时,将捞片器的两前叉8伸进缓冲液中,并使两前叉端部连接的金属丝10托住病理组织冰冻切片;展片时,通过剪刀手柄将捞片器两前叉端部的金属丝分开,将病理组织冰冻切片展开;(5)贴片,将展开的病理组织冰冻切片轻轻放在载玻片上,取出捞片器,最后将承载已贴好片的载玻片的支架从水浴盒中缓慢取出。以上捞片展片结束后,可打开出液口 7,将缓冲液6放出,可更换不同种类的缓冲液。在步骤O)中也可以不用堵住出液口 7,将缓冲液6通过进液口 4灌注到水浴盒内,并通过出液口 7使缓冲液保持一定液面高度(高于载玻片),在水浴盒内循环流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病理组织冰冻切片的捞片展片装置,包括一个水浴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捞片器;所述水浴盒的一面靠近上边设有一个进液口,水浴盒的一面靠近下边设有一出液口 ;水浴盒内通过进液口、出液口灌注有可循环或可更换的缓冲液,水浴盒内吊挂一个可缓慢取出支架,支架水平面上设置载玻片,载玻片沉没于缓冲液面下方;病理组织冰冻切片置于载玻片上方的缓冲液中;所述捞片器为带柄剪刀结构,其两前叉端部连接有金属丝与剪刀柄的夹角小于平角大于直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病理组织冰冻切片的捞片展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捞片器两前叉端部各有一个直径为4mm,长度为IOmm的螺丝,螺丝的中间有一个1. 5mm的小槽,所述的金属丝镶在该小槽内,通过螺母将金属丝牢固的固定在叉体端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病理组织冰冻切片的捞片展片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丝与剪刀柄的夹角为135度。
4.一种实现病理组织冰冻切片捞片展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病理组织冰冻切片的捞片展片装置,包括下述步骤(1)将支架吊挂于水浴盒内,支架水平面上放置洗干净的载玻片;(2)堵住出液口,将缓冲液通过进液口灌注到水浴盒内;使载玻片沉没于缓冲液面下方;(3)将病理组织冰冻切片置于载玻片上方的缓冲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完成在液体中的实验过程;(4)捞片展片,捞片时,将捞片器的两前叉伸进缓冲液中,并使两前叉端部连接的金属丝托住已化开的病理组织冰冻切片;展片时,通过剪刀手柄将捞片器两前叉端部的金属丝分开,将已化开的病理组织冰冻切片展开;(5)贴片,将展开的已化开病理组织冰冻切片轻轻放在载玻片上,取出捞片器,最后将承载已贴好片的载玻片的支架从水浴盒中缓慢取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病理组织冰冻切片的捞片展片装置及方法,包括一个水浴盒、一个捞片器;水浴盒的一面靠近上边设有一个进液口,靠近下边设有一出液口;通过进液口、出液口灌注有可循环或可更换的缓冲液,水浴盒内吊挂一个可缓慢取出支架,支架水平面上设置载玻片沉没于缓冲液面下方;病理组织冰冻切片置于载玻片上方的缓冲液中。捞片器为带柄剪刀结构,其两前叉端部连接有金属丝。捞片时,两前叉伸进缓冲液中,并使两前叉端部金属丝托住病理组织冰冻切片;展片时,通过剪刀手柄将捞片器两前叉端部的金属丝分开,将病理组织冰冻切片展开;轻轻放在载玻片上,取出捞片器,最后将承载已贴好片的载玻片的支架从水浴盒中缓慢取出。
文档编号G01N1/28GK102426124SQ201110349310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8日
发明者于军, 刘芳娥, 季乐乐, 张学策, 张海锋, 李嘉, 李榕, 邢文娟, 铁茹, 陈宝莹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