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叶绿素荧光探测仪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绿素荧光探测仪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叶绿素荧光探测仪是海洋监测中经常用到的探测仪器之一,对其探测方式及探测原理的深入研究对海水叶绿素指数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一种适用于叶绿素荧光探测仪的实验装置显得尤其重要,合理精确的实验装置对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发一种适用于该实验的实验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叶绿素荧光探测仪实验装置,适于进行叶绿素荧光探测仪室内实验,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叶绿素荧光探测仪主要由一个红光二极管、两个蓝光二极管、一个接收器、及相应的滤波片组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叶绿素荧光探测仪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装置主体及其上下两端的上盖和下盖,以及上盖上方的、经由三根固定柱与上盖连接的遮光板;所述的上盖是中间设有通孔的、带有内螺纹的圆柱形结构体;所述的下盖是设有轴向固定孔与出线孔的、带有外螺纹的圆盘形结构体;所述的装置主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上盖和下盖配合的外螺纹与内螺纹,装置主体的上端部设有大镜片安装槽,装置主体的中心处设有轴向的接收器安装孔,围绕该接收器安装孔设有一个红光二极管安装孔和两个蓝光二级管安装孔,且接收器安装孔的上端部有接收器滤波片安装槽;并有一个的红光二极管安装柱和两个蓝光二极管安装柱分别盛放在所述的红光二极管安装孔和蓝光二级管安装孔内。上述红光二极管安装孔和蓝光二级管安装孔的倾斜角度在(Γ20°之间。上述红光二极管安装柱是一个中部设有轴向通透的红光二极管安装槽的圆柱形结构体。上述蓝光二极管安装柱是一个中部设有轴向的、且相互连贯通透的蓝光二极管滤波片安装槽与蓝光二极管安装槽的圆柱形结构体。上述遮光板与上盖分别设有三个均布的通孔与螺纹通孔,且所述的三根固定柱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固定柱上端穿过遮光板的通孔而与遮光板螺栓连接、下端与上盖经由螺纹而相互固定。上述遮光板为一圆形黑色尼龙板。上述固定柱为六棱形铜柱,不与实验海水发生有碍实验的化学反应。该装置用简便可行的方法实现了较为复杂的叶绿素荧光探测仪的室内实验,结构简洁,安装、拆卸方便,成本极低,实验效果良好。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5a、5b是红光(图5a)及蓝光二极管安装柱(图5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I遮光板;2固定螺母;3固定柱;4上盖;5装置主体;6下盖;7上螺纹;8螺纹通孔;9下螺纹;10固定孔;11出线孔;12大镜片安装槽;13接收器滤波片安装槽;15红光二极管安装孔;16接收器安装孔;17蓝光二级管安装孔;18红光二极管安装柱;19红光二极管安装槽;20蓝光二极管滤波片安装槽;21蓝光二极管安装槽;22蓝光
ニ极管安装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 6所示,一种叶绿素荧光探測仪实验装置,装置材料主要为黑尼龙,整体结构为圆柱形,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圆柱形的装置主体5及其上下两端的上盖4和下盖6,以及上盖4上方的、经由三根固定柱3与上盖4连接的遮光板I ;所述的上盖4是带有内螺纹的圆柱形结构体,中间设有通孔可透过光线;所述的下盖6是设有轴向固定孔10与出线孔11的、带有外螺纹的圆盘形结构体,出线孔11便于固定实验装置;所述的装置主体5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上盖4和下盖配合的外螺纹与内螺纹,装置主体5的上端部设有大镜片安装槽12,装置主体5的中心处设有轴向的接收器安装孔16,围绕该接收器安装孔16设有ー个红光二极管安装孔15和两个蓝光二级管安装孔17,且接收器安装孔16的上端部有接收器滤波片安装槽13 ;并有ー个的红光二极管安装柱18和两个蓝光二极管安装柱22分别盛放在所述的红光二极管安装孔15和蓝光二级管安装孔17内;三个ニ极管可先独立安装好后,再安装到装置主体5的安装孔上,安装孔的倾斜角度根据实验要求事先确定。上述红光二极管安装孔15和蓝光二级管安装孔17的倾斜角度在(Γ20°之间。如图5a所示,上述红光二极管安装柱18是ー个中部设有轴向通透的红光二极管安装槽19的圆柱形结构体。如图5b所示,上述蓝光二极管安装柱22是ー个中部设有轴向的、且相互连贯通透的蓝光二极管滤波片安装槽20与蓝光二极管安装槽21的圆柱形结构体。如图I所示,上述遮光板I与上盖4分别设有三个均布的通孔与螺纹通孔8,且所述的三根固定柱3两端的螺纹分别穿过遮光板I与上盖4的通孔以便通过螺母或螺纹与ニ者分别相互固定。上述遮光板I为ー圆形黒色尼龙板,遮光板I位于上盖4正上方以消除不同水深光线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图2所示,上述固定柱3为六棱形铜柱,不与实验海水发生有碍实验的化学反应。实施例上盖与遮光板的实施方式如图I 3所示,固定柱3为铜柱,不与实验海水发生有碍实验的化学反应,其上下两端带有M4外螺纹,固定柱上螺纹7较长,固定柱下螺纹9较短。先将固定柱3的固定柱下螺纹9与上盖4中的螺纹通孔8配合拧紧固定,然后将固定柱上螺纹7 —端穿过遮光板I上的螺纹通孔后,用固定螺母2固定。装置主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4 6所示,装置主体5是ー个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包含ー个红光二极管安装柱18和两个蓝光二极管安装柱20,其中蓝光二极管、接收器需要安装滤波片,红光二极管无滤波片。安装时先将两个蓝光滤波片分别放入蓝光二极管滤波片安装槽20内,用专用玻璃胶固定粘好,然后将三个安装柱分别安装到装置主体5的红光ニ极管安装孔15及蓝光二极管安装孔17中。接下来将接收器从装置主体5底部向上的方向安装到接收器安装孔16内,并在接收器滤波片安装槽13安装接收器前的滤波片。最后 将大的镜片,用专门的玻璃胶固定到大镜片安装槽12内。三个ニ极管安装孔距离中心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安装柱与安装孔为压紧配合,可重复拆装。装置整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装置主体5与遮光板I均安装完成后,将上盖4及遮光板I与装置主体5端部拧紧,将ニ极管的接线穿过下盖6的出线孔11,然后将固定吊绳穿过固定孔10,最后将下盖6从装置主体5底部拧紧。为保证密封,可在下盖6加密封垫。固定吊绳穿过固定孔10后可固定于水面以上任意合适位置,只需将端部浸入水中即可进行实验。
权利要求1.一种叶绿素荧光探測仪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装置主体(5)及其上下两端的上盖(4)和下盖(6),以及上盖(4)上方的、经由三根固定柱(3)与上盖(4)连接的遮光板(I);所述的上盖(4)是中间设有通孔的、带有内螺纹的圆柱形结构体;所述的下盖(6)是设有轴向固定孔(23)与出线孔(24)的、带有外螺纹的圆盘形结构体;所述的装置主体(5)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与上盖(4)和下盖(6)配合的外螺纹与内螺纹,装置主体(5)的上端部设有大镜片安装槽(12),装置主体(5)的中心处设有轴向的接收器安装孔(16),围绕该接收器安装孔(16)设有ー个红光二极管安装孔(15)和两个蓝光二级管安装孔(17),且接收器安装孔(16)的上端部有接收器滤波片安装槽(13);并有一个的红光二极管安装柱(18)和两个蓝光二极管安装柱(22)分别盛放在所述的红光二极管安装孔(15)和蓝光二级管安装孔(17 )内。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叶绿素荧光探測仪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红光二极管安装孔(15)和蓝光二级管安装孔(17)的倾斜角度在(Γ20°之间。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叶绿素荧光探測仪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红光二极管安装柱(18)是ー个中部设有轴向通透的红光二极管安装槽(19)的圆柱形结构体。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叶绿素荧光探測仪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蓝光二极管安装柱(22)是ー个中部设有轴向的、且相互连贯通透的蓝光二极管滤波片安装槽(20)与蓝光ニ极管安装槽(21)的圆柱形结构体。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叶绿素荧光探測仪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遮光板(I)与上盖(4)分别设有三个均布的通孔与螺纹通孔(8),且所述的三根固定柱(3)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固定柱(3)上端穿过遮光板(I)的通孔而与遮光板(I)螺栓连接、下端与上盖(4)经由螺纹而相互固定。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叶绿素荧光探測仪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遮光板(I)为ー圆形黑色尼龙板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叶绿素荧光探測仪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柱(3)为六棱形铜柱。
专利摘要一种叶绿素荧光探测仪实验装置,包括圆柱形的装置主体及其上盖和下盖,以及经由固定柱与上盖连接的遮光板;所述的装置主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与内螺纹,装置主体上端部设有大镜片安装槽、中心处设有接收器安装孔,围绕接收器安装孔设有三个二极管安装孔,且接收器安装孔的上端部有滤波片安装槽;并有三个独立的二极管安装柱分别盛放在二级管安装孔内。二极管安装孔的倾斜角度在XX~XX之间。装置材料主要为黑尼龙,整体结构为圆柱形,其中固定柱是六棱形铜柱。该装置用简便可行的方法实现了较为复杂的叶绿素荧光探测仪的室内实验,结构简洁,安装、拆卸方便,成本极低,实验效果良好。
文档编号G01N21/64GK202631430SQ20122028373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
发明者郑珊珊, 董大圣, 刘世萱, 刘海丰, 孙金伟, 李选群, 万晓正 申请人: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