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工业管道检测弯头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管道检测内窥镜,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管道检测弯头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种近年来刚出现的一款产品,主要是用于工业管道内部的无损检测,弯头镜是其中的一个应用面比较广的系列产品。弯头镜主要是使动力源的力通过钢丝作用在关节链上,关节链在力的作用下变形弯曲,带动镜头主体实现勾头运动。但由于现有的弯头镜都只能在一个平面内进行检测,无法进入分叉管道和弯曲管道,这使弯头镜检测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并且检测效率也大大的降低。不利于弯头镜的推广和提高检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弯头只能在一个平面内进行检测、检测效率低,提供一种检测范围广、效率高的工业管道检测弯头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工业管道检测弯头镜,包括电子舱,电子舱通过连接弹簧与后镜头主体相连,后镜头主体通过关节链、保护套与前镜头主体相连,关节链设置在保护套内部,后镜头主体内设有后动力源,前镜头主体内设置有前动力源,前动力源和后动力源上设有绳轮,绳轮上连有钢丝绳,钢丝绳穿于关节链之间。所述钢丝绳共四根,十字交叉穿于关节链之间。本实用新型中,弯头镜通过动力源牵引钢丝绳,钢丝绳把牵引力作用到关节链上,以此实现了前镜头主体可以实现在360°的平面内任意方向勾头91°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检测范围广泛、效率高,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运动范围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子舱1,电子舱I通过连接弹簧2与后镜头主体4相连,后镜头主体4通过关节链5、保护套6与前镜头主体8相连,关节链5设置在保护套6内部,后镜头主体4内设有后动力源3,前镜头主体8内设置有前动力源7,前动力源8和后动力源3上设有绳轮10,绳轮10上连有钢丝绳9,钢丝绳9穿于关节链5之间。所述钢丝绳9共四根,十字交叉穿于关节链5之间。本实用新型中,电子舱1至于最后端,用来放置线路和电子元器件,并负责与后端设备连接。电子舱1与连接弹簧2固定相连,由电子舱I出来的电源线从连接弹簧2内部通过进入后镜头主体4。连接弹簧2两端连接电子舱I和后镜头主体4,保护内部电源线同时在镜头勾头时提供一部分弯曲空间。后镜头主体4主要是放置后动力源3,前镜头主体8前端放置镜头负责采集数据、后端放置前动力源并固定关节链5。前、后动力源为镜头主体实现勾头动作提供动力。绳轮10安装在前、后动力源上,用于固定钢丝绳9,并且随前、后动力源的运动来牵引钢丝绳9。所述钢丝绳9共四根,十字交叉穿于关节链5之间,平行的两根钢丝绳为一组,分别固定在前、后动力源上,通过绳轮10牵引拉动关节链5运动,从而实现镜头的勾头动作。另外,钢丝绳9还负责关节链5的连接。关节链5是镜头勾头的关节部位,关节链5受到钢丝绳的牵引力,发生变形歪曲,从而牵动镜头主体前端进行勾头动作。保护套6保护关节链5不受外部损伤,并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所述前、后动力源是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前、后动力源牵引钢丝绳,钢丝绳把牵引力作用到关节链上,以此实现在360°的平面内任意方向勾头91°的效果,如图中角α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用于工业管道的内部检测,对于有分叉和弯曲的管道道进行有 效的检测。增加了弯头镜的检测范围,提高了管道的检测手段和检测效率、增加检测数据的可靠性。是工业管道内窥镜的一次创新和进步,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权利要求1.一种工业管道检测弯头镜,包括电子舱(I),电子舱(I)通过连接弹簧(2 )与后镜头主体(4)相连,其特征在于后镜头主体(4)通过关节链(5)、保护套(6)与前镜头主体(8)相连,关节链(5)设置在保护套(6)内部,后镜头主体(4)内设有后动力源(3),前镜头主体(8)内设置有前动力源(7),前动力源(8)和后动力源(3)上设有绳轮(10),绳轮(10)上连有钢丝绳(9 ),钢丝绳(9 )穿于关节链(5 )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工业管道检测弯头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9)共四根,十字交叉穿于关节链(5 )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工业管道检测弯头镜,包括电子舱,电子舱通过连接弹簧与后镜头主体相连,后镜头主体通过关节链、保护套与前镜头主体相连,关节链设置在保护套内部,后镜头主体内设有后动力源,前镜头主体内设置有前动力源,前动力源和后动力源上设有绳轮,绳轮上连有钢丝绳,钢丝绳穿于关节链之间。本实用新型中,弯头镜通过动力源牵引钢丝绳,钢丝绳把牵引力作用到关节链上,以此实现了前镜头主体可以实现在360°的平面内任意方向勾头91°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检测范围广泛、效率高,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文档编号G01N21/954GK202661369SQ201220217869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6日
发明者孙景照, 张军, 李芬红 申请人:郑州新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