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控框架车避震式角位移传动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控框架车,尤其涉及电控框架车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引进的升降框架车,其升降系统采用的是电控系统,高度反馈装置是其 升降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元件,它在升降控制中起到测量车辆平台高度的作 用,它安装在升降支撑臂的摆臂轴孔中,车辆平台升降时,摆臂旋转一定的 角度,带动角位移传动杆旋转,安装在摆臂轴孔中的电位器在传动杆的带动 下也旋转一定的角度,以角度的变化来间接确定平台的高度。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车辆的升降系统经常发生升降不平的故障,影响 车辆的使用,其中的故障原因是高度反馈角位移传感器传动轴与传动杆之间 产生相对移动,使反馈的信号失真,造成车辆的升降系统发生故障,使车辆 不能正常使用。
为什么高度反馈角位移传感器传动轴与传动杆之间会产生相对移动,原 因是传动轴与传动杆之间的固定方式是夹持式固定,采用这种固定方式比较 简单、拆装方便,同时对于检修时调整电位器的中位比较快捷;但是,在实 际的应用过程中,这种固定方式只能传动径向力,受不了轴向力和震动,所 以在受到轴向力和震动时,传动杆的夹持口就会变形张开,使之与传动轴之 间的紧密配合变为松配合,这样传动杆在传动径向力矩的时候,就不可能完 全带动传动轴一起旋转,造成反馈信号失真,从而影响正常的升降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背景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控框架车避震式 角位移传动杆。本实用新型既保存原传动杆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不耐轴向力 和震动的缺点,上述造成电位器传动轴与传动杆夹持件之间易松动的现象就不会发生了,大大降低升降系统的故障,降低检修成本的投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控框架车避震式角位移传动杆,它包括夹持传动轴的夹持件和连 接在其尾部的传动杆,它还包括一个避震弹簧,它一端连接夹持件尾部,另 一端连接传动杆的一端。
所述的电控框架车避震式角位移传动杆,所述夹持件尾部设有带有和避 震弹簧相匹配螺纹的连接端,而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也带有和避震弹簧相匹配 的螺纹,该两端分别拧入并连接于避震弹簧的两端,并以弹簧胶粘结固定。
所述的电控框架车避震式角位移传动杆,所述避震弹簧的弯曲扭矩大于 传动轴旋转扭矩的300%,以确保传动轴杆正常传递径向扭矩的时候,弹簧 不弯曲变形,使得角位移信号传递的不失真。
本实用新型在传动杆与夹持件之间串连一根拉簧,既保存原传动杆的优 点,又克服了它不耐轴向力和震动的缺点,上述造成电位器传动轴与传动杆 夹持件之间易松动的现象就不会发生了,大大降低升降系统的故障,降低检 修成本的投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电控框架车避震式角位移传动杆,它包括夹持 传动轴1的夹持件2和连接在其尾部的传动杆4,它还包括一个避震弹簧3, 它一端连接夹持件2尾部,另一端连接传动杆4的一端。
所述夹持件尾部2设有带有和避震弹簧3相匹配螺纹的连接端21,而 所述传动杆4的一端也带有和避震弹簧3相匹配的螺纹,该两端分别拧入并 连接于避震弹簧3的两端,并以弹簧胶粘结固定。
所述避震弹簧3的弯曲扭矩大于传动轴1旋转扭矩的300%,以确保传动轴1正常传递径向扭矩的时候不弯曲变形,使得角位移信号传递的不失真。
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车轮上下左右晃动剧烈时,避震弹簧3开始变形, (请参见图2)化解传递到电位器轴上的轴向和偏轴向力矩,以保护夹持件
2不变形松动,待车辆行驶到正常路面上时,避震弹簧3自动复位,保持原 来的形态,确保升降反馈信号的正常,防止夹持件2的损坏。本实用新型可 推广到其它框架车应用,将会大大减少升降系统的故障。
权利要求1. 一种电控框架车避震式角位移传动杆,它包括夹持传动轴的夹持件和连接在其尾部的传动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避震弹簧,它一端连接夹持件尾部,另一端连接传动杆的一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框架车避震式角位移传动杆,其特征在 于,所述夹持件尾部设有带有和避震弹簧相匹配螺纹的连接端,而所述传动 杆的一端也带有和避震弹簧相匹配的螺纹,该两端分别拧入并连接于避震弹 簧的两端,并以弹簧胶粘结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控框架车避震式角位移传动杆,其特 征在于,所述避震弹簧的弯曲扭矩大于传动轴旋转扭矩的300%,以确保传 动轴杆正常传递径向扭矩的时候,弹簧不弯曲变形,使得角位移信号传递的 不失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控框架车,尤其涉及电控框架车的传动装置。一种电控框架车避震式角位移传动杆,它包括夹持传动轴的夹持件和连接在其尾部的传动杆,它还包括一个避震弹簧,它一端连接夹持件尾部,另一端连接传动杆的一端。本实用新型既保存原传动杆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不耐轴向力和震动的缺点,上述造成电位器传动轴与传动杆夹持件之间易松动的现象就不会发生了,大大降低升降系统的故障,降低检修成本的投入。
文档编号G01C5/00GK201247057SQ200820152428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8日
发明者范洪亮, 蔡祖斌 申请人: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