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焊点撬检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焊接结构的强度质量检验工具,具体来说,涉及 一种焊点撬检工具。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一般由5000左右个焊点焊接而成。焊点的牢固性对整车强度至 关重要。汽车焊点强度的控制方法有多种,如车身焊点撕裂试验、试片检验、 可撬焊点撬检等。其中可撬焊点撬检的方式应用最多,即将撬检錾子直接插 入两个焊点之间使零件发生塑性变形,只要焊点不脱开即判定焊点合格。参 见图1,通常的撬检为一杆状工具,工具前端为工作端1,后段2为手持部位, 工作端1为逐渐向前收扁的扁平状,扁平状的工作端相对于后段向上弯折呈 角度。由工作端1是实心块,在两个焊点点距较大时,很难保证錾子靠近焊 点(3mm左右),见图2,从而不能保证撬检力,撬检结果的可靠性存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焊点撬检工具,以解决当焊
点距离比较远时,测量焊点的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焊点撬检工具,其为一杆状工具,工具前端为工作端,后段为手持
部位,工作端为逐渐向前收扁的扁平状,扁平状的工作端相对于后段向上弯
折呈角度,所述扁平状的工作端上开有向前开口的卡槽。
3所述的卡槽为u形槽、矩形槽或v形槽,卡槽的宽度大于需检测的焊点
的宽度。
在本技术方案中,撬检工具的端部采用了叉形卡槽设计,充分保证了焊 点撬检结果的可靠性,可更好地保证焊接强度。
图1是改进前的普通撬检工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改进前的普通撬检工具撬检焊点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焊点撬检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焊点撬检工具撬检焊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焯点撬检工具的前端为工作端l,后段2为 手持部位,工作端1为逐渐向前收扁的扁平状,扁平状的工作端相对于后段 向上弯折呈角度,扁平状的工作端上开有向前开口的U形卡槽3,卡槽厚度一 般为2-5mm,卡槽宽度一般为10mm。
如图4所示,该撬检工具的使用方法是使零件4的焊点5卡在撬检工具 端部的U形卡槽3中,向上撬动零件,待零件塑性变形到位,可充分保证撬 检力,焊点撬检结果的可靠性得以保证。
权利要求1、一种焊点撬检工具,其为一杆状工具,工具前端为工作端(1),后段(2)为手持部位,工作端(1)为逐渐向前收扁的扁平状,扁平状的工作端相对于后段向上弯折呈角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状的工作端上开有向前开口的卡槽(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点撬检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3) 为U形槽、矩形槽或V形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点撬检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 槽(3)的宽度大于需检测的焊点的宽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焊点撬检工具,其为一杆状工具,工具前端为工作端,后段为手持部位,工作端为逐渐向前收扁的扁平状,扁平状的工作端相对于后段向上弯折呈角度,所述扁平状的工作端上开有向前开口的卡槽。所述的卡槽为U形槽、矩形槽或V形槽,卡槽的宽度大于需检测的焊点的宽度。该撬检工具使用将U形卡槽卡住焊点,向上撬动零件,待零件塑性变形到位,可充分保证撬检力,使焊点撬检结果的可靠性得以保证。
文档编号G01N19/00GK201269851SQ200820100058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2日
发明者朱宝斌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