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射频导纳物位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料位、液位的物位计,特别是一种射频导纳物位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储存高、低温介质时,工厂一般都是在装有介质的罐体外包覆保温材料,其目的一是为了保持罐体内的工作温度,二是为了保持环境温度,使工作人员和其它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在测量这些高、低温介质时,由于射频导纳物位计是由金属制造的,金属传递温度快,所以被测量介质的温度很快就传递到整个仪表。表壳体内装有控制器,控制器由电气元件组成,其使用温度在-40— 85°C范围内,为了使其能正常工作,一般可将其做成分体结构,即将传感器与控制器分开,用同轴电缆相连,达到使用温度范围的要求,保证仪表正常工作,但在高、低温环境下安装及维护仪表是十分不便的,而且提高了生产成本和安装成本;有的现场由于安装条件所限,不能进行这种分体形式的安装。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射频导纳物位计,其在测量高、低温介质时,被测量介质的温度不能传递到表壳体内,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不采用分体安装就可适应高、低温使用环境的问题。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与现有的射频导纳物位计相同的是它也由表壳体和传感器两部分组成,表壳体内有控制器;传感器部分包括检测杆,检测杆外套装有屏蔽层,检测杆与屏蔽层之间设绝缘层,屏蔽层外套装有地极,屏蔽层与地极之间也设有绝缘层,地极后端与表壳体连接;所不同的是我们在地极后半部上设若干个散热孔,检测杆和屏蔽层的最后端位于最前面的散热孔的前方,其中检测杆的后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检测杆接线端子连接,屏蔽层的后端通过屏蔽导线与控制器的屏蔽接线端子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在地极的后半部上设有散热孔,并且检测杆和屏蔽层的后端都是通过导线与传感器连接,即导线在地极内设有散热孔的部分通过,增加了通风量,减少了温度传递面积,并且热量在经过设有散热孔处的地极时由直线传递改为曲线传递,增加了热传递的距离,被测量介质的温度不能传递到表壳体,所以表壳体内的控制器不会因温度高而失效,有效保证仪表正常工作。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它由表壳体8和传感器两部分组成,表壳体内有控制器5;传感器部分包括检测杆1,检测杆外套装有屏蔽层3,检测杆与屏蔽层之间设绝缘层2,屏蔽层外套装有地极4,屏蔽层与地极之间也设有绝缘层2,地极后端与表壳体连接;我们在地极后半部上设若干个散热孔7,检测杆I和屏蔽层3的最后端位于最前面的散热孔7的前方,其中检测杆的后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检测杆接线端子10连接,屏蔽层的后端通过屏蔽导线6与控制器的屏蔽接线端子9连接。
权利要求1.射频导纳物位计,由表壳体(8)和传感器两部分组成,表壳体内有控制器(5);传感器部分包括检测杆(I ),检测杆外套装有屏蔽层(3),检测杆与屏蔽层之间设绝缘层(2),屏蔽层外套装有地极(4),屏蔽层与地极之间也设有绝缘层(2),地极后端与表壳体连接;其特征是在地极后半部上设若干个散热孔(7),检测杆(I)和屏蔽层(3)的最后端位于最前面的散热孔(7)的前方,其中检测杆的后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检测杆接线端子(10)连接,屏蔽层的后端通过屏蔽导线(6)与控制器的屏蔽接线端子(9)连接。
专利摘要射频导纳物位计涉及一种测量料位、液位的物位计。主要是为解决现有的射频导纳物位计工作时被测量的高、低温介质的温度很快就传递到整个仪表的问题而设计的。它由表壳体和传感器两部分组成,表壳体内有控制器;传感器部分包括检测杆,检测杆外套装有屏蔽层,检测杆与屏蔽层之间设绝缘层,屏蔽层外套装有地极,屏蔽层与地极之间也设有绝缘层,地极后端与表壳体连接;在地极后半部上设若干个散热孔,检测杆和屏蔽层的最后端位于最前面的散热孔的前方,其中检测杆的后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检测杆接线端子连接,屏蔽层的后端通过屏蔽导线与控制器的屏蔽接线端子连接。优点是被测量介质的温度不能传递到表壳体。
文档编号G01F23/00GK202903273SQ20122057276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
发明者李贵忠 申请人:辽阳自动化仪表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