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池传送装置、以及带装置的电池验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传送装置、以及带装 置的电池验电机。
背景技术:
碱性电池是国内外电池行业大力发展和推广的 一种电源,具有重负荷、 大电流、连续放电能力强、工作电压平稳、防漏性能优良、贮存时间长和低
温性能好等特点,受到电池行业、以及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被誉为是21世纪 仍受欢迎的电池产品之一 。
电池的电力(电池单位时间内所释出的电能)是标示电池质量以及等级 的重要参数,在电池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对电池送入电池验电机对电池进行验 电才企测,睑各个电池的电力。
在目前的验电工艺中,普遍是采用人工摆放的方式将待验电池依次摆放 在直板滑槽上,待验电池通过直板滑槽滑入电池验电机内进行验电检测。但 是该技术的人工成本较大,并且操作员需要密切根据电池验电机的验电速度 进行电池摆放,动作难度较高,且考虑到人工操作的速度会对电池验电机的 验电速度造成限制,存在验电速度受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电池传送装置,采用该传送装置将电池传 送至电池验电机能够实现制造自动化,减少人工成本,有利于提高验电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带电池传送装置的电池验电机,采用该验 电机能够实现制造验电送料自动化,减少人工成本,有利于提高验电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传送装置,包括料斗101,在所述料斗 101的出口部设置有送料轮102,所述送料轮102的外沿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 容纳电池的凹部1021,
在所述送料轮102外设置有用于支承所述凹部内的电池的第一承栽部 103、第二承载部104,所述第一承载部103、第二承载部104均位于所述料 斗101的出口部外,所述第一承载部103、第二承载部104之间的间隔大于一 个凹部1021的宽度,
在所述第一承载部103、第二承载部104的间隔处设置有一个中转部105, 所述中转部105的第一端部1051设置在所述间隔处的下方,第二端部1052 与所述验电机的电池进口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中转部105为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将所述电池传送至所述 -睑电才几的电池进口 。
可选地,所述中转部105为滑板,其第一端部1051的水平高度高于其第 二端部105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验电机,在验电机的电池进口连接有如上所述 的电池传送装置。
由上看见,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验电的过程中,将大 量待验电的电池置于料斗101中,在需要对电池进行验电时,启动电机带动 料斗101中的送料轮102,所述送料轮102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在转动 过程中带动落入其凹部1021内的电池,在送料4仑102的底部凹部1021的电 池在所述第一承载部103、第二承载部104之间的间隔处落到中转部105上, 所述电池沿所述中转部105被送至验电机的电池进口 ,以备验电机对送入的 各电池进行验电检测。可见,使用本电池传送装置实现了验电过程中的自动 化送料,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大大减少人工成本,有利于提高验电效率。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
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传送装置与验电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 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定。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传送装置与验电机的连接结构示意 图,如图示
本实施例的电池传送装置包括料斗101,在所述料斗101的出口部设置有 送料轮102,所述送料轮102的外沿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电池的凹部 1021;在所述送料轮102外设置有用于支承所述凹部内的电池的第一承载部 103、第二承载部104,所述第一承载部103、第二承载部104均位于所述料 斗101的出口部夕卜,所述第一承栽部103、第二承栽部104之间的间隔大于一 个凹部1021的宽度;在所述第一承载部103、第二承载部104的间隔处设置 有一个中转部105,所述中转部105的第一端部1051设置在所述间隔处的下 方,第二端部1052与所述验电机的电池进口相连接。
应用本实施例的电池传送装置,'在验电的过程中,将大量待验电的电池 106从料斗101的上方进入,电池106置于料斗101中,在需要对电池进行验 电时,启动电机,并且将电机的转速设置成与验电机的验电速度相匹配,电 机带动料斗101中的送料轮102,所述送料轮102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转动, 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落入其凹部1021内的电池,在送料轮102的底部凹部1021 的电池在所述第一承载部103、第二承载部104之间的间隔处落到中转部105
5上,所述电池沿所述中转部105被送至验电机的电池进口 201,以备验电机对 送入的各电池进行验电检测。
可见,使用本电池传送装置实现了验电过程中的自动化送料,相对于现 有技术能够大大减少人工成本,有利于提高验电效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 存在的种种问题。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中转部105既可以为传送带,利用传送带将电池 传送至验电机的电池进口。
该中转部105还可以为滑板,并且将中转部105设置成第一端部1051 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端部1052。这样滑板上的电池107可以依赖自身的重力 作用自动滑到验电机的电池进口,进一步有利于节省能源。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
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 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应用范围上 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传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料斗(101),在所述料斗(101)的出口部设置有送料轮(102),所述送料轮(102)的外沿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电池的凹部(1021),在所述送料轮(102)外设置有用于支承所述凹部内的电池的第一承载部(103)、第二承载部(104),所述第一承载部(103)、第二承载部(104)均位于所述料斗(101)的出口部外,所述第一承载部(103)、第二承载部(104)之间的间隔大于一个凹部(1021)的宽度,在所述第一承载部(103)、第二承载部(104)的间隔处设置有一个中转部(105),所述中转部(105)的第一端部(1051)设置在所述间隔处的下方,第二端部(1052)与所述验电机的电池进口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池传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转部(105) 为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将所述电池传送至所述验电机的电池进口 。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池传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转部(105) 为滑板,其第一端部(1051)的水平高度高于其第二端部(1052)。
4、 一种电池验电机,其特征是,在所述验电机的电池进口处连接有如权 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电池传送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传送装置、以及带装置的电池验电机,该装置包括料斗101,在料斗101的出口部设置有送料轮102,送料轮102的外沿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电池的凹部1021,在送料轮102外设置有用于支承凹部内的电池的第一承载部103、第二承载部104,第一、二承载部均位于料斗101的出口部外,第一、二承载部之间的间隔大于一个凹部1021的宽度,在第一、二承载部的间隔处设置有一个中转部105,中转部105的第一端部1051设置在间隔处的下方,第二端部1052与验电机的电池进口相连接。采用该传送装置将电池传送至验电机能够实现制造自动化,减少人工成本,有利于提高验电效率。
文档编号G01R1/02GK201302579SQ200820201839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4日
发明者董才盛 申请人:东莞市力王电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