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盒段试验自平衡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技术领域,涉及ー种盒段试验自平衡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飞机机尾翼盒段试验都是采用承力墙加地轨设计,对于小载荷情况设计起来很方便,但对于大载荷情況,盒段根部弯矩大,这种设计对承カ墙和地轨的要求较高,容易出现承カ墙和地轨破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实现多点大载荷加载的飞机机尾翼盒段试验 自平衡夹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自平衡夹具包括上、下试验底座、试验件夹持座和作动筒底座,试验件夹持座位于上试验底座和下试验底座之间沿展向的一端,作动筒底座为10个,其中4个作动筒底座沿航向布置在试验底座两侧,4个作动筒底座沿展向布置在上、下试验底座之间,另外2个作动筒底座布置在沿航向布置的作动筒底座的内侧的下试验底座上。所述的沿航向布置作动筒底座的上、下试验底座的位置处,沿航向设有凸台,作动筒底座置于凸台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ー种自平衡夹具,有效地规避了常规的承力墙加地轨设计的风险,实现了多点大载荷协调加载的试验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多点大载荷加载和盒段根部弯矩大难设计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试验风险。本实用新型可以有10个大载荷加载点,加载作动筒固定在试验夹具上,所有加载点载荷均由试验夹具自身承受。单加载点载荷可以达到160吨。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飞机结构的強度试验,随着国家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飞机结构强度试验的任务将会越来越繁重,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不断提高的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加载要求,在飞机结构强度试验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自平衡夹具包括上、下试验底座、试验件夹持座和作动筒底座。其中试验底座I 3为上试验底座,试验底座4 6为下试验底座,试验件夹持座7位于上试验底座和下试验底座之间沿展向的一端,作动筒底座为10个其中4个作动筒底座沿航向布置在试验底座两侧,为2个左侧作动筒底座10和2个右侧作动筒底座11 ;4个作动筒底座沿展向布置在上、下试验底座之间,为2个上作动筒底座9和2个下作动筒底座8 ;另外2个作动筒底座布置在沿航向布置的作动筒底座内侧的下试验底座上,为底端作动筒底座12。自平衡夹具安装过程如下a)首先将试验夹具底部支撑梁按预定尺寸放置地面;b)将试验底座I 3平放在支撑梁上,并用螺栓连接,保证试验底座I 3在平行于地轨的同一平面内; c)将试验件夹持座7安装在试验底座I上;d)将左侧作动筒底座10和右侧作动筒底座11依次安装在试验底座I和2上;e)将上作动筒底座9安装在试验底座2和3上;f)将下作动筒底座8安装在试验底座3上;g)将上试验底座4、5、6按顺序安装,并用螺栓将上试验底座4、5和6分别和夹持底座、其它底座连接固定好,同时将试验底座4和5,试验底座5和6连接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盒段试验自平衡夹具,其特征是,自平衡夹具包括上、下试验底座、试验件夹持座、作动筒底座,试验件夹持座位于上试验底座和下试验底座之间沿展向的一端,作动筒底座为10个,其中4个作动筒底座沿航向布置在试验底座两侧,4个作动筒底座沿展向布置在上、下试验底座之间,另外2个作动筒底座布置在沿航向布置的作动筒底座的内侧的下试验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盒段试验自平衡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沿航向布置作动筒底座的上、下试验底座的位置处,沿航向设有凸台,作动筒底座置于凸台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盒段试验自平衡夹具。自平衡夹具包括上、下试验底座、试验件夹持座、作动筒底座。试验件夹持座位于上试验底座和下试验底座之间沿展向的一端,作动筒底座为10个,其中4个作动筒底座沿航向布置在试验底座两侧,4个作动筒底座沿展向布置在上、下试验底座之间,另外2个作动筒底座布置在沿航向布置的作动筒底座的内侧的下试验底座上。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规避了常规的承力墙加地轨设计的风险和试验风险,实现了多点大载荷协调加载的试验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以有10个大载荷加载点,加载作动筒固定在试验夹具上,所有加载点载荷均由试验夹具自身承受,单加载点载荷可以达到160吨。
文档编号G01M13/00GK202599649SQ20122021223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
发明者曹效昂, 张磊, 张丽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