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光靶封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转换器,特别是一种光靶封装。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粒度测试仪器,是以激光为光源,利用颗粒对光的散射现象,即大颗粒产生的散射角小,小颗粒产生的散射角大,经光电信号转换,应用基于米氏散射理论的数据处理软件,来分析测量粉状样品的粒度分布。仪器的关键部件是一种由硅材料制成的靶状的光电转换器——光靶,来接收颗粒对光散射的信号分布,而光靶的圈数密度越高,仪器的测试灵敏度也越高,因此光靶封装的引脚多达32个以上,排在一起又密又细,封装时焊接难以操作,引线也容易折断;而且现有光靶直接封装在印制板上,印制板会透光,产生的杂散光将造成一定的测量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光靶的引线容易断裂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双列直插式的光靶封装。
依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靶封装,包括光靶、引线、引脚,还有封装座、密封玻璃、引脚线路板及连线构成;其中光靶粘贴在引脚线路板上,并安装在封装座中,光靶一半圈的引线与引脚线路板上的连线连接,连线另一端与封装座另一边的引脚连接,光靶另一半圈的引线与封装座相近一边的引脚连接,封装座上面覆盖有密封玻璃。
上述装置,其中封装座采用陶瓷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措施,封装时便于焊接,引线也不易折断;而且陶瓷封装座不透光,提高了仪器测量精度。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光靶封装时,先将光靶3粘贴在引脚线路板7上,并一同装配到陶瓷封装座1中;再将光靶3的一半圈的引线4与引脚线路板7背面的连线6相近一端连接,连线6的另一端与封装座另一边的引脚5依次连接。然后将光靶3的另一半的引线4与陶瓷封装座1相近一边的封装座引脚5连接。最后用密封玻璃2将光靶3密封于陶瓷封装座1中。
这样的光靶封装,将原来是一排的光靶封装引脚分为两排,既增大了引线间的间距,便于焊接操作,又能加粗引线,不易折断,成为双列直插式的光靶封装。采用不透光的陶瓷材料制成封装座,不会产生杂散光,从而提高了仪器测量精度。
权利要求1.一种光靶封装,包括光靶、引线、引脚,其特征是还有封装座、密封玻璃、引脚线路板及连线构成;其中光靶粘贴在引脚线路板上,并安装在封装座中,光靶一半圈的引线与引脚线路板上的连线连接,连线另一端与封装座另一边的引脚连接,光靶另一半圈的引线与封装座相近一边的引脚连接,封装座上面覆盖有密封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靶封装,其特征是其中封装座采用陶瓷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靶封装,包括光靶、引线、引脚,还有封装座、密封玻璃、引脚线路板及连线构成;其中光靶粘贴在引脚线路板上,并安装在封装座中,光靶一半圈的引线与引脚线路板上的连线连接,连线另一端与封装座另一边的引脚连接,光靶另一半圈的引线与封装座相近一边的引脚连接,封装座上面覆盖有密封玻璃。这种光靶封装,封装时便于焊接,引线也不易折断;而且陶瓷封装座不透光,提高了仪器测量精度。
文档编号G01N21/47GK2630838SQ03232149
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2日
发明者龚全宝, 杨震, 朱纪忠 申请人: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