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电压采集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电池箱电压采集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电池电压的采集是准确控制电池充放电、提高电池性能的关键。现有电池电压采集电路对于电压的采集误差大,精度低,并且由于连接端子与电池组电极连接不稳定,容易倒置脱落,丢失电压数据,使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无法取得准确的数据而不能有效地控制电池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误差小、工作稳定的电动汽车电池电压采集电路。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电压采集电路,该电路包括通过导线连接于各电池组负极端的负极采集端以及连接于各电池组总正的正极采集端,两采集端通过AD芯片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连接。其中,所述的负极采集端为具有圆孔的金属接头,圆孔稳定套于电池组负极上。其中,所述的导线表面设置有双层铁氟龙层。本电压采集电路专为电动汽车设计,采用电池组负极均设置电压采集端以及专用 AD芯片方式进行电压测量,并采用了浮地电压检测电路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共地的问题,避免了累积误差,同时对不同温度下的漂移误差进行修正,使得电压检测的精度达到0. 5%,检测每个单体电池时间< 100ms,数据检测精度高、时间短、安裝维护方便等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路图;图2为本实施例负极采集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揭示的电动汽车电池电压采集电路,用于采集电动汽车各电池组电压,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如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该电路包括通过导线连接于各电池组1负极端的负极采集端2以及连接于各电池组总正的正极采集端3,两采集端通过AD芯片4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连接,由此形成浮地电压检测电路形式,该形式充分考虑充电时电网的交流纹波影响,有效地解决了共地的问题,避免了累积误差,同时AD芯片4对不同温度下的漂移误差进行修正,使得电压检测的精度达到0. 5%,检测每个电池组时间< 100ms,数据检测精度高、时间短。为了保证负极采集端2与电池组负极连接牢固,该负极采集端2为具有圆孔21的金属接头,圆孔21稳定套于电池组负极上。为了提高导线的耐磨、耐腐蚀以及耐高温性能,该导线表面设置有双层铁氟龙层。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电电压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通过导线连接于各电池组(1)负极端的负极采集端(2)以及连接于各电池组总正的正极采集端(3),两采集端通过AD芯片(4)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电压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采集端为具有圆孔(21)的金属接头,圆孔稳定套于电池组负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电压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表面设置有双层铁氟龙层。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电压采集电路,该电路包括通过导线连接于各电池组负极端的负极采集端以及连接于各电池组总正的正极采集端,两采集端通过AD芯片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连接。其中,负极采集端为具有圆孔的金属接头,圆孔稳定套于电池组负极上。导线表面设置有双层铁氟龙层。本电压采集电路专为电动汽车设计,采用电池组负极均设置电压采集端以及专用AD芯片方式进行电压测量,并采用了浮地电压检测电路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共地的问题,避免了累积误差,同时对不同温度下的漂移误差进行修正,使得电压检测的精度达到0.5%,检测每个单体电池时间<100ms,数据检测精度高、时间短、安裝维护方便等特点。
文档编号G01R19/25GK202210120SQ20112036282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6日
发明者刘震, 刘飞, 张寿励, 阮旭松 申请人: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