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x射线透射式绿色通道车辆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X射线透射检测绿色通道车辆的检测仪,属于交通和运输管理系统的无损检测专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建立高速公路鲜活农副产品绿色通道政策的施行,各地政府也配套了相应的减免费用政策;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个政策,通过混装、假证、超限、超载等手段,偷逃国家的规费,使高速公路受到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绿色通道车辆的检测仪应运而生。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X、Y射线的强穿透能力来检测车厢内有无假冒、混装等事件发生,以维护绿色通道的安全正常运行。目前国内有两家技术公司生产这方面的产品,一个是北京华立兴科技有限公司的TC-SCN绿色通道车辆检测设备,另一个是北京凯立惠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X射线的反散射技术进行检测。两者都是利用射线进行检测的,但都存在一些缺陷和一定的局限性。北京华立兴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设备是利用6tlCo反射性同位素做为射线源,存在潜在的事故污染问题和射线源丢失问题。而凯立惠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是利用X射线的反散射技术进行检测,只能检测车厢内靠近车厢表层内的物体情况,无法探知车厢内较深部位的物体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X射线透射式绿色通道车辆安全检测仪,使其一方面提高车辆检测的深度和范围,另一方面又确保有事故发生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X射线透射式绿色通道车辆检测仪,其特征在于该检测仪包括一个X射线源,射线预准直器、笔状束准直器、屏蔽小室、固体探测器、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高压供电设备以及X射线管冷却系统;所述的X射线源、射线预准直器、笔状束准直器、高压供电设备以及X射线管冷却系统放置在屏蔽小室内,在屏蔽小室上安装有安全快门;屏蔽小室设置在公路上被检车辆的一侧;所述的固体探测器和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设置在公路上的被检车辆的另一侧;x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经射线预准直器和笔状束准直器准直后形成一束笔状射线束,笔状射线束穿透被检测车辆扫描整个车厢后,固体探测器接受穿透车辆的射线,产生的信号送入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进行处理,显示出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X射线透射式绿色通道车辆检测仪,其特征在于该检测仪包括一个X射线源,射线预准直器、扇形束准直器、屏蔽小室、固体直线阵列探测器、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高压供电设备以及X射线管冷却系统;所述的X射线源、射线预准直器、扇形束准直器、高压供电设备以及X射线管冷却系统放置在屏蔽小室内,在屏蔽小室上安装有安全快门;屏蔽小室设置在公路上被检车辆的一侧;固体直线阵列探测器和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设置在公路上的被检车辆的另一侧。X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经射线预准直器和扇形束准直器准直后形成扇形射线束,扇形射线束穿透被检测车辆扫描整个车厢后,固体直线阵列探测器接受穿透车辆的射线,产生的信号送入数据采集处理显示系统进行处理,显示出检测结果。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体探测器外部设有探测器屏蔽体。在固体直线阵列探测器的后端设有射线束扑集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X射线透射式绿色通道车辆检测仪相对于X射线反散射车辆检测仪,提高了车辆检测的深度和范围;相对于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车辆检测仪,能确保有事故发生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便于安全维护。
图I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笔状束准直器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扇形束准直器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中1-X射线源;2_射线预准直器;3-X射线源高压供电设备;4_安全快门;5-小室;6_射线探测器;7_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8_笔状束准直器;9_扇形束准直器;10-固体直线阵列探测器;11-笔状射线束;12_被检测车辆;13-x射线管冷却系统;14_扇形射线束;15-X射线管;16-后准直器;17-射线束扑集器;18-探测器屏蔽体。A为被检车辆相对运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做进一步的说明。图I、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X射线透射式绿色通道车辆检测仪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该实施例包括一个X射线源1,射线预准直器2、笔状束准直器8、屏蔽小室
5、固体探测器6、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7、高压供电设备3以及X射线管冷却系统13 ;所述的X射线源I、射线预准直器2、笔状束准直器8、高压供电设备3以及X射线管冷却系统13放置在屏蔽小室5内,在屏蔽小室上安装有安全门4 ;屏蔽小室设置在公路上被检车辆的一侧;所述的固体探测器6和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7设置在公路上的被检车辆的另一侧。固体探测器6的外部设有探测器屏蔽体18。X射线源(采用200-450千伏高压)发出的射线经射线预准直器2和笔状束准直器8准直后形成一束笔状射线束11,当车辆驶入检测区且司机楼驶过笔状束的扫描后,安全快门4自动打开,笔状射线束(或扇形射线束)射出,笔状射线束穿透被检测车辆12的车厢后,固体探测器接受穿透车辆的射线,产生的信号送入数据采集与显示系统7进行处理后,显示出一条穿透曲线,通过曲线分析判断并显示出检测结果。屏蔽小室上安装的安全快门4,其作用在于当司机通过射线扫描时快门保护司机,当司机通过扫描区后快门打开对车辆进行检测。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X射线透射式绿色通道车辆检测仪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该实施例包括一个X射线源1,射线预准直器2、扇形束准直器9、屏蔽小室
5、固体直线阵列探测器10、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7、高压供电设备3以及X射线管冷却系统13 ;所述的X射线源I、射线预准直器2、扇形束准直器9、高压供电设备3以及X射线管冷却系统13放置在屏蔽小室5内,在屏蔽小室上安装有安全门4 ;屏蔽小室设置在公路上被检车辆的一侧;固体直线阵列探测器10和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7设置在公路上的被检车辆的另一侧;在固体直线阵列探测器10的前端还设有一个后准直器16,以确保扇形射线束进入固体直线阵列探测器,排除散射射线进入该探测器。在固体直线阵列探测器的后端设有射线束扑集器17。X射线源(采用300-450千伏高压)发出的射线经射线预准直器2和扇形束准直器9准直后形成扇形射线束14,形成的扇形射线束平面应垂直于地面;当车辆驶入检测区且司机楼驶过扇形射线束扫描区后,安全快门4自动打开,扇形射线束射出,货车在扇形束中移动,射线束对整个车体扫描,扇形射线束穿透被检测车辆12的车厢后,设置在公路另一侧的固体直线阵列探测器10接受穿透车辆的射线,产生的信号送入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7进行处理;车辆驶出后,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显示出一幅图像,从图像中可以发 现车辆中是否含有隐藏的违规物品和数量,并能粗粗略估算车载货物的重量。笔状束准直器和扇形束准直器应由铅或其他重金属材料构成。固体探测器和固体直线阵列探测器测器应由碘化纳、碘化铯等闪烁发光材料和光敏器件构成。
权利要求1.一种X射线透射式绿色通道车辆检测仪,其特征在于该检测仪包括一个X射线源(I),射线预准直器(2)、笔状束准直器(8)、屏蔽小室(5)、固体探测器(6)、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7)、高压供电设备(3)以及X射线管冷却系统(13);所述的X射线源(I)、射线预准直器(2)、笔状束准直器(8)、高压供电设备(3)、以及X射线管冷却系统(13)放置在屏蔽小室(5)内,在屏蔽小室上安装有安全快门(4);屏蔽小室设置在公路上被检车辆的一侧;所述的固体探测器(6)和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7)设置在公路上的被检车辆的另一侧;X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经射线预准直器和笔状束准直器准直后形成一束笔状射线束(II),笔状射线束穿透被检测车辆(12)的车厢后,固体探测器接受穿透车辆的射线,产生的信号送入数据采集与显示系统(7)进行处理,显示出检测结果。
2.一种X射线透射式绿色通道车辆检测仪,其特征在于该检测仪包括一个X射线源(1),射线预准直器(2)、扇形束准直器(9)、屏蔽小室(5)、固体直线阵列探测器(10)、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7)、高压供电设备(3)以及X射线管冷却系统(13);所述的X射线源(I)、射线预准直器(2)、扇形束准直器(9)、高压供电设备(3)以及X射线管冷却系统(13)放置在屏蔽小室(5)内,在屏蔽小室上安装有安全快门(4);屏蔽小室设置在公路上被检车辆的一侧;固体直线阵列探测器(10)和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7)设置在公路上的被检车辆的另一侧;射线源发出的射线经射线预准直器和扇形束准直器准直后形成扇形射线束(14),扇形射线束穿透被检测车辆(12)的车厢后,固体直线阵列探测器接受穿透车辆的射线,产生的信号送入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7)进行处理,显示出检测结果。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X射线透射式绿色通道车辆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固体探测器外部设有探测器屏蔽体(18)。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X射线透射式绿色通道车辆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在固体直线阵列探测器(10)的前端还设有一个后准直器(16),在固体直线阵列探测器的后端设有射线束扑集器(17)。
专利摘要一种X射线透射式绿色通道车辆检测仪,属于交通和运输管理系统的无损检测专用检测设备。该设备包括设置在屏蔽小室内的X射线源、射线预准直器、笔状束(或扇形束)准直器、高压供电设备以及X射线管冷却系统,还包括固体探测器以及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在屏蔽小室上安装有安全门;屏蔽小室设置在公路上被检车辆的一侧;固体探测器和数据采集处理与显示系统设置在公路的另一侧。该车辆检测仪利用较高能量的X射线做为射线源来进行检测,相对于X射线反散射车辆检测仪,提高了车辆检测的深度和范围,相对于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车辆检测仪,能确保有事故发生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便于安全维护。
文档编号G01V5/00GK202710757SQ20122031959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
发明者貊梁, 奚易堃 申请人:北京曼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