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三合一组合探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钢板超声波检测工具,具体是ー种用于钢板板边超声波检测
的三合一组合探头。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钢管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钢管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控制钢管原材料钢板的质量,需要对钢板进行超声波自动检測。对于大口径直缝双面埋弧焊钢管,钢板超声波自动检测的主要作用是检测钢板内部缺陷,尤其是两个纵向边缘各200 mm范围内的母材缺陷(包括母材分层、夹杂物、裂纹等)。钢板成型焊接后,经钢管焊缝两侧超声波检测时,在焊缝两侧经常出现该类缺陷,而导致钢管降废、切除,这样提高了生产成本,也阻碍了生产流程,同时对后续钢管焊缝检测时,焊缝热影响区的母材夹杂物对检测判别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这就要求钢板在超声波自动检测时,就能发现钢板板边的这类缺陷,避免影响后续加工流程,对缺陷钢板直接退货,降低材料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钢板板边超声波检测的三合一组合探头,能够对钢板板边200mm范围内的母材缺陷进行100%检测,盲区小、分辨カ强、检测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广,简化了后续检测エ序,提高了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ー种三合一组合探头,包括探头架、位于探头架底面上下两边的两个分水槽、位于所述分水槽中间部位的分水槽接ロ以及均匀固定在所述探头架底面上的第一斜探头、第二斜探头和第三斜探头。在所述探头架底面的四个角设有四个耐磨块。在所述探头架上设有探头把手,所述探头把手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探头架的两侦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钢板超声波自动探伤设备边部的探头进行改进,在探头架上均布三个斜探头,能够将钢板板边200mm范围内的母材缺陷100%检测出,盲区小、分辨カ强、检测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广,特别是对制管所用的钢板板边的母材缺陷有更高的检出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简化了检测エ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强了钢管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有利于节约钢管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
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探头架,2、耐磨块,3、分水槽,4、分水槽接ロ,5、第一斜探头,6、第二斜探头,7、第三斜探头,8、探头把手,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的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合一组合探头,包括探头架I、位于探头架I底面上下两边的两个分水槽3、位于所述分水槽3中间部位的分水槽接ロ 4以及均匀固定在所述探头架I底面上的第一斜探头5、第二斜探头6和第三斜探头7。在探头架I底面的四个角设有四个耐磨块2。在探头架I上设有探头把手8,所述探头把手8的两端通过螺栓9固定在探头架I的两侧。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合一组合探头对钢板进行板边超声波检测吋,在钢板自动检测设备的左右两边分别固定ー个三合一组合探头,探头通过横波检测,能确保钢板板边200mm范围内的母材缺陷(包括母材分层、夹杂物、裂纹等)100%检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探头架的外形尺寸为100X90mm,每个斜探头前沿L=IOmm,每个斜探头斜率K=I,频率为2. 5MHZ,每个斜探头晶片尺寸为13 X 13mm。进行检测时,每个斜探头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每个斜探头主声束偏离< 2°。
权利要求1.ー种三合一组合探头,其特征在干,包括探头架(I)、位于探头架(I)底面上下两边的两个分水槽(3)、位于所述分水槽(3)中间部位的分水槽接ロ(4)以及均匀固定在所述探头架(I)底面上的第一斜探头(5)、第二斜探头(6)和第三斜探头(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合一组合探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探头架(I)底面的四个角设有四个耐磨块(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合一组合探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探头架(I)上设有探头把手(8),所述探头把手(8)的两端通过螺栓(9)固定在探头架(I)的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合一组合探头,包括探头架、位于探头架底面上下两边的两个分水槽、位于所述分水槽中间部位的分水槽接口以及均匀固定在所述探头架底面上的第一斜探头、第二斜探头和第三斜探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对钢板超声波自动探伤设备边部的探头进行改进,在探头架上均布三个斜探头,能够将钢板板边200mm范围内的母材缺陷100%检测出,盲区小、分辨力强、检测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广,特别是对制管所用的钢板板边的母材缺陷有更高的检出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简化了检测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强了钢管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有利于节约钢管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G01N29/24GK202486102SQ20122004322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0日
发明者廖淑梅, 武占芳, 汪超, 熊伟, 王习彬, 王卫华, 葛玉宏, 赵洪臣, 郭锦龙, 钱勇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南京巨龙钢管有限公司, 巨龙钢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