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矿用门水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门,具体说就是一种矿用门水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采矿行业中的安全是采矿行业的首要问题,为了让矿工在发生事故时能够更加的安全,矿井中通常会设置有避险系统。在非煤矿山中应用时,即要保证系统耐压性又要保证系统的水密性。而作为避险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防护密闭门”也必须达到同样的要求。水密性检测不仅仅是对门体水密性的检验试验,也是对门体耐水压能力的一种检验试验。而现有的水密性检测装置无法满足行业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矿用门水密性检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矿用门水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右侧的注水口和泄压装置,还包括部分设置在箱体内的硐室门;硐室门包括硐室门主体,以及设置在硐室门主体外圆的门框,还包括一个贯穿硐室门主体且部分置于箱体内的传动杆,以及设置在传动杆两端的手轮,其特征在于硐室门的门框外沿四周通过压紧装置固定在箱体上,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左侧的压力表及增压泵。所述的压紧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硐室门门框两侧的压紧块,以及用于连接门框两侧压紧块的连杆。所述硐室门的门框与箱体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条。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实现在高压情况下,完成对门体的水密性和耐压性检验试验。
图I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I, I为箱体;2为注水口 ;3为泄压装置;4为硐室门主体;5为门框;6为传动杆;7为压力表;8为压紧块;9为增压泵;10为连杆;11为手轮;12为橡胶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I右侧的注水口 2和泄压装置3,还包括部分设置在箱体I内的硐室门;硐室门包括硐室门主体4,以及设置在硐室门主体4外圆的门框5,还包括一个贯穿硐室门主体4且部分置于箱体I内的传动杆6,以及设置在传动杆6两端的手轮11,硐室门的门框5外沿四周通过压紧装置固定在箱体I上,还包括设置在箱体I左侧的压力表7及增压泵9。本实施例中的压紧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硐室门门框两侧的压紧块7,以及用于连接门框5两侧压紧块7的连杆10,硐室门的门框5与箱体I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条12。[001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试验装置的改进,提高了箱体的强度。并且增设压力表7和增压泵9,当注水口 2向箱体I内注水,水满后打开增压泵9,观察压力表7的数值。当箱体I 内的水压达到所需的压力时,关闭增压泵9,检查门体是否有变形和泄漏等现象。同现有技术相比,实现在高压情况下,完成对门体的水密性和耐压性检验试验。
权利要求1.一种矿用门水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右侧的注水口和泄压装置,还包括部分设置在箱体内的硐室门;硐室门包括硐室门主体,以及设置在硐室门主体外圆的门框,还包括一个贯穿硐室门主体且部分置于箱体内的传动杆,以及设置在传动杆两端的手轮,其特征在于硐室门的门框外沿四周通过压紧装置固定在箱体上,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左侧的压力表及增压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门水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硐室门门框两侧的压紧块,以及用于连接门框两侧压紧块的连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矿用门水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硐室门的门框与箱体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门,具体说就是一种矿用门水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右侧的注水口和泄压装置,还包括部分设置在箱体内的硐室门;硐室门包括硐室门主体,以及设置在硐室门主体外圆的门框,还包括一个贯穿硐室门主体且部分置于箱体内的传动杆,以及设置在传动杆两端的手轮,其特征在于硐室门的门框外沿四周通过压紧装置固定在箱体上,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左侧的压力表及增压泵。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实现在高压情况下,完成对门体的水密性和耐压性检验试验。
文档编号G01M3/02GK202814658SQ20122052895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6日
发明者李林勇, 娄修飞, 夏道才, 刘如林 申请人:安徽欣万顺安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