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检测试剂微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试剂微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携式检测工具有检测试纸、检测试剂盒。检测试纸是以纸作为载体,检测时一些强氧化性的试剂会将纸氧化,影响检测结果,纸张本身的颜色对检测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试剂纸表面的化学物质容易变质分解,保质期短。检测试剂盒虽然结果比较准确,但是其含有的辅助化学药品比较多,体积较大,携带不很方便,使用时操作较烦琐。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测试剂微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微管⑴、检测试剂⑵和比色卡⑶,检测试剂⑵储存于检测微管(I)中,比色卡(3)贴在检测微管(I)外表面上,所述检测微管
(I)两端封口并均留有折断痕(4)。优选的,所述检测微管(I)中间也留有折断痕(4),折断痕(4)把检测微管(I)分为两段,一段储存有检测试剂(2),另一段外表面刻有刻度。与现有检测工具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检测物质以液体的形式储存于微管中,并在微管上贴有比色卡,根据检测物质与待测液体混合显示的颜色,与比色卡对照从而得到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试剂微管与现有检测试纸相比,具有准确度高,保存时间长等优点;与试剂盒相比,具有携带方便,简单快速等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试剂微管适用于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工业生产在线监控、日用生活品、实验室化验等常规检验检测工作中,尤其适用于室外检测工作。
图I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试剂微管的使用示意图I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试剂微管的使用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检测试剂微管的使用示意图3。其中,I为检测微管,2为检测试剂,3为比色卡,4为折断痕,附图中的斜面线部件表示封口,图3中的椭圆状部件表示海绵或棉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如图I所示,检测微管I中间有折断痕4,折断痕4将检测微管I划分为左右两段,左边的检测微管中存有检测试剂2,表面贴有比色卡3,右边的检测微管刻有刻度,检测微管I两端采用热熔方式封口并均留有折断痕4。[0014]使用时首先从中间的折断痕4处折断,用折下的有刻度的检测微管作为量管,定量吸取待测液,转移到比色碟,将存有检测试剂2的另一段检测微管竖直在比色碟上方,将其上端折断,检测试剂2滴到比色碟中,使得检测试剂2与待测液混合,显示出来的颜色与检测微管I上的比色卡3作比较,即可得出检测结果。实施例2如图2所示,检测微管I中存有检测试剂2,表面贴有比色卡3,两端采用热熔方式封口并均留有折断痕4。使用时,在比色管内盛规定量的待测液,然后将检测微管I两端分别折断,将检测试剂2放入比色管中,使得检测试剂2与待测液混合,显示出来的颜色与检测微管I上的比色卡3作比较,即可得出检测结果。 实施例3如图3所示,检测微管I中存有检测试剂2,表面贴有比色卡3,一端采用热熔方式封口并留有折断痕4,另一端包有棉纱。使用时,用棉纱吸取待测液体或擦拭被测物表面,浙干,然后竖直检测微管I,折断上部,使检测试剂2流出到棉纱,检测试剂2与棉纱上的待测物质接触显色,在规定时间内与比色卡作比较,即可得出检测结果。
权利要求1.一种检测试剂微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微管(I)、检测试剂⑵和比色卡⑶,检测试剂⑵储存于检测微管(I)中,比色卡(3)贴在检测微管(I)外表面上,所述检测微管(I)两端封口并均留有折断痕(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检测试剂微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微管(I)中间也留有折断痕(4),折断痕⑷把检测微管⑴分为两段,一段储存有检测试剂(2),另一段外表面刻有刻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试剂微管。本实用新型将检测物质以液体的形式储存于微管中,并在微管上贴有比色卡,根据检测物质与待测液体混合显示的颜色,与比色卡对照从而得到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试剂微管与现有检测试纸相比,具有准确度高,保存时间长等优点;与试剂盒相比,具有携带方便,简单快速等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试剂微管适用于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工业生产在线监控、日用生活品、实验室化验等常规检验检测工作中,尤其适用于室外检测工作。
文档编号G01N21/78GK202383073SQ20112040073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0日
发明者王庆蓉, 雷呈祥, 马丽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