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方位电感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方位电感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感器生产厂家对电感器电气性能的检测,大多是采用手工操作的,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精确度也不高,稍有不慎便会造成偏差;为满足生产需求,则会出现同种产品用多个操作人员和设备同时生产的现象,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方位电感器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精确度高。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方位电感器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待测工件、多方位检测装置和控制器,所述待测工件定位放置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多方位检测装置包括Y轴检测装置和垂直位于Y轴检测装置上方的Z轴检测装置,所述Y轴检测装置包括有第一气缸和由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的第一连接板,所述Z轴检测装置包括有第二气缸和由所述第二气缸驱动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二连接板朝向所述待测工件的一侧面上均分别可拆卸设有多个检测端子;另所述第一、二气缸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二气缸带动与其相对应的检测端子抵压和分离于所述待测工件,且所述检测端子将检测到的信息传信给所述控制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一基座,所述待测工件放置于所述基座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还设有一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多方位检测装置对定位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待测工件进行电气性能检测,该多方位检测装置包括Y轴检测装置和垂直位于Y轴检测装置上方的Z轴检测装置,该Y轴检测装置包括有第一气缸和由第一气缸驱动的第一连接板,该Z轴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气缸和由第二气缸驱动的第二连接板,其中第一、二连接板朝向待测工件的一侧面上均分别可拆卸设有多个检测端子,且第一、二气缸能够带动与其相对应的检测端子抵压和分离于待测工件,从而实现对待测工件的全面检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精确度高。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方位电感器检测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方位电感器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平台I、待测工件2、多方位检测装置和控制器,所述待测工件2定位放置在工作平台I上,所述多方位检测装置包括Y轴检测装置3和垂直位于Y轴检测装置上方的Z轴检测装置4,所述Y轴检测装置3包括有第一气缸30和由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的第一连接板31,所述Z轴检测装置4包括有第二气缸40和由所述第二气缸驱动的第二连接板41,所述第一、二连接板朝向所述待测工件的一侧面上均分别可拆卸设有多个检测端子5 ;另所述第一、二气缸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二气缸带动与其相对应的检测端子抵压和分离于所述待测工件,且所述检测端子将检测到的信息传信给所述控制器。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一基座,所述待测工件放置于所述基座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还设有一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权利要求1.一种多方位电感器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平台(I)、待测工件(2)、多方位检测装置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工件(2)定位放置在工作平台(I)上,所述多方位检测装置包括Y轴检测装置(3)和垂直位于Y轴检测装置上方的Z轴检测装置(4),所述Y轴检测装置(3 )包括有第一气缸(30 )和由所述第一气缸驱动的第一连接板(31),所述Z轴检测装置(4)包括有第二气缸(40)和由所述第二气缸驱动的第二连接板(41),所述第一、二连接板朝向所述待测工件的一侧面上均分别可拆卸设有多个检测端子(5);另所述第一、二气缸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二气缸带动与其相对应的检测端子抵压和分离于所述待测工件,且所述检测端子将检测到的信息传信给所述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方位电感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一基座,所述待测工件放置于所述基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方位电感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还设有一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方位电感器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待测工件、多方位检测装置和控制器,待测工件定位放置在工作平台上,多方位检测装置包括Y轴检测装置和垂直位于Y轴检测装置上方的Z轴检测装置, Y轴检测装置包括有第一气缸和由第一气缸驱动的第一连接板, Z轴检测装置包括有第二气缸和由第二气缸驱动的第二连接板,第一、二连接板朝向待测工件的一侧面上均分别可拆卸设有多个检测端子;另第一、二气缸均电连接于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二气缸带动与其相对应的检测端子抵压和分离于待测工件,且检测端子将检测到的信息传信给控制器,从而实现对待测工件的全面检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精确度高。
文档编号G01R31/00GK202770925SQ20122035923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4日
发明者谢译贤 申请人:昆山禾旺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