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胶管密封性检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管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胶管密封性检测结构。
背景技术:
胶管在出厂前要进行密封性检测,由于胶管内壁比较光滑,在检测中存在固定不方便的现象,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卡箍进行固定,一是固定安装慢,效率较低,二是卡箍容易损坏胶管外表面,造成不必要的产品损失。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固定胶管进行密封性检测且不会损坏胶管的胶管密封性检测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胶管密封性检测结构,包括移动部、固定部,所述移动部和固定部为滑动连接,所述移动部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且所述开口端设置有可拆卸的环形封口,所述移动部侧壁设置有长条孔,所述固定部面向所述移动部开口端一侧设置有圆柱状的凸起,在所述凸起和所述移动部之间设置有圆环体的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和所述移动部内壁相接触,所述凸起上设置有进气孔,且所述进气孔开口处设置有堵头。所述环形封口和所述移动部为螺栓连接。所述堵头和所述进气口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便于固定胶管进行密封性检测且不会损坏胶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移动部 2、固定部 3、封闭端4、开口端 5、环形封口 6、长条孔7、凸起 8、橡胶垫 9、进气孔10、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胶管密封性检测结构,包括移动部1、固定部2,所述移动部1和固定部2为滑动连接,所述移动部1 一端为封闭端3,另一端为开口端4,且所述开口端4设置有可拆卸的环形封口 5,所述移动部1侧壁设置有长条孔6,所述固定部2面向所述移动部1开口端4 一侧设置有圆柱状的凸起7,在所述凸起7和所述移动部1之间设置有圆环体的橡胶垫8,所述橡胶垫8和所述移动部1内壁相接触,所述凸起7上设置有进
3气孔9,且所述进气孔9开口处设置有堵头10。所述环形封口 5和所述移动部1为螺栓连接。所述堵头10和所述进气口 9螺纹连接。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将两个胶管密封性检测结构通过固定部2通过穿过长条孔6 的螺栓固定在检测处,相对固定,其中一个胶管密封性检测结构的进气口 9用堵头10堵上, 然后再移动部1的封闭端3上各自固定一个气缸,在使用时,将胶管两个头依次套在两个凸起7上,启动气缸,拉动移动部1,固定部2不动,使得橡胶垫8发生形变,与胶管夹紧,防止胶管脱落,并不会在胶管外表面上留下损伤,然后通过进气孔9进气,检测胶管密封性。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胶管密封性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部(1)、固定部O),所述移动部(1)和固定部( 为滑动连接,所述移动部(1) 一端为封闭端(3),另一端为开口端G),且所述开口端⑷设置有可拆卸的环形封口(5),所述移动部(1)侧壁设置有长条孔(6),所述固定部⑵面向所述移动部⑴开口端⑷一侧设置有圆柱状的凸起(7),在所述凸起(7)和所述移动部⑴之间设置有圆环体的橡胶垫(8),所述橡胶垫⑶和所述移动部⑴内壁相接触,所述凸起⑵上设置有进气孔(9),且所述进气孔(9)开口处设置有堵头(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管密封性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封口(5)和所述移动部(1)为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管密封性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10)和所述进气口(9)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胶管密封性检测结构,包括移动部、固定部,所述移动部和固定部为滑动连接,所述移动部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且所述开口端设置有可拆卸的环形封口,所述移动部侧壁设置有长条孔,所述固定部面向所述移动部开口端一侧设置有圆柱状的凸起,在所述凸起和所述移动部之间设置有圆环体的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和所述移动部内壁相接触,所述凸起上设置有进气孔,且所述进气孔开口处设置有堵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固定胶管进行密封性检测且不会损坏胶管。
文档编号G01M3/02GK202229882SQ20112026095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
发明者杨凤义 申请人:天津滨海中冠胶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