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互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产品多为侧面接线或背面接线,大多时候在安装使用时被其他工件遮挡,影响安装,并且其出线方式不统一,增加安装施工方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保险、防窃的新型互感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互感器,包括互感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互感本体上设有的二次引线装置;所述的二次引线装置包括在互感本体上一体设有的平台、在平台上设有的二次接线端,及在二次接线端一侧上设有的二次出线槽,上述的互感本体采用环氧树脂制成,其性质坚韧耐用,内包裹互感器铁芯、线圈,还有内藏铭牌,可以直观显示该产品各样参数。更优的,所述的二次出线槽为半密封的凹槽,接线时,线可以陷入凹槽。更优的,所述的二次接线端至少为二个;所述的二次出线槽至少为二个。更优的,所述的互感本体两侧还设有固定安装的延伸块,安装时方便使用者将产品固定安装于一次铜排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二次引线装置包括在互感本体上一体设有的平台、在平台上设有的二次接线端,及在二次接线端一侧上设有的二次出线槽,上述的互感本体采用环氧树脂制成,其性质坚韧耐用,内包裹互感器铁芯、线圈,还有内藏铭牌,可以直观显示该产品各样参数,所以实现了安装方便、保险、防窃的技术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互感器,包括互感本体1,所述在互感本体1上设有的二次引线装置2 ;所述的二次引线装置2包括在互感本体1上一体设有的平台21、在平台 21上设有的二次接线端22,及在二次接线端22 —侧上设有的二次出线槽23,上述的互感本体1采用环氧树脂制成,其性质坚韧耐用,内包裹互感器铁芯、线圈,还有内藏铭牌,可以直观显示该产品各样参数。所述的二次出线槽23为半密封的凹槽,所述的二次接线端22至少为二个,所述的二次出线槽23至少为二个,所述的互感本体1两侧还设有固定安装的延伸块3,安装时方便使用者将产品固定安装于一次铜排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新型互感器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互感器,包括互感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互感本体上设有的二次引线装置;所述的二次引线装置包括在互感本体上一体设有的平台、在平台上设有的二次接线端, 及在二次接线端一侧上设有的二次出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出线槽为半密封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接线端至少为二个;所述的二次出线槽至少为二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互感本体两侧还设有固定安装的延伸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互感器,包括互感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互感本体上设有的二次引线装置;所述的二次引线装置包括在互感本体上一体设有的平台、在平台上设有的二次接线端,及在二次接线端一侧上设有的二次出线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使用保险、防窃的新型互感器。
文档编号G01R15/18GK202058570SQ201120141000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日
发明者周海樑 申请人:周海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