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荧光电化学发光双成像平台显微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荧光电化学发光双成像平台显微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小尺度下植物的单个细胞的成像和形态变化的检测,用普通的显微成像装置无法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分子影像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不能满足分子生物学实验中核酸、蛋白质以及其它生物学样品成像的需要。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荧光电化学发光双成像平台显微成像装置,它主要解决了对于小尺度下植物的单个细胞的成像和形态变化的检测,用普通的显微成像装置无法实现,不能满足分子生物学实验中核酸、蛋白质以及其它生物学样品成像的需要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荧光电化学发光双成像平台显微成像装置由激光器、滤光片、激光聚光镜、连接杆、样品盘、分光镜、支撑杆、第一透镜、相机、第二透镜、物体盒、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连接架构成。激光器通过连接架与第 二反光镜相连接,第二反光镜前端装有滤光片,物体盒装在连接架上,物体盒内装有第一透镜、第一反光镜,支撑杆装在物体盒上,支撑杆上装有分光镜和样品盘,激光聚光镜通过连接杆装在支撑杆上,相机、第二透镜装在连接架上。该产品结构简单,它采用荧光电化学发光双成像装置能够实现对小尺度下植物的单个细胞成像和形态变化的检测,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分子影像中的应用,能够满足分子生物学实验中核酸、蛋白质以及其它生物学样品成像的需要,成像效果清晰、准确、可靠性强。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荧光电化学发光双成像平台显微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I-激光器2-滤光片3-激光聚光镜4-连接杆5-样品盘6_分光镜7_支撑杆8_第一透镜9-相机10-第二透镜11-物体盒12-第一反光镜13-第二反光镜14-连接架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荧光电化学发光双成像平台显微成像装置由激光器I、滤光片2、激光聚光镜3、连接杆4、样品盘5、分光镜6、支撑杆7、第一透镜8、相机9、第二透镜10、物体盒11、第一反光镜12、第二反光镜13、连接架14构成。激光器I通过连接架14与第二反光镜13相连接,第二反光镜13前端装有滤光片2,物体盒11装在连接架14上,物体盒11内装有第一透镜8、第一反光镜12,支撑杆7装在物体盒11上,支撑杆7上装有分光镜6和样品盘5,激光聚光镜3通过连接杆4装在支撑杆7上,相机9、第二透镜10装在连接架14上。
权利要求1.一种荧光电化学发光双成像平台显微成像装置,它由激光器(I)、滤光片(2)、激光聚光镜(3)、连接杆(4)、样品盘(5)、分光镜(6)、支撑杆(7)、第一透镜(8)、相机(9)、第二透镜(10)、物体盒(11)、第一反光镜(12)、第二反光镜(13)、连接架(14)构成,其特征在于激光器⑴通过连接架(14)与第二反光镜(13)相连接,第二反光镜(13)前端装有滤光片(2),物体盒(11)装在连接架(14)上,物体盒(11)内装有第一透镜(8)、第一反光镜(1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荧光电化学发光双成像平台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杆(7)装在物体盒(11)上,支撑杆(7)上装有分光镜(6)和样品盘(5),激光聚光镜(3)通过连接杆⑷装在支撑杆(7)上,相机(9)、第二透镜(10)装在连接架(14)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荧光电化学发光双成像平台显微成像装置,它由激光器、滤光片、激光聚光镜、连接杆、样品盘、分光镜、支撑杆、第一、二透镜、相机、物体盒、第一、二反光镜、连接架构成。激光器通过连接架与第二反光镜相连接,第二反光镜前端装有滤光片,物体盒装在连接架上,物体盒内装有第一透镜、第一反光镜,支撑杆装在物体盒上,支撑杆上装有分光镜和样品盘,激光聚光镜通过连接杆装在支撑杆上,相机、第二透镜装在连接架上。该产品结构简单,它采用荧光电化学发光双成像装置能够实现对小尺度下植物的单个细胞成像和形态变化的检测,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分子影像中的应用,成像效果清晰、准确、可靠性强。
文档编号G01N21/76GK202372446SQ20112054897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3日
发明者刘凤华, 吕玉光, 崔红, 杨铭, 王莹, 石春卉, 胡艳秋, 高洪福 申请人: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