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红外窗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种红外窗口[0001]技术领域[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窗口。[0003]背景技术[0004]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压配电设备作为电力传输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在供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各地区用电和负载的不均衡,造成高压配电设备部分部件如开关触点和母线排等部位长时间超负荷高温运行,因为缺少相对有效的检测手段,这些发热部位的温度无法准确监测,由此容易造成配电柜过热事故,造成火灾和大面积停电。综上所述,提前发现和排除热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0005]开关触点和母线排等部位处于高压、高温度、高磁场以及极强的电磁干扰环境中。 传统的温度仪表如热电偶、光纤式温度在线监测仪、红外在线温度监测仪及红外测温仪等温度监测设备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因而无法准确获得这些部位的真实有效的温度数据,造成高压配电设备易热部位仍超负荷高温运行。红外窗口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 但是现有的红外窗口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存在如下弊端首先,现有的红外光学晶体一般通过无影胶与金属安装座实现粘接,若红外光学晶体在安装、使用或者维护过程中出现损坏问题,红外光学晶体与金属安装座粘接处的玻璃碎片不但不易清理干净,而且还容易伤害人体,目前我们一般采取将安装底座一起报废的方式,由于安装底座制造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成本;其次,由于红外光学晶体的圆周顶部通常与金属安装座之间为硬连接,配电柜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会因为触头分合、电弧光、检修拆柜等因素的存在而产生震动,从而容易进一步损坏红外光学晶体。[0006]发明内容[000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外窗口。该技术方案不仅有效解决了现有红外窗口的红外光学晶体通过无影胶与金属安装座粘接,若红外光学晶体损坏,则金属安装座也会随之报废,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而且解决了现有红外窗口的红外光学晶体边缘与金属安装座之间为硬连接方式,易因柜体的震动导致红外光学晶体的损坏,从而导致红外光学晶体使用寿命短的问题。[0008]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0009]一种红外窗口,包括设置有通孔(11)的安装座(1),安装座(I)的通孔(11)上设置有红外光学晶体(2),安装座(I) 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盖板(7),相对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紧圈(6),红外光学晶体(2)通过内压圈(4)与安装座(I)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学晶体(2)圆周上套装有由硅橡胶材料制成矩形密封圈(3),红外光学晶体(2)设置于矩形密封圈(3)内壁所设有的矩形槽(31)内,矩形密封圈(3)的直径与通孔(11)直径相匹配。[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0011]所述通孔(11)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与内压圈(4)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匹配连接;所述外紧圈(6)与安装座(I)之间设置有“ O ”型密封垫(5)。[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0013]所述盖板(7 )通过紧固件(8 )与安装座(I)固定连接;所述盖板(7 )上设置有软磁片(9 )。[00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0015]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红外光学晶体圆周上套装有由硅橡胶材料制成矩形密封圈,不需再采用通过无影胶粘接的方式来固定红外光学晶体,若红外光学晶体有损坏,直接更换红外光学晶体就行,不必报废金属安装座,节约了成本。[0016]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红外光学晶体圆周上套装有由硅橡胶材料制成矩形密封圈,红外窗口的红外光学晶体边缘与金属安装座之间为为软连接,不在因为配电柜的震动而损坏红外光学晶体,延长了红外光学晶体的使用寿命。[0017]三、本实用新型红外窗口在盖板上设置软磁片,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将卸下的盖板通过软磁片吸附于配电柜上不易丢失,消除了因盖板丢失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维护成本。[0018]
[0019]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示意图;[0020]图2为矩形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0021]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有通孔11的安装座1,安装座I的通孔11上设置有红外光学晶体2,安装座I 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盖板7,相对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紧圈6,红外光学晶体2通过内压圈4与安装座I固定连接,红外光学晶体2圆周上套装有由硅橡胶材料制成矩形密封圈3,红外光学晶体2设置于矩形密封圈3内壁所设有的矩形槽 31内,矩形密封圈3的直径与通孔11直径相匹配;通孔11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与内压圈4 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匹配连接;外紧圈6与安装座I之间设置有“ O ”型密封垫5 ;盖板7 通过紧固件8与安装座I固定连接;所述盖板7上设置有软磁片9。[00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达到预期发明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红外窗口,包括设置有通孔(11)的安装座(I ),安装座(I)的通孔(11)上设置有红外光学晶体(2),安装座(I) 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盖板(7),相对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紧圈(6),红外光学晶体(2)通过内压圈(4)与安装座(I)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学晶体(2)圆周上套装有由硅橡胶材料制成矩形密封圈(3),红外光学晶体(2)设置于矩形密封圈(3)内壁所设有的矩形槽(31)内,矩形密封圈(3)的直径与通孔(11)直径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红外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与内压圈(4)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匹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红外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紧圈(6)与安装座(I)之间设置有“ O ”型密封垫(5)。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红外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通过紧固件(8)与安装座(I)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外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上设置有软磁片(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窗口,包括设置有通孔的安装座,安装座的通孔上设置有红外光学晶体,安装座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盖板,相对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紧圈,红外光学晶体通过内压圈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红外光学晶体圆周上套装有由硅橡胶材料制成矩形密封圈,红外光学晶体设置于矩形密封圈内壁所设有的矩形槽内,矩形密封圈的直径与通孔直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不仅有效解决了现有红外窗口的红外光学晶体若损坏,则金属安装座也会随之报废,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而且解决了现有红外窗口的红外光学晶体圆顶部与金属安装座之间为硬连接方式,易因柜体的震动导致红外光学晶体的损坏,从而导致红外光学晶体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文档编号G01J5/02GK202734968SQ20122027521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2日
发明者沈承刚 申请人:淮安红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