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变送器的差压隔膜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流体相关参数的变送器的附属部件,尤其是变送器的差 压隔膜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石化、化肥、医药、食品、酿造、氯碱化工、轻工业等领域,都需要测量流体介质 的相关参数,如压力、差压、密度等以确定流体的性能。现有技术中常用普通压力变送器进 行测量,但若流体介质的温度较高,由于普通压力变送器不能承受较高温度,则一般都需引 较长引压管,并在环境温度低于零度时对引压部分进行伴热,这样既导致结构复杂、体积较 大,而且为了进行伴热,还需要设置额外的加热、保温结构,如保温箱、保温层(蛇皮层)等, 相应的增大其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伴热需要消耗额外的能源,不属于现在提倡的低碳经 济,不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测量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普通压力变送器对较高温度介质测量时,在环境温度 低于零度时需要进行伴热消耗额外的能源这一不足,提供一种在测量时不需要伴热、高低 压侧的毛细管设置在同一保温管内的变送器的差压隔膜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变送器的差压隔膜密封结构,包括变送器测量头、感压头 和保护软管,变送器测量头和感压头通过保护软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感压头中间是膜盒 体,所述膜盒体内设置高压侧容室和低压侧容室,在高压侧容室内设置有高压端进压口、高 压隔膜和高压侧毛细管,高压侧毛细管与高压隔膜和膜盒体形成的容腔相连通;在低压侧 容室内设置有低压端进压口、低压隔膜和低压侧毛细管,低压侧毛细管与低压隔膜和膜盒 体形成的容腔相连通;高压侧毛细管和低压侧毛细管都设置在保护软管内。进一步的特征是在保护软管和变送器测量头的连接部位,设置第一保护壳体,第 一保护壳体将高压侧毛细管、低压侧毛细管和保护管包围在内。在保护软管和感压头的连接部位,设置第二保护壳体,第二保护壳体将高压侧毛 细管、低压侧毛细管和保护管包围在内。本实用新型变送器的差压隔膜密封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不需要进行伴热就能测量,不设置额外的加热、保温结构,减小了运营成本。2、高低压侧的毛细管设置在同一保温管内,减少了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测量结 果的影响,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3、由于不需要伴热,就不需要消耗额外的能源以产生热量,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测
量装置。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送器结构示意图;[0012]图2是图1沿A— A向剖视图;图3是图1沿B— B向剖视图;图4是图1沿C一C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中,本实用新型变送器的差压隔膜密封结构,包括变送器测量头1、 感压头2和保护软管3,变送器测量头1和感压头2通过保护软管3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 改进是感压头2中间是膜盒体21,所述膜盒体21内设置高压侧容室4和低压侧容室5,具 体由高压侧容室4和低压侧容室5对夹(连接)而成,高压侧容室4和低压侧容室5分别在 感压头2的两侧。在高压侧容室4内,设置有高压端进压口 6、高压隔膜7和高压侧毛细管 8,高压侧毛细管8与高压隔膜7和膜盒体21形成的容腔相连通,在高压侧毛细管8内填充 测量用液体;在低压侧容室5内,设置有低压端进压口 9、低压隔膜10和低压侧毛细管11, 低压侧毛细管11与低压隔膜10和膜盒体21形成的容腔相连通,在低压侧毛细管11内填 充测量用液体(可以与高压侧一样的液体),此液体能适应较高的介质温度和较低的环境温 度。使用时介质分别从高压侧容室4的高压端进压口 6,和低压侧容室5的低压端进压口 9 进入,作用于高压隔膜7和低压隔膜10上,通过与之相连的高压侧毛细管8和低压侧毛细 管11内的填充液传递到变送器测量头1,经过转换输出一个与压差相对应的恰当的电流信 号。高压侧毛细管8和低压侧毛细管11都设置在保护软管3内,使两者处于相同的温度环 境,抵消了温度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并且,容室4的进压口 6,和容室 5的进压口 9的联接尺寸与普通压力变送器的联接尺寸完全相同,不会增加额外的安装成 本。测量时,感压头2与介质接触,感压头2与变送器测量头1分开,中间靠设置在保护软 管3内的高压侧毛细管8、低压侧毛细管11相连。为了搬运及安装操作方便,也为了保护高压侧毛细管8、低压侧毛细管11和保护 软管3,在保护软管3与变送器测量头1、感压头2的连接部位,分别设置第一保护壳体12和 第二保护壳体13,第一保护壳体12、第二保护壳体13将高压侧毛细管8、低压侧毛细管11 和保护管3都包围在内,起到保护作用。
权利要求1.变送器的差压隔膜密封结构,包括变送器测量头(1)、感压头(2)和保护软管(3),变 送器测量头(1)和感压头(2)通过保护软管(3)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感压头(2)中间是膜 盒体(21),所述膜盒体(21)内设置高压侧容室(4)和低压侧容室(5),在高压侧容室(4)内 设置有高压端进压口(6)、高压隔膜(7)和高压侧毛细管(8),高压侧毛细管(8)与高压隔膜(7)和膜盒体(21)形成的容腔相连通;在低压侧容室(5)内设置有低压端进压口(9)、低压 隔膜(10)和低压侧毛细管(11),低压侧毛细管(11)与低压隔膜(10)和膜盒体(21)形成的 容腔相连通;高压侧毛细管(8 )和低压侧毛细管(11)都设置在保护软管(3 )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送器的差压隔膜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保护软管(3)和变 送器测量头(1)的连接部位,设置第一保护壳体(12),第一保护壳体(12)将高压侧毛细管(8)、低压侧毛细管(11)和保护管(3)包围在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变送器的差压隔膜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保护软管(3) 和感压头(2)的连接部位,设置第二保护壳体(13),第二保护壳体(13)将高压侧毛细管 (8)、低压侧毛细管(11)和保护管(3)包围在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变送器的差压隔膜密封结构,包括变送器测量头、感压头和保护软管,感压头中间的膜盒体内设置高压侧容室和低压侧容室,在高压侧容室内设置有高压端进压口、高压隔膜和高压侧毛细管,高压侧毛细管与高压隔膜和膜盒体形成的容腔相连通;在低压侧容室内设置有低压端进压口、低压隔膜和低压侧毛细管,低压侧毛细管与低压隔膜和膜盒体形成的容腔相连通;高、低压侧毛细管都设置在保护软管内。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不需要进行伴热就能测量,不设置额外的加热、保温结构,减小了运营成本。高低压侧的毛细管设置在同一保温软管内,减少了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测量装置。
文档编号G01L19/00GK201867278SQ20102060905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6日
发明者廖文伟, 瞿国平 申请人:重庆九天测控仪器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