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马传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原包被板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新型兽医免疫诊断用的抗原包被板的制备工艺,利用该工艺制备一种成本低、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快速诊断马传染性贫血病的ELISA试验所使用的抗原致敏的反应板。
截止目前为止,在各种疾病的ELISA诊断中,对昂贵的抗原利用仅仅是一次性的,包被后回收的抗原,由于一部分活性物质被吸附到板孔表面上,抗原液内有效成份相对减少,如果仍按原来的抗原包被条件包被,制备的板敏感度差,活性不合格,影响检出率。国内外所见资料尚无一例回收抗原重复利用的报导,其他血清学方法也是如此。因此各国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制备各种抗原(包括人医和兽医),这方面的支出是巨大的。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抗原利用方法。抗原一次利用后,回收再重复利用,提高抗原的利用率,制备出一种抗原低耗、活性好、反应快速的抗原包被板,用于马传贫诊断。本方案实施后,可为生产单位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如能被其他疾病的ELISA诊断所借鉴,将会对ELISA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起到推动作用,给人类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马传贫ELISA抗原包被板制备工艺1、将马传贫ELISA抗原以0.1M,PH9.3-9.6的碳酸盐缓冲液稀释20-40倍,包被聚苯乙烯微孔板,4℃下放置24小时或稍长时间后,吸出板内各孔的抗原液合拼,再以此包被新的聚苯乙烯板,时间较第一次包被相对延长些,以此类推抗原可以进行第三次利用。第一次利用包被时间为24小时,第二次利用包被时间为48小时,第三次利用包被时间为72小时。
2、上述抗原包被板要及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并密封。
本发明在制备抗原包被板的工艺方面,与常规包被后弃掉抗原,或室温下蒸发干抗原液均不同,而是回收抗原再利用。通过适当延长抗原包被时间与真空冷冻干燥相结合,使抗原最大限度的被吸附在聚苯乙烯板孔表面,提高了抗原的利用率。按本发明实施,1ml抗原最低可以发挥2.5ml抗原的作用,相当增产250%,成本降低2.5倍。本发明制备的抗原包被板,活性好,特异性强,可以长期保存(-20℃三年以上、+4℃一年以上、+37℃两个月活性不变)。由于使用该板减少了抗原包被程序,因此可以进行快速诊断(全部操作两个半小时完成)和实现操作的标准化。产品便于商品化和广泛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马传贫(ELISA)抗原包被板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在制备抗原包被板时,回收包被抗原重复利用,延长抗原包被时间结合真空冷冻干燥方法来制备,可利用三次。
2.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抗原包被板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真空冷冻干燥后的抗原包被板要立即密封。
全文摘要
马传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原包被板制备工艺,是关于一种破除常规抗原利用方法来制备抗原包被板的工艺。包被后的抗原回收重复使用,提高了抗原利用率,相当增产250%,成本降低2.5倍。该项发明制备的抗原包被板,活性好,特异性强,可以快速诊断及实现操作的标准化和商品化。
文档编号G01N33/531GK1040098SQ8810462
公开日1990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1988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1988年7月30日
发明者戴玉坤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