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新型分离叉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器分离叉机构相关零件可靠性考核的试验 装置,尤其是一种新型分离叉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变速器分离叉耐久考核是汽车用变速器试验的一部分,当 前试验手段主要依靠整车道路试验对其进行考核,整车道路试验周期长, 成本高,且拆装困难,对于新品研发速度产生极大的制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 一种 能安装在单体变速器上,装配便捷、能源损耗较小、结构合理、安装方便、 性能稳定且试验费用低廉、周期短的新型分离叉实验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釆用的技术方案是变速器装在变速 器安装支架上,变速器的左、右两端分别装有左半轴和右半轴,左半轴的 左端与吸收测功机相连,右半轴的右端与吸收测功机相连,驱动测功机的 右端装有半轴,变速器的左端在左半轴的下方装有输入轴,半轴和输入轴 通过驱动测功机皮带相连,拖动电机的顶端装有拖动电机转盘,拖动电机 转盘通过装在盘缘上的离合拉线与驱动杆的右端相连,驱动杆的左端与液 压油盒相连,变速器安装支架上在变速器的下方装有分离液压缸,液压油 盒通过油路与分离液压缸连通,分离液压缸的活塞柱右端与分离叉的底端 相连,分离叉顶端的拨叉部分位于变速器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独特的利用原有的变速器试验设备实现了对变速器 分离叉耐久性的考核,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投入。经过反复的试验结果表明, 此套装置得出的考核结果与实车基本吻合,有效解决了对分离叉机构单体 的耐久考核问题,并且具有结构合理、性能稳定、成本低等优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速器、分离液压缸及分离叉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变速器3装在变速器安装支架4上, 变速器3的左、右两端分别装有左半轴2和右半轴18,左半轴2的左端 与吸收测功机5相连,右半轴18的右端与吸收测功机l相连,驱动测功 机6的右端装有半轴16,变速器3的左端在左半轴2的下方装有输入轴 10,半轴16和输入轴10通过驱动测功机皮带7相连,拖动电机15的顶 端装有拖动电机转盘14,拖动电机转盘14通过装在盘缘上的离合拉线13 与驱动杆9的右端相连,驱动杆9的左端与液压油盒8相连,变速器安装 支架4上在变速器3的下方装有分离液压缸11,液压油盒8通过油路17 与分离液压缸11连通,分离液压缸11的活塞柱右端与分离叉12的底端 相连,分离叉12顶端的拨叉部分位于变速器3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驱动测功机6和吸收测功机1、 5模拟整车发动机 和车轮工作状态,使变速器3处于真实工况下,并利用拖动电机15圆周 运动带动拖动电机转盘14转动,再利用拖动电机转盘14带动离合拉线 13往复直线运动,离合拉线13往复直线运动带动驱动杆9动作,驱动杆 9通过带动液压油盒8内液压油驱动分离液压缸11,分离液压缸11的直 线动作带动分离叉12,从而实现变速器3的输入轴和摩擦片结构相互分 离及相互结合的动作,最终实现模拟变速器分离机构真实离合状态,实现 对变速器分离叉机构耐久考核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分离叉试验装置,包括变速器、变速器安装支架、分离液压缸、分离叉,其特征在于变速器(3)装在变速器安装支架(4)上,变速器(3)的左、右两端分别装有左半轴(2)和右半轴(18),左半轴(2)的左端与吸收测功机(5)相连,右半轴(18)的右端与吸收测功机(1)相连,驱动测功机(6)的右端装有半轴(16),变速器(3)的左端在左半轴(2)的下方装有输入轴(10),半轴(16)和输入轴(10)通过驱动测功机皮带(7)相连,拖动电机(15)的顶端装有拖动电机转盘(14),拖动电机转盘(14)通过装在盘缘上的离合拉线(13)与驱动杆(9)的右端相连,驱动杆(9)的左端与液压油盒(8)相连,变速器安装支架(4)上在变速器(3)的下方装有分离液压缸(11),液压油盒(8)通过油路(17)与分离液压缸(11)连通,分离液压缸(11)的活塞柱右端与分离叉(12)的底端相连,分离叉(12)顶端的拨叉部分位于变速器(3)的内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分离叉试验装置,变速器安装在变速器安装支架上,通过输入轴和皮带实现变速器与驱动测功机的连接,再通过半轴实现与两吸收测功机的连接,分离叉和分离液压缸、分离液压缸与分离油盒分别有效连接,并通过驱动杆实现对变速器分离机构的驱动,驱动杆通过离合拉线与拖动电机转盘连接,拖动电机转盘安装在拖动电机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独特的利用原有的变速器试验设备实现了对变速器分离叉耐久性的考核,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投入,经过反复的试验结果表明,此套装置得出的考核结果与实车基本吻合,有效解决了对分离叉机构单体的耐久考核问题,并且具有结构合理、性能稳定、成本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G01M17/007GK201348564SQ20092009889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3日
发明者方立辉, 君 王, 赵志刚 申请人: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