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芯线接触检测装置、芯线接触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对电线的包覆进行剥离时,检测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的技术。
背景技术:
通常,使用剥离刀刃对电线的包覆进行剥离。在剥离刀刃侵入到电线的包覆时,如果剥离刀刃接触到芯线,则将对芯线造成损伤。以往,作为在对电线的包覆进行剥离时,检测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的技术,有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在对电线的包覆进行剥离时,检测有无剥离刀刃与电线的芯线的导通,从而检测剥离刀刃与电线的芯线的接触。专利文献1 特开平6-253430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为了检测有无剥离刀刃与电线的芯线的导通, 除了进行剥离的部分以外,还需要将检查用的电极电连接到电线的芯线,如何进行该连接成为重要的问题。特别是,为了关于调整切断为规定长的电线进行上述接触检测,需要针对切断的电线,分别将检查用的电极电连接到芯线上,缺乏实用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对电线的包覆进行剥离时,可以更简易地检测芯线与剥离刀刃的接触。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1方面提供一种芯线接触检测装置,在通过剥离刀刃对电线的包覆进行剥离时,检测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该芯线接触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振动检出部,能够检出包含由于电线的芯线与剥离刀刃的接触而产生的振动频率在内的频域的振动;以及接触状态判定部,根据从上述振动检出部输入的振动检出信号的能量的大小以及上述振动检出信号的波形形状的至少一个,来判定有无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当剥离刀刃与芯线发生接触,则与不接触的情况相比,表示出不同的振动。因此, 通过根据振动检出信号的能量的大小以及上述振动检出信号的波形形状的至少一个,判定有无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从而可以容易地检测芯线与剥离刀刃的接触。第2方面在第1方面的芯线接触检测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触状态判定部根据从上述振动检出部输入的振动检出信号的振幅来判定有无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当剥离刀刃与芯线发生接触,则振动检出信号的能量、即振幅变大。因此,可以根据振动检出信号的振幅,简易地检测有无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第3方面在第1方面的芯线接触检测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触状态判定部在上述振动检出信号的振幅超过了规定的阈值时,判定为存在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更具体而言,如第3方面那样,在所检出的振动的振幅超过了规定的阈值时,判定为存在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从而在对电线的包覆进行剥离时,可以简易地检测芯线与剥离刀刃的接触。第4方面在第1方面的芯线接触检测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振动检出部是具有IOOkHz 300kHz的范围内的共振频率的共振型AE传感
ο通常,易于在IOOkHz 300kHz的范围内观测到通过由金属形成的剥离刀刃与由金属形成的芯线发生接触而产生的振动的频率。因此,如第2方面那样,作为振动检出部, 使用具有IOOkHz 300kHz的范围内的共振频率的共振型AE传感器,从而可以更可靠地检测芯线与剥离刀刃的接触。第5方面在第3方面的芯线接触检测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阈值,设定比在剥离刀刃切入到包覆时检出的振动的振幅还大的值。另外,通常,通过由金属形成的剥离刀刃与由金属形成的芯线相接触而产生的振动的振幅大于通过由金属形成的剥离刀刃与由树脂等形成的包覆接触而产生的振动的振幅。因此,如第3方面那样,作为上述阈值,通过设定大于在剥离刀刃切入到包覆时检出的振动的振幅的值,可以更适当地检测芯线与剥离刀刃的接触。第6方面在第1方面的芯线接触检测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振动检出部构成为能够以与剥离刀刃相接触的状态进行安装。由此,通过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而产生的弹性波经由剥离刀刃被可靠地传输到振动检出部。因此,可以更可靠地检测芯线与剥离刀刃的接触。第7方面在第1方面的芯线接触检测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备能够安装在切入到包覆的一对剥离刀刃的各自上的两个上述振动检出部。由此,即使在某一个剥离刀刃接触到芯线的情况下,也可以更可靠地检测该接触。第8方面在第1方面的芯线接触检测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一对剥离刀刃,能够切入到电线的包覆;以及刀刃驱动部,能够使上述一对剥离刀刃进行接近以及分离移动。当剥离刀刃与芯线发生接触,则通过振动检出部检出的振动的振幅变大。因此,在检出的振动的振幅超过了规定的阈值时,判定为存在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从而在对电线的包覆进行剥离时,可以简易地检测芯线与剥离刀刃的接触。第9方面提供一种芯线接触检测方法,在通过剥离刀刃对电线的包覆进行剥离时,检测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该芯线接触检测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a)使剥离刀刃切入到电线的包覆的步骤;(b)对包含有在上述步骤(a)中,由于电线的芯线与剥离刀刃的接触而产生的振动频率在内的频域的振动进行检出的步骤;以及(c)根据检出的振动的能量的大小以及振动波形状的至少一个,判定有无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当剥离刀刃与芯线发生接触,则与不接触的情况相比,表示出不同的振动。因此, 根据振动检出信号的能量的大小以及上述振动检出信号的波形形状的至少一个,判定有无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从而可以容易地检测芯线与剥离刀刃的接触。第10方面在第9方面的芯线接触检测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c)中,根据检出的振动的振幅来判定有无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当剥离刀刃与芯线发生接触,则振动检出信号的能量、即振幅变大。因此,可以根据振动检出信号的振幅,简易地检测有无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第11方面在第10方面的芯线接触检测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c)中,在检出的振动的振幅超过了规定的阈值时,判定为有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更具体而言,如第11方面那样,在检出的振动的振幅超过了规定的阈值时,判定为存在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从而在对电线的包覆进行剥离时,可以简易地检测芯线与剥离刀刃的接触。第12方面在第9方面的芯线接触检测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b)中,通过具有IOOkHz 300kHz的范围内的共振频率的共振型AE 传感器来检出振动。由此,可以更可靠地检测芯线与剥离刀刃的接触。第13方面在第11方面的芯线接触检测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c)中的规定的阈值是比在剥离刀刃切入到包覆时检出的振动的振幅还大的值。由此,可以更适当地检测芯线与剥离刀刃的接触。第14方面在第9方面的芯线接触检测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b)中,通过以接触到剥离刀刃的状态安装的振动检出部来检出振动。由此,通过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而产生的弹性波经由剥离刀刃被可靠地传输到振动检出部。因此,可以更可靠地检测芯线与剥离刀刃的接触。第15方面在第11方面的芯线接触检测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a)是使一对上述剥离刀刃切入到上述电线的包覆的步骤,在上述步骤(b)中,针对一对上述剥离刀刃分别检出振动,在上述步骤(c)中,针对一对上述剥离刀刃中的某一个,在检出的振动的振幅超过了规定的阈值时,判定为存在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由此,即使在某一个剥离刀刃接触到芯线的情况下,也可以更可靠地检测该接触。
图1是示出与实施方式有关的电线剥离处理装置的概略侧视图。图2是示出剥离刀刃与电线的说明图。图3是示出剥离刀刃正常地切入到电线的状态的说明图。图4是示出剥离刀刃接触到芯线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示出接触状态判定处理部的硬件结构的框图。图6是接触状态判定处理部的功能框图。图7是示出通过接触状态判定处理部进行的接触状态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剥离处理时(正常时)的振幅波形例子的图。图9是示出剥离处理时(正常时)的振幅波形例子的图。图10是示出剥离处理时(不良时)的振幅波形例子的图。图11是示出剥离处理时(不良时)的振幅波形例子的图。图12是示出剥离处理时(不良时)的振幅波形例子的图。图13是示出剥离处理时(不良时)的振幅波形例子的图。图14是示出剥离处理时(不良时)的振幅波形例子的图。图15是示出剥离处理时(不良时)的振幅波形例子的图。图16是将图9的振幅波形局部地在时间轴中放大的图。图17是将图14的振幅波形局部地在时间轴中放大的图。图18是将图15的振幅波形局部地在时间轴中放大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与实施方式有关的电线剥离处理装置进行说明图。图1是示出电线剥离处理装置10的概略侧视图。该电线剥离处理装置10具备电线剥离单元12与芯线接触检测装置40。电线剥离单元12是用于剥皮电线W的端部的包覆Wb的装置,具备一对剥离刀刃 14A、14B、刀刃驱动部16、电线保持部20以及包覆去除驱动部22。一对剥离刀刃14A、14B形成为可以切入到电线W的包覆Wb的刀刃形状。在包覆恥中使用聚氯乙烯等制作材料。此处,一对剥离刀刃14A、14B的前端部形成为大致V字状地凹陷的V字刀刃形状(参照图2)。而且,该V字刀刃形状部分形成为可以切入到电线W 的包覆Wb (参照图3)。另外,剥离刀刃14A、14B的形状不限于上述例子,例如,也可以是大致圆弧状凹刀刃形状。刀刃驱动部16构成为可以使一对剥离刀刃14A、14B接近以及分离地移动。此处, 刀刃驱动部16具有一对刀刃支撑部17A、17B、可移动地支撑刀刃支撑部17A、17B的螺钉部 18、以及使螺钉部18旋转的电动机19。螺钉部18是沿着规定方向(此处上下方向)配置,被支撑为绕其旋转轴自由旋转。在螺钉部18的一端侧部分18a形成有沿着规定的螺旋方向的螺钉槽,在螺钉部18的另一端侧部分18b形成有沿着相反的螺旋方向的螺钉槽。电动机19由伺服电动机等的可以进行旋转量的驱动控制的电动机构成,以可以向螺钉部18传达其旋转驱动力的方式被配置。此处,电动机19的驱动轴部与螺钉部18直接连结。而且,被构成为可以根据电动机19的旋转驱动,使螺钉部18向正反两个方向旋转。一对刀刃支撑部17A、17B形成为长条状部件,在各自的前端部固定支撑有剥离刀刃14A、14B。另外,在一个刀刃支撑部17A的基座端部,形成有可以与螺钉部18的一端侧部分18a螺丝接合的螺丝接合部17Aa,在另一个刀刃支撑部17B的基座端部,形成有可以与螺钉部18的另一端侧部分18b螺丝接合的螺丝接合部17Ba。于是,以使一对剥离刀刃14A、14B的前端部相对向的姿势,将一个刀刃支撑部17A 的螺丝接合部17Aa螺丝接合到螺钉部18的一端侧部分18a,并且将另一刀刃支撑部17B的螺丝接合部17Ba螺丝接合到螺钉部18的另一端侧部分18b。在该状态下构成为,通过对电动机19向正向或逆向进行旋转控制,从而可以使一对剥离刀刃14A、14B接近移动或分离移动。但是,作为刀刃驱动部不限于上述结构,也可以是通过气缸、油压缸、以及线性电动机等来驱动的结构,或者,也可以是对一对剥离刀刃14A、14B分别个别地进行驱动的结构。电线保持部20构成为可以以将电线W的端部配置在一对剥离刀刃14A、14B之间的姿势保持该电线W。作为这样的电线保持部20例如,可以采用通过气缸、油压缸等致动器的驱动而对一对把持爪进行开闭驱动的公知的卡盘机构等,总之,可以采用能够保持电线的结构。包覆去除驱动部22构成为提供通过使一对剥离刀刃14A、14B与上述电线保持部 20沿分离方向移动而去除电线W的端部的包覆Wb的运动的机构。此处,包覆去除驱动部 22由气缸、油压缸等致动器等构成,构成为使上述电线保持部20在分离一对剥离刀刃14A、 14B的方向上移动。该电线剥离单元12在剥离处理控制部28的控制下,如下所述地对电线W的端部的包覆Wb进行剥离。即,在使一对剥离刀刃14A、14B进行分离移动的状态下,在一对剥离刀刃14A、14B 之间配置电线W的端部,通过电线保持部20保持电线W (参照图2)。在该状态下,通过刀刃驱动部16的驱动,使一对剥离刀刃14A、14B进行接近移动。于是,在被一对剥离刀刃14A、 14B的V字刀刃形状部分包围的区域中配置了芯线Wa的状态下,V字刀刃形状部分切入到包覆Wb (参照图3)。这样,如果在使V字刀刃形状部分切入到包覆Wb的状态下,通过包覆去除驱动部22的驱动而使一对剥离刀刃14A、14B与电线保持部20沿分离方向进行移动, 则比包覆Wb中的V字刀刃形状部分往前的前端侧的部分从由电线保持部20保持的电线W 部分被去除,芯线Wa在电线W的端部露出。另外,从剥离处理控制部观输出动作ON信号作为表示电线剥离单元12的动作定时的信号,并输入给后述的接触状态判定处理部50。此处,在一对剥离刀刃14A、14B切入到包覆Wb时,有时一对剥离刀刃14A、14B接触到芯线Wa(参照图4)。如果剥离刀刃14A、14B接触到芯线Wa,则在芯线中将发生损伤或芯线切断等,而成为接触不良或断线等的主要原因。芯线接触检测装置40构成为在如上所述通过剥离刀刃14A、14B对电线W的包覆 Wb进行剥离时,对剥离刀刃14A、14B与芯线Wa的接触进行检测的装置。即,芯线接触检测装置40具备振动检出部42A、42B与接触状态判定处理部50。振动检出部42A (或42B)构成为可以对包括由于芯线Wa与剥离刀刃14A (或14B) 的接触而产生的振动频率的频域的振动进行检出。即,在芯线Wa与剥离刀刃14A(或14B)接触而在芯线Wa中产生了损伤等破坏的情况下,通过AE (Acoustic Emission,声发射)而发生AE波。因此,振动检出部42A (或42B) 构成为可以对包括由于芯线Wa与剥离刀刃14A(或14B)的接触而引起的AE波的振动频率的频域的振动进行检出。另外,在本申请中,由于芯线Wa与剥离刀刃14A(或14B)的接触而产生的振动频率是指,由于该接触而产生的主要的范围的振动频率、或者由于该接触而产生的主要的特定的振动频率。通常,芯线Wa由金属形成,并且,剥离刀刃14A(或14B)也由金属形成。于是,对于由于金属的破坏而发生的AE波,在IOOkHz 300kHz的范围内衰减减少而易于观测。因此, 振动检出部42A(或42B)优选可以对相对IOOkHz 300kHz的范围部分或全部地重复的频域的振动进行检出。更优选为,振动检出部42A(或42B)优选可以在IOOkHz 300kHz的范围内高灵敏度地检出振动,更具体而言,振动检出部42A(或42B)优选为具有IOOkHz 300kHz的范围内的共振频率的共振型AE传感器。更有选为的是,优选为具有200kHz的共振频率的共振型AE传感器。上述振动检出部42A与剥离刀刃14A相接触地被安装固定。更具体而言,使振动检出部42A的检出面与剥离刀刃14A的一个主面相接触,来安装固定振动检出部42A。另外,同样地,振动检出部42B与剥离刀刃14B相接触地被安装固定。可以通过拧紧螺钉、粘接等各种安装结构来进行振动检出部42A、振动检出部42B的安装固定。另外,振动检出部 42A、振动检出部42B的安装位置只要是不妨碍上述剥离作业的位置即可。通过以与剥离刀刃14A、14B相接触的方式安装固定振动检出部42A、42B,从而可以更可靠地检出由于芯线 Wa与剥离刀刃14A(或14B)的接触而产生的AE波的振动。将来自该振动检出部42A、42B的振动检出信号例如作为具有与检出的振动对应的电压的模拟信号,输入给接触状态判定处理部50。图5是示出接触状态判定处理部50的硬件结构的框图。接触状态判定处理部50 构成为可以执行作为接触状态判定部的处理根据从上述振动检出部42A、42B输入的检出信号,在检出的振动的振幅超过了规定的阈值时,判定为存在剥离刀刃14A、14B与芯线Wa 的接触。更具体而言,接触状态判定处理部50由CPTO2、R0M53、RAM54、以及外部存储装置 55等经由总线51相互连接的一般的计算机构成。R0M53存储基本程序等,RAMM提供作为 CPTO2进行规定处理时的作业区域。外部存储装置55由闪速存储器或硬盘装置等非易失性存储装置构成。在外部存储装置阳中,存储有用于进行后述的芯线接触检测处理的接触检测程序55a。构成为作为主控制部的CPU52按照该接触检测程序5 进行运算处理,从而实现如后所述那样对剥离刀刃14A、14B与芯线Wa的接触进行检测的各种功能。接触检测程序5 通常预先存储在外部存储装置55等存储器中而被使用,但也可以按照记录在⑶-ROM 或DVD-ROM、外部的闪速存储器等记录介质中的方式(程序产品)来提供,或者从经由了网络的外部服务器进行下载来提供,并且追加或交换地存储在外部存储装置阳等存储器中。另外,在外部存储装置55中,存储有成为进行上述芯线接触检测处理时的基准的阈值。在后面叙述该阈值。另外,在该接触状态判定处理部50中,检出信号输入电路部56、输出电路部57a、 输入电路部57b、输入部58以及显示部59也与总线51连接。检出信号输入电路部56由放大电路、AD变换电路等构成,并构成为如果以模拟信号输入了由振动检出部42A、42B得到的振动检出信号,则在对其进行了放大等之后,变换为数字信号。通过该检出信号输入电路部56变换为数字信号的振动检出信号例如作为振幅值随时间排列的数据而存储在RAMM或外部存储装置55中,并供给到后述的接触检测处理。输出电路部57a是在CPU52的控制下向其他设备输出控制信号等的输出电路。来自外部的各信号、在此处为来自剥离处理控制部28的动作ON信号通过输入电路部57b,向本输入电路部57b输入。输入部58由各种开关、触摸面板等构成,构成为除了上述阈值的输入设定指示以外,还可以受理针对接触状态判定处理部50的各种指示。显示部59由液晶显示装置、灯等构成,构成为可以在CPTO2的控制下显示接触状态的判定结果等各种信息。图6是接触状态判定处理部50的功能框图。如该图所示,接触状态判定处理部50 具备作为比较电路部5 与判定部52b的功能。这些各功能如上所述通过CPU52按照接触检测程序5 进行规定的运算处理来实现。比较电路部5 根据输入的振动检出信号,对检出的振动的振幅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针对随时间连续的振动的振幅数据,依次进行该比较。然后,比较电路部52a向判定部52b提供该比较结果。判定部52b在根据通过上述比较电路部5 得到的比较结果,判断为所检出的振动的振幅超过了规定的阈值时,判定为存在剥离刀刃14A与芯线Wa的接触,并输出其判定结果。判定结果被供给向显示部59进行显示等。对于剥离刀刃14B与芯线Wa的接触的有无,也通过同样的功能来实现。另外,上述接触状态判定处理部50进行的一部分或全部功能也可以通过专用的逻辑电路等来硬件地实现。图7是示出通过接触状态判定处理部50进行的接触状态判定处理的流程图。在接触状态判定处理开始后,接触状态判定处理部50在步骤Sl中,判定从电线剥离单元12有无驱动ON信号输入。在步骤Sl中,如果判定为没有驱动ON信号输入,则反复步骤Sl的处理。如果通过电线剥离单元12开始剥离处理而输入了驱动ON信号,则在步骤 Sl中,判定为有驱动ON信号输入,进入到步骤S2。在步骤S2中,接触状态判定处理部50取得两个剥离刀刃14A、14B的振动振幅数据。例如,在从上述驱动ON信号输入时到剥离处理结束为止的期间,对来自上述振动检出部42A、42B的振动检出信号进行采样而取得振动振幅数据。在步骤S2之后,进入到步骤 S3。在步骤S3中,接触状态判定处理部50关于一个剥离刀刃14A的振动振幅数据,判定振幅的值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在判定为振幅的值没有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4。在步骤S4中,接触状态判定处理部50关于另一个剥离刀刃14B的振动振幅数据, 判定振幅的值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在判定为振幅的值没有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i,反复上述处理。在步骤S3、S4中,判定为振幅的值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5。在步骤S5中,接触状态判定处理部50判定为有接触,输出该判定结果。根据判定结果,在显示部59中进行有接触的意思的显示。或者,根据判定结果,向电线剥离单元12 提供停止剥离处理的意思的信号。由此,在电线剥离单元12侧,接收该信号而临时停止剥离处理即可。另外,在步骤S3以及S4中,在振幅的值与规定的阈值相同的情况下,也可以进入到分支目的地的处理的任意一个。
另外,步骤S3以及S4的处理既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进行,或者也可以并行进行。此处,示出在剥离处理时出现的振动的振幅波形,对上述阈值的优选的设定例子进行说明。在图8以及图9中,示出在可以正常地进行剥离的情况、即在芯线Wa中不产生损伤、切断等而可以良好地仅去除包覆恥的情况下,剥离处理开始后的时间t与振幅A的关系(振幅波形)。图10 图12示出在剥离处理时在芯线Wa中发生了损伤时的振幅波形, 图13示出在剥离处理时剥离刀刃14A、14B对芯线Wa咬伤时的振幅波形,图14示出在剥离处理时芯线Wa部分地断裂时的振幅波形,图15示出在剥离处理时芯线Wa完全断裂时的振幅波形。另外,在各图中,用虚线包围在剥离刀刃14A、14B切入到包覆Wb时观测的波形部分,用双点划线包围在剥离刀刃14A、14B接触或切入到芯线Wa时观测的波形部分。另外, 图16是将在图9中剥离刀刃14A、14B切入到包覆Wb时观测的波形部分在时间轴中放大的图。图17是将在图14中剥离刀刃14A、14B切入到芯线Wa时观测的波形部分在时间轴中放大的图。图18是将在图15中剥离刀刃14A、14B切入到芯线Wa时观测的波形部分在时间轴中放大的图。如这样所示,在剥离刀刃14A、14B接触或切入到芯线Wa时观测到更大的振幅。因此,根据多个实验结果,来推测在剥离刀刃14A、14B将要接触或切入到芯线Wa时观测的振幅的值,将该值设定为上述处理中的阈值,而可以有效地进行剥离刀刃14A、14B与芯线Wa 的接触有无判定。特别,如从上述各图可以理解,在剥离刀刃14A、14B切入到包覆Wb时振幅也变大。 但是,在剥离刀刃14A、14B接触或切入到芯线Wa时,观测到更大的振幅。即,可知在剥离刀刃14A、14B接触或切入到芯线Wa时观测的振幅的最大值大于在剥离刀刃14A、14B切入到包覆Wb时观测的振幅的最大值。因此,可知作为上述阈值,优选设定为大于在剥离刀刃14A、14B切入到包覆Wb时检测的振幅的最大值的值。由于实际上上述那样的阈值受芯线Wa、包覆Wb的材质、形状、刀刃14A、14B的材质、形状等左右,所以可以实验性地、经验性地设定。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芯线接触检测装置、电线剥离处理装置、芯线接触检测方法以及芯线接触检测程序,如果剥离刀刃14A、14B与芯线Wa接触,则通过振动检出部42A、42B 检出的振动的振幅变大。因此,在检出的振动的振幅超过了规定的阈值时,判定为存在剥离刀刃14A、14B与芯线Wa的接触,从而可以简单容易地检测它们的接触。特别还具有如下优点在以往技术的情况下,需要使剥离刀刃与其他绝缘,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不需要那样的绝缘对策。另外,由于振动检出部42A、42B以与剥离刀刃14A、14B相接触的状态被安装,所以由于剥离刀刃14A、14B与芯线Wa的接触而产生的弹性波经由剥离刀刃14A、14B可靠地传输到振动检出部42A、42B。因此,可以更可靠地检测芯线Wa与剥离刀刃14A、14B的接触。但是,也可以仅在剥离刀刃14A、14B中的一个上安装振动检出部,来进行上述接触的有无判定。(其他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振动检出信号的振幅超过了规定的阈值时,判定为存在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但不限于那样的例子。 S卩,如果剥离刀刃与芯线发生接触,则与它们没有接触的情况相比,检测到不同的振动波。因此,通过根据振动检出信号的能量的大小以及波形形状中的至少一个来检出在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时发生的特异的振动波,可以检出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例如,如上所述根据振幅的大小来检出有无接触的方法是基于振动检出信号的能量的大小的检出方法的一个例子。振幅的能量也可以用振动波的一定区间中的平均值或有效值来表示。另外,作为基于表示那样的振幅的能量的值的接触有无判定条件,除了值的大小比较以外,还可以采用各种条件。另外,可以根据表示振动检出信号的能量的大小的各种值、特征性的波形形状等,来判定有无接触。
权利要求
1.一种芯线接触检测装置,在通过剥离刀刃对电线的包覆进行剥离时,检测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该芯线接触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振动检出部,能够检出包含由于电线的芯线与剥离刀刃的接触而产生的振动频率在内的频域的振动;以及接触状态判定部,根据从上述振动检出部输入的振动检出信号的能量的大小以及上述振动检出信号的波形形状的至少一个,来判定有无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线接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触状态判定部根据从上述振动检出部输入的振动检出信号的振幅来判定有无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线接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触状态判定部在上述振动检出信号的振幅超过了规定的阈值时,判定为存在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线接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振动检出部是具有IOOkHz 300kHz的范围内的共振频率的共振型AE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芯线接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上述阈值,设定比在剥离刀刃切入到包覆时检出的振动的振幅还大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线接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振动检出部构成为能够以与剥离刀刃相接触的状态进行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线接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能够安装在切入到包覆的一对剥离刀刃的各自上的两个上述振动检出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线接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一对剥离刀刃,能够切入到电线的包覆;以及刀刃驱动部,能够使上述一对剥离刀刃进行接近以及分离移动。
9.一种芯线接触检测方法,在通过剥离刀刃对电线的包覆进行剥离时,检测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该芯线接触检测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a)使剥离刀刃切入到电线的包覆的步骤;(b)对包含有在上述步骤(a)中,由于电线的芯线与剥离刀刃的接触而产生的振动频率在内的频域的振动进行检出的步骤;以及(c)根据检出的振动的能量的大小以及振动波形状的至少一个,判定有无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芯线接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c)中,根据检出的振动的振幅来判定有无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芯线接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c)中,在检出的振动的振幅超过了规定的阈值时,判定为有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芯线接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b)中,通过具有IOOkHz 300kHz的范围内的共振频率的共振型AE传感器来检出振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芯线接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C)中的规定的阈值是比在剥离刀刃切入到包覆时检出的振动的振幅还大的值。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芯线接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b)中,通过以接触到剥离刀刃的状态安装的振动检出部来检出振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芯线接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a)是使一对上述剥离刀刃切入到上述电线的包覆的步骤, 在上述步骤(b)中,针对一对上述剥离刀刃分别检出振动,在上述步骤(c)中,针对一对上述剥离刀刃中的某一个,在检出的振动的振幅超过了规定的阈值时,判定为存在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芯线接触检测装置、芯线接触检测方法,在通过剥离刀刃对电线的包覆进行剥离时,检测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芯线接触检测装置具备振动检出部,可以检出包括由于芯线与剥离刀刃的接触而产生的振动频率在内的频域的振动;以及接触状态判定部,根据从上述振动检出部输入的振动检出信号的能量的大小以及上述振动检出信号的波形形状的至少一个,来判定有无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
文档编号G01R31/02GK102195251SQ20101013544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0日
发明者大岛崇, 大隅信隆, 矢野哲也 申请人:新明和工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