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母线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母线成型尺寸及安装孔空间位置的测量工具,具体为一种 母线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公知,母线是各类变流装置中的主要导电连接件,受各类装置和柜体结构 要求,母线形状复杂多变,规格、尺寸长短不一,且要求安装精度准确,尺寸 要求严格,电接触面平直、贴切。目前按照传统的测量工艺,母线成型尺寸测 量方法有有两种,1、通过巻尺或游标卡尺单一尺寸测量,通过计算方式进行空
间尺寸推算,检测尺寸不可靠;2、在平台上借助垫板、定位销进行辅助测量, 不仅检测难度大,而且检测受角尺、高度尺等量具以及平台、垫板等辅具精度 的影响,检查结果尺寸一致性差,累计误差大,检测尺寸不准确,产品质量极 不稳定。随着各种牵引/辅助变流器和主变流器结构的推新,其制造、测量技术 也在不断发展,面对变流器连接母线空间结构的不断变化,就需要在测量工装 的设计制造中不断地适应产品的结构类型,以满足母线加工检测的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母线检测方法及工具检测难度大、累计误差大、 检测尺寸不准确以及无法满足母线空间结构的变化和检测工艺要求的问题,提 供一种母线检测工装。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母线检测工装,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产品检测单元,每个产品检测单元由若干定位板和样 板构成,沿定位板、样板所形成的检测区域与母线外形尺寸完全相符,样板上 开有与母线上连接孔的位置及尺寸完全相符的定位孔。所述底板上产品检测单 元的数量可根据底板大小及实际需要确定;所述定位板是在母线外形尺寸比较 规整的部位起到卡固、定位作用,而样板是与母线上各弯形部位的外形尺寸一 致,是用于检测母线上特殊部位的尺寸;可根据各种不同的母线外形尺寸设计 定位板、样板的数量、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坚固耐用,可直接检 测母线三维空间的几何尺寸,当母线产品加工完成后,将产品直接放在相应形 状的检测单元上,可以直观地检査出形状、尺寸及连接孔位置的正确与否,操 作方便,检测准确,产品的互换性得到了保证,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 产品质量,满足了母线加工检测的工艺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检测工装检测的母线产品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检测工装检测的母线产品之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检测工装检测的母线产品之二 图中1-底板2-定位板3-样板4-母线5-连接孔6-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
母线检测工装,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置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产品检测单
元,每个产品检测单元由若干定位板2和样板3构成,沿定位板2、样板3所 形成的检测区域与母线4外形尺寸完全相符,样板3上开有与母线上连接孔5 的位置及尺寸完全相符的定位孔6。
本实用新型列举以下两个具体实施来加以说明
实施例1:用于检测如图6所示的母线产品
如图1、 2、 3所示,样板、定位板分别由三块不同形状的板构成,其位置 分布如图所示,沿各个样板、定位板所形成的检测区域与图6所示的母线外形 尺寸完全相符,将产品放置于该形状的工装上,两端孔用螺栓固定,检测各部 位符合状况,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制造缺陷,加以改正。
实施例2:用于同时检测如图7、 8所示的母线产品
如图4、 5所示,样板由6块不同形状的板构成,定位板由9块不同形状的 板构成,其位置分布如图所示,沿各个样板、定位板所形成的两个检测区域分 别与图7、 8所示的母线外形尺寸完全相符。
权利要求1、一种母线检测工装,包括底板(1),其特征是底板(1)上设置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产品检测单元,每个产品检测单元由若干定位板(2)和样板(3)构成,沿定位板(2)、样板(3)所形成的检测区域与母线(4)外形尺寸完全相符,样板(3)上开有与母线上连接孔(5)的位置及尺寸完全相符的定位孔(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母线测量工具,具体为一种母线检测工装,解决现有母线检测方法及工具检测难度大、累计误差大、检测尺寸不准确以及无法满足母线检测工艺要求的问题,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产品检测单元,每个产品检测单元由定位板和样板构成,沿定位板、样板所形成的检测区域与母线外形尺寸完全相符,样板上开有与母线上连接孔的位置及尺寸完全相符的定位孔。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坚固耐用,可直接检测母线三维空间的几何尺寸,母线加工完成后,将其放在相应的检测单元上,可直观地检查出形状、尺寸及连接孔位置的正确与否,操作方便,检测准确,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产品质量,满足了母线加工检测的工艺要求。
文档编号G01B5/00GK201382763SQ20092010208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4日
发明者刘天学, 平 张, 胡金泉 申请人: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