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现场用高压直流标准分压器的自举式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场用高压直流标准分压器的自举式安装装置,属电力行业高电压试验设备的安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电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直流电压互感器是测量直流电压的重要设备,为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控制与保护信号。为了保证直流电压互感器测量信号的准确可靠,需要对直流电压互感器进行安装前的检定试验和周期性的校准试验,用于直流换流站现场检定/校准直流电压互感器的标准分压器往往由多节组成,每一节的高度高、重量大,需要吊车协助安装,但是在换流站建设和停电检修期间,由于场地及时间等原因,吊车使用受到限制,若采用人力方法安装多节标准分压器,所需的时间及安全方面保障性差,因此,一种既省时省力,又方便于安装标准分压器的装置成为必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现场用高压直流标准分压器的自举式安装装置,该装置可将高压直流输电现场用标准分压器不需要吊车就可以在现场自行安装,节省了安装场地、节约了安装时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现场用高压直流标准分压器的自举式安装装置, 现场用高压直流标准分压器是一本体,由上节和下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举式安装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动力装置和吊装接口,支撑框架是型钢框架结构,动力装置是链轮式电机驱动升降装置,吊装接口是一个可与分压器配装的法兰,所述法兰的上端与升降链连接。 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高压直流互感器的现场检定/校准试验提供了一种标准器, 不需要吊车就可以安装,解决了直流电压互感器现场检定/校准时吊车使用紧张、设备不易安装的问题,由动力装置提供动力,利用支撑框架中的传动装置,对标准分压器进行现场安装。如上所述的一种现场用高压直流标准分压器的自举式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也可以是电机驱动的钢丝绳卷扬升降装置,吊装接口的法兰上端与升降钢丝绳连接。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的标记1 一支撑框架、2—动力装置、3—吊装接口、4一分压器的上节、5— 分压器的下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由支撑框架1、动力装置2、吊装接口 3、分压器的上节4、分压器的下节5组成。其中支撑框架1在标准分压器现场安装中起到支撑和传动的作用,支撑框架1采用型钢框架结构,其底部有一边是没有横向固定杆,以方便分压器的各节推入到支撑框架中。动力装置2动力装置是链轮式电机驱动升降装置,吊装接口 3的法兰上端与升降链连接;动力装置2也可以是电机驱动的钢丝绳卷扬升降装置,吊装接口的法兰上端与升降钢丝绳连接。所述动力装置的驱动中,还备用有人工手柄摇动代替电机驱动的机械接口。具体实施时,先将分压器的上节4推入到支撑框架1中,放低吊装接口 3的法兰到分压器上节4的下法兰处,将吊装接口 3的法兰与分压器上节4的下法兰固定好,再启动动力装置2,将分压器的上节4吊起来,吊起的高度要高于分压器的下节5的高度;然后将分压器的下节5推入到支撑框架1中,放低吊装接口 3,把分压器的上节4落在分压器的下节 5上。将吊装接口 3的法兰与分压器的上节4的下法兰松开后,固定好分压器的上节4的下法兰与分压器的下节5的上法兰,就完成了分压器的现场组装。如果分压器还有一节需要组装,可以继续将吊装接口 3的法兰放低到分压器的下节5的下法兰处,然后将吊装接口 3 的法兰与分压器的下节5的下法兰固定好,重复以上步骤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现场用高压直流标准分压器的自举式安装装置,现场用高压直流标准分压器是一本体,由上节和下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举式安装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动力装置和吊装接口,支撑框架是型钢框架结构,动力装置是链轮式电机驱动升降装置,吊装接口是一个可与分压器配装的法兰,所述法兰的上端与升降链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用高压直流标准分压器的自举式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也可以是电机驱动的钢丝绳卷扬升降装置,吊装接口的法兰上端与升降钢丝绳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现场用高压直流标准分压器的自举式安装装置,该装置可将高压直流输电现场用标准分压器不需要吊车就可以在现场自行安装,节省了安装场地、节约了安装时间。现场用高压直流标准分压器是一本体,由上节和下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举式安装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动力装置和吊装接口,支撑框架是型钢框架结构,动力装置是链轮式电机驱动升降装置,吊装接口是一个可与分压器配装的法兰,所述法兰的上端与升降链连接;动力装置也可以是电机驱动的钢丝绳卷扬升降装置,吊装接口的法兰上端与升降钢丝绳连接。
文档编号G01R15/04GK202196107SQ20112025938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1日
发明者李前, 李登云, 李鹤, 杨春燕, 熊前柱, 章述汉, 胡浩亮 申请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