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间距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吸附间距调整机构,包括:X轴导轨横梁、X轴滑轨、皮带轮、吸附装置、Z轴电机、齿条、齿轮、吸附运动机构、调整机构滑轨、X轴电机、调整机构皮带、吸嘴、Shuttle运动机构。所述的X轴滑轨安装在X轴导轨横梁上,吸附运动机构安装在X轴滑轨上。吸附运动机构由四套吸附装置和间距调整机构组成。每套吸附装置由装在Y轴电机上的齿轮带动装在Z轴运动杆顶端的齿条作Z轴方向上下运动,吸嘴安装在Z轴运动杆的下端。四套吸附装置呈“一”字形排放。本实用新型四个吸嘴可以同时吸附四颗IC,同时四套吸附装置间距可以由系统自动设置,因此减少了吸料时间,增加了吸料的精准度,提高了效率。
【专利说明】吸附间距调整机构【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成品的封装测试,尤其涉及多测试位吸附式集成电路分选机,在测试前及测试后IC的吸附间距的调。
【背景技术】
[0002]吸附式集成电路分选机是将待测Tray盘里的1C,由吸附运动机构运送至Shuttle运动机构,再运送至测试位置进行测试,测试完成以后又由另外一套吸附运动机构将测试完成的IC运送至已测Tray盘,从而完成测试。如附图2和附图3示所示,在过去的吸附运动机构设计中往往都采用四套吸附装置呈四边形排放,分别设置在X轴导轨横梁的两侧,每个吸附装置左右位置可以调整间距,但前后间距无法调整,B为前后两排吸附装置的中心距离,D为其就近两排Tray盘中方格的中心距离,但往往B #D。在吸附IC时首先由吸附装置(一)和吸附装置(二)的两个吸嘴同时吸住两颗1C,然后Y轴导轨运动一定的位置,再由吸附装置(三)和吸附装置(四)的两个吸嘴同时吸住两颗1C,最后由整个吸附运动机构将IC运送至Shuttle运动机构,这样在吸附过程中就增加了吸附的时间,降低了小时产量,并且定位也不够精准,有些运动死角无法顾及到,因此效率也比较低。
【发明内容】
[0003]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其吸附缺陷,提高小时产量及精准度的吸附间距调整机构。
[0004]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吸附间距调整机构,包括:X轴导轨横梁、X轴滑轨、皮带轮、吸附装置、Z轴电机、齿条、齿轮、吸附运动机构、调整机构滑轨、X轴电机、调整机构皮带、吸嘴、Shuttle运动机构。所述的X轴滑轨安装在X轴导轨横梁上,吸附运动机构安装在X轴滑轨上。吸附运动机构由四套吸附装置和间距调整机构组成。每套吸附装置由装在Y轴电机上的齿轮带动装在Z轴运动杆顶端的齿条作Z轴方向上下运动,吸嘴安装在Z轴运动杆的下端。
[0006]所述的四套吸附装置呈“一”字形排放,其中从左往右第2套(从左往右数,下同)吸附装置固定,另外三个安装在间距调整机构滑轨上并由两套皮带连接,在皮带的带动下可作水平方向左右运动,可调整左右位置间距。
[0007]所述的间距调整机构的X轴电机及其轴上的皮带轮带动调整机构皮带运动,再带动吸附装置1、3、4运动,其中吸附装置I和3的运动距离相等但方向相反,吸附装置4的运动距离是I和3的两倍与3的方向相同,从而保证四个吸附装置间保持相同的间距。此间距的大小由X轴电机的转动量决定,可在机器控制系统中根据需要预先设定;A为相邻两个吸附装置的中心距,是可调的,B为Shuttle运动机构两颗相邻IC之间的中心距,是固定的,系统根据Tray盘相邻两颗IC之间的间距预设A值和B值;四套吸附装置自动调整为A值,运动至Tray盘吸料位置,Z轴电机带动Z轴运动杆向下,由四个吸嘴同时吸住四颗IC,Z轴电机带动Z轴运动杆向上运动一定距离后,整个X轴导轨横梁沿Y轴方向运动,同时四套吸附装置间距自动调整为B值,运动至Shuttle运动机构位置,四个吸嘴精准的将四颗IC放入其IC置放凹槽中,吸附运动机构重新返回Tray盘,吸嘴间距又自动调整至A值,如此反复,以实现IC的输送。四个吸嘴可以同时吸附四颗1C,同时四套吸附装置间距可以由系统自动设置,因此减少了吸料时间,增加了吸料的精准度,提高了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已有技术吸附运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已有技术吸附运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标号说明
[0012]I一X轴导轨横梁 2— X轴滑轨3—皮带轮4一吸附装置5 — IC
[0013]6 — Tray盘7— Z轴电机 8—齿条 9一齿轮10—吸附运动机构 11一调整机构滑轨
[0014]12—X轴电机 13—调整机构皮带 14一吸嘴 15—IC置放凹槽 16—Shuttle运动机构
[0015]【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实用新型是如何实现的:
[0017]如附图1、2所示,X轴滑轨2安装在X轴导轨横梁I上,吸附运动机构10安装在X轴滑轨2上。吸附运动机构由四套吸附装置4和间距调整机构组成。每套吸附装置由装在Y轴电机7上的齿轮9带动装在Z轴运动杆顶端的齿条8作Z轴方向上下运动,吸嘴14安装在Z轴运动杆的下端。
[0018]所述的四套吸附装置4呈“一”字形排放,其中第2套(从左往右数,下同)吸附装置4固定,另外三个安装在间距调整机构滑轨11上并由两套皮带13连接,在皮带的带动下可作水平方向左右运动,可调整左右位置间距。所述的间距调整机构的X轴电机12及其轴上的皮带轮3带动调整机构皮带13运动,再带动吸附装置1、3、4运动,其中吸附装置I和3的运动距离相等但方向相反,吸附装置4的运动距离是I和3的两倍与3的方向相同,从而保证四个吸附装置间保持相同的间距。此间距的大小由X轴电机12的转动量决定,可在机器控制系统中根据需要预先设定4为相邻两个吸附装置的中心距,是可调的,B为Shuttle运动机构两颗相邻IC 5之间的中心距,是固定的,系统根据Tray盘相邻两颗IC 5之间的间距预设A值和B值;四套吸附装置自动调整为A值,运动至Tray盘吸料位置,Z轴电机7带动Z轴运动杆向下,由四个吸嘴14同时吸住四颗IC 5,Z轴电机带动Z轴运动杆向上运动一定距离后,整个X轴导轨横梁I沿Y轴方向运动,同时四套吸附装置4间距自动调整为B值,运动至Shuttle运动机构16位置,四个吸嘴精准的将四颗IC 5放入其IC置放凹槽15中,吸附运动机构10重新返回Tray盘6,吸嘴间距又自动调整至A值,如此反复,以实现IC的输送。四个吸嘴可以同时吸附四颗1C,同时四套吸附装置间距可以由系统自动设置,因此减少了吸料时间,增加了吸料的精准度,提高了效率。
【权利要求】
1.吸附间距调整机构,包括:x轴导轨横梁、X轴滑轨、皮带轮、吸附装置、Z轴电机、齿条、齿轮、吸附运动机构、调整机构滑轨、X轴电机、调整机构皮带、吸嘴、Shuttle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轴滑轨安装在X轴导轨横梁上,吸附运动机构安装在X轴滑轨上,吸附运动机构由四套吸附装置和间距调整机构组成,每套吸附装置由装在Y轴电机上的齿轮带动装在Z轴运动杆顶端的齿条作Z轴方向上下运动,吸嘴安装在Z轴运动杆的下。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四套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四套吸附装置呈“一”字形排放,其中从第二吸附装置固定,另外三个安装在间距调整机构滑轨上并由两套皮带连接,在皮带的带动下可作水平方向左右运动,可调整左右位置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间距调整机构的X轴电机及其轴上的皮带轮带动调整机构皮带运动,再带动第一吸附装置、第二吸附装置、第三吸附装置运动,其中第一吸附装置和第三吸附装置的运动距离相等方向相反,第四吸附装置的运动距离是第一吸附装置和第三吸附装置的两倍与第三吸附装置的方向相同,四个吸附装置间的间距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间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Tray盘相邻两颗IC之间的间距预设A值和B值;四套吸附装置自动调整为A值,运动至Tray盘吸料位置,Z轴电机带动Z轴运动杆向下,由四个吸嘴同时吸住四颗1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间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轴电机带动Z轴运动杆向上运动一定距离后,整个X轴导轨横梁沿Y轴方向运动,同时四套吸附装置间距自动调整为B值,运动至Shuttle运动机构位置,四个吸嘴精准的将四颗IC放入其IC置放凹槽中,吸附运动机构重新返回Tray盘,吸嘴间距又自动调整至A值,如此反复,以实现IC的输送。
【文档编号】G01R1/02GK203490251SQ201320550385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5日
【发明者】梁大明 申请人:上海中艺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