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甲醛固定液固定组织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组织病理学技术专业领域,尤其是一种甲醛固定液固 定组织块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医学组织病理学技术中,4%甲醛固定液固定病理标本取材组织 块, 一般是用重量体积比为1:10 20 (g/ml)的甲醛固定液多次浸泡处 理组织块,总用时长不少于4h,使组织块固定硬化,属传统沿袭的人为 经验性设定作用过程的常规分步处理方法,组织块固定过程尚无具有溯源 依据的监测方法;此外,由于各医疗单位病理科技术室设施条件、人员专 业技术能力的差异和人为工作习惯的不同,组织块固定处理工艺不甚一 致,往往造成组织固定不良、效果不一,使切片组织细胞镜下形态结构存 在差异,是影响组织病理学观察诊断的主要技术因素,易导致组织病理学 观察诊断出现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甲醛固定液固定组 织块的方法,使组织块的固定过程符合科学技术原理、具有溯源依据,组 织细胞结构固定良好稳定,能够辅助提高组织病理学观察诊断的准确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甲醛固定液固定组织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1) 、将组织块浸泡于反应容器内的中性或微碱性甲醛固定液中并搅
拌;
(2) 、使用在线pH检测计连续检测上述固定液的pH值,当固定液的 pH值达到微酸性的报警pH值时,记录该次处理所用时长,然后更换固定 液;
(3) 、重复步骤(2),直至固定液的pH值在等同于上一次处理所用时长 时仍为》7.0,即达到组织块处理的反应终点。
而且,所述的组织块与中性或微碱性甲醛固定液的重量体积比为 1:10 20, g/ml。
而且,所述步骤(2)中每次所更换固定液的体积以第一次所用固定液的体积为基准逐次递减20%。
而且,所述微碱性的pH值为7. 2 7. 6,所述微酸性的报警pH值为 6. 9 6. 5。
而且,步骤③中所述的pH值为7.0 7.6。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 本发明在多次递减固定液剂量的分步处理过程中,当某一次固定液 的PH值在等同于上一次处理所用时长时仍为^7. 0,即提示确定组织蛋白 质固定的反应终点,使组织块固定过程具有溯源依据。
2. 本发明在组织块固定过程中,采用在线pH检测计连续检测固定液 的pH值,当固定液的pH值由^7.0转变为设定的微酸性pH值时,提示 更换固定液。因此本发明能使组织蛋白质氨基酸的甲醛反应始终处于中性 条件,保证了反应生成物的化学性质,使固定后的组织蛋白质性质稳定。
3. 使用本发明方法处理组织块可以提高组织细胞结构的固定效果,切 片组织细胞镜下形态结构良好稳定。避免了由于实验室设施条件、人员专 业技术能力等因素造成的组织块固定效果差、切片组织细胞镜下形态结构 存在差异的现象,有效地辅助提高了组织病理学观察诊断的准确性,为临 床医生做出正确的疾病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4. 本发明是一种符合科学技术原理、具有溯源依据的甲醛固定液固定 组织块的方法,本发明用于商品型自动病理组织处理设备,可实现中性(或 微碱性)甲醛固定液固定组织块过程的智能化全自动工作模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 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甲醛固定液固定组织块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1) .将组织块浸泡于反应容器内的中性(或微碱性pH值=7. 2 7. 6) 甲醛固定液中并搅拌。组织块与中性(或微碱性)甲醛固定液的重量体积 比为1:10 20 , g/ml。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甲醛固定液是由商品甲醛试剂 或多聚甲醛与中性(或微碱性)混合磷酸盐混配的4%甲醛含量的溶液, 下同。
(2) .使用在线pH检测计连续检测上述固定液的pH值,当固定液的pH 值达到微酸性的报警pH值(pH值=6. 9 6. 5)时,记录该次处理所用时 长,然后更换固定液。
(3) .重复步骤(2),直至固定液的pH值在等同于上一次处理所用时长时 仍为>7.0,即提示达到组织块处理的反应终点,组织块固定结束。本发明中,步骤(2)中每次所更换固定液的体积以第一次所用固定液的 体积为基准逐次递减20%。
实施例1
(1) .将总质量为30g的若干块15 X 15 X 3mm大小的组织块浸泡于反应容 器内的300ml微碱性甲醛固定液中并搅拌。
(2) .使用在线pH检测计连续检测固定液的pH值,反应一段时间后,当 固定液的pH值达到微酸性的报警pH值时,记录该次处理所用时长,然后 将固定液倾倒出来。本实施例中的微酸性报警pH值为6. 8。
(3) .更换固定液,将240ml的微碱性甲醛固定液置于反应容器中与组织 块继续进行反应并计时,在不大于第一次处理所用时长内,若固定液的 pH值达到6. 8时,更换固定液并记录第二次处理所用时长。
(4) .第三次用180ml的微碱性甲醛固定液处理并计时,在不大于第二 次处理所用时长内,若固定液的pH值检测达到6.8时,更换固定液并记 录第三次处理所用时长。
(5) .第四次用120ml的微碱性甲醛固定液处理并计时,若在等同于第 三次处理所用时长时,固定液的pH值检测为7.6,即提示达到组织块处 理的反应终点,组织块固定结束。
实施例2
(l).将总质量为25g的若干块15X15X3mm大小的组织块浸泡于反应 容器内的300ml微碱性甲醛固定液中并搅拌。
(2) .使用在线pH检测计连续检测固定液的pH值,反应一段时间后,当 固定液的pH值达到微酸性的报警pH值时,记录该次处理所用时长,然后 将固定液倾倒出来。本实施例中的微酸性报警pH值为6. 5。
(3) .更换固定液,将240ml的微碱性甲醛固定液置于反应容器中与组织 块继续进行反应并计时,在不大于第一次处理所用时长内,若固定液的 pH值达到6. 5时,更换固定液并记录第二次处理所用时长。
(4) .第三次用180ml的微碱性甲醛固定液处理并计时,在不大于第二 次处理所用时长内,若固定液的pH值检测达到6.5时,更换固定液并记 录第三次处理所用时长。
(5) .第四次用120ml的微碱性甲醛固定液处理并计时,若在等同于第 三次处理所用时长时,固定液的pH值检测为7.0,即提示达到组织块处 理的反应终点,组织块固定结束。(1) .将总质量为30g的若干块15X15X3咖大小的组织块浸泡于反应 容器内的450ml中性甲醛固定液中并搅拌。
(2) .使用在线pH检测计连续检测固定液的pH值,反应一段时间后, 当固定液的pH值达到微酸性的报警pH值时,记录该次处理所用时长,然 后将固定液倾倒出来。本实施例中的微酸性报警pH值为6. 9。
(3) .更换固定液,将360ml的中性甲醛固定液置于反应容器中与组织 块继续进行反应并计时,在不大于第一次处理所用时长内,若固定液的 pH值达到6. 9时,更换固定液并记录第二次处理所用时长。
(4) .第三次用270ml的中性甲醛固定液处理并计时,在不大于第二次 处理所用时长内,若固定液的pH值检测达到6.9时,更换固定液并记录 第三次处理所用时长。
(5) .第四次用180ml的中性甲醛固定液处理并计时,若在等同于第三 次处理所用时长时,固定液的pH值检测仍为7.0,即提示达到组织块处 理的反应终点,组织块固定结束。
实施例4
(1) .将总质量为30g的若干块15X 15X3mm大小的组织块浸泡于反应 容器内的600ml中性甲醛固定液中并搅拌。
(2) .使用在线pH检测计连续检测固定液的pH值,反应一段时间后, 当固定液的pH值达到微酸性的报警pH值时,记录该次处理所用时长,然 后将固定液倾倒出来。本实施例中的微酸性报警pH值为6.9。
(3) .更换固定液,将480ml的中性甲醛固定液置于反应容器中与组织 块继续进行反应并计时,在不大于第一次处理所用时长内,若固定液的 pH值达到6. 9时,更换固定液并记录第二次处理所用时长。
(4) .第三次用360ml的中性甲醛固定液处理并计时,在不大于第二次 处理所用时长内,若固定液的pH值检测达到6.9时,更换固定液并记录 第三次处理所用时长。
(5) .第四次用240ml的中性甲醛固定液处理并计时,若在等同于第三 次处理所用时长时,固定液的pH值检测仍为7. 0,即提示达到组织块处 理的反应终点,组织块固定结束。
本发明的原理为
基于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相关理论的研究认为,甲醛固定液对组织块
6的固定作用机理是甲醛能与组织蛋白质上几乎所有的结构基团发生加成 反应,尤其氨基酸中的ci-氨基在常温和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就容易 与甲醛反应生成一种相对稳定的二羟甲基化合物——N, N-二羟甲基氨基 酸,该反应也称氨基酸的甲醛反应,是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的甲醛固定组 织蛋白质的化学反应。甲醛作为一种蛋白质交联剂,其分子间的交联作用 导致蛋白质本身结构改变,使组织变硬且失去弹性,从而抑制了一切细胞 机能,达到组织固定、组织硬化的目的。
R- CH( NH3+ )- C00一 + 2HCH0 — R- CH{ N(CH20H)2 }- ■ + H+
随着蛋白质固定的化学反应进行,每2个甲醛分子结合掉1个-NH" 就会有l个H+释放到固定液中,导致固定液中H+浓度逐渐增高,专业理论 中使用中性甲醛固定液的目的就在于保持固定液的PH值稳定。但是混合 磷酸盐的缓冲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反应生成的H+浓度超出其缓冲能力 后,固定液的pH值就趋向酸性变化,酸性溶媒条件不能反应生成性质相 对稳定的二羟甲基化合物,因此在蛋白质氨基酸的甲醛反应过程中,监测 固定液的pH值保持中性条件,既能保证生成产物的化学性质,又能作为
更换固定液的良好指标,还能提示确定组织蛋白质固定的反应终点,使组 织块固定过程具有溯源依据。
权利要求
1、一种甲醛固定液固定组织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组织块浸泡于反应容器内的中性或微碱性甲醛固定液中并搅拌;(2)、使用在线pH检测计连续检测上述固定液的pH值,当固定液的pH值达到微酸性的报警pH值时,记录该次处理所用时长,然后更换固定液;(3)、重复步骤(2),直至固定液的pH值在等同于上一次处理所用时长时仍为≥7.0,即达到组织块处理的反应终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醛固定液固定组织块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织块与中性或微碱性甲醛固定液的重量体积比 为1:10 20, g/ml。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醛固定液固定组织块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每次所更换固定液的体积以第一次所用固 定液的体积为基准逐次递减2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醛固定液固定组织块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碱性的pH值为7. 2 7. 6,所述微酸性的报警pH 值为6. 9 6. 5。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醛固定液固定组织块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pH值为7.0 7.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醛固定液固定组织块的方法,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组织块浸泡于反应容器内的中性或微碱性甲醛固定液中并搅拌;(2)使用在线pH检测计连续检测上述固定液的pH值,当固定液的pH值达到微酸性的报警pH值时,记录该次处理所用时长,然后更换固定液;(3)重复步骤(2),直至固定液的pH值在等同于上一次处理所用时长时仍为≥7.0,即达到组织块处理的反应终点。本发明是一种符合科学技术原理、具有溯源依据的甲醛固定液固定组织块的方法,本发明用于商品型自动病理组织处理设备,可实现中性(或微碱性)甲醛固定液固定组织块过程的智能化全自动工作模式。
文档编号G01N1/28GK101476999SQ200910067780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3日
发明者刘志兰, 望 张, 张健飞, 梅兴明, 赵宝忠 申请人:赵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