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测量溶出工段的工艺管道内介质温度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方法及装置,尤其是一种测量溶出工段的工艺管道内介质温度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酸法制取氧化铝工艺流程中,温度检测至关重要,尤其在溶出工段。溶出工段由于工艺的特殊性,即高温、强酸腐蚀及矿浆介质,所以工艺管道均采用钢管内衬聚四氟乙烯材料。通常,如果管道内介质为一般溶液,我们采用热电阻直接插入管道中接触介质来测量温度;如果管道内介质为矿浆,磨损比较厉害,我们采用表面热电阻来测量;如果管道内介质为强腐蚀性溶液,我们的做法有,一是采用表面热电阻来测量,二是采用防腐金属材料作保护管或涂刷防腐涂层的热电阻插入管道中接触介质来测量温度。传统方式的缺点是:如果采用热电阻直接插入管道中接触介质来测量,由于那么在130摄氏度下的盐酸几乎无所不溶,因此一般的涂刷防腐涂层根本没用,热电阻保护管材料就要用到金属钽,这样热电阻费用就会相当的高;如果采用表面热电阻来测量,由于工艺管道是采用钢管内衬聚四氟乙烯材料,而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导热系数不高,属于不良导热体,因此温度信号就会非常滞后而且根本不能反应管道内介质的真实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量溶出工段的工艺管道内介质温度的方法及装置,它既能准确测量溶出工段的工艺管道内介质的温度,又能避免热电阻被腐蚀,而且成本低廉,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测量溶出工段的工艺管道内介质温度的方法,将外表面包覆有厚度为1.2mm的聚四氟乙烯的热电阻插入溶出工段的工艺管道内,对工艺管道中的介质进行温度测量。测量溶出工段的工艺管道内介质温度的装置,包括热电阻,在热电阻外设有厚度为1.2mm的聚四氟乙烯保护套,在聚四氟乙烯保护套的顶部设有连接法兰。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厚度为1.2mm的聚四氟乙烯作为热电阻的保护套,将包覆有聚四氟乙烯的热电阻插入溶出工段的工艺管道内,可以准确的测量工艺管道中的介质的温度,在保证热电阻不被腐蚀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热电阻的使用成本,而且安装极为方便。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容易实施,所采用的装置容易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测量溶出工段的工艺管道内介质温度的方法,将外表面包覆有厚度为1.2_的聚四氟乙烯的热电阻插入溶出工段的工艺管道内,对工艺管道中的介质进行温度测量。测量溶出工段的工艺管道内介质温度的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热电阻1,在热电阻I外设有厚度为1.2mm的聚四氟乙烯保护套2,在聚四氟乙烯层2的顶部设有连接法兰3。聚四氟乙烯保护套2的尺寸根据热电阻I的插入深度、直径及连接法兰规格进行制作。在使用时,将连接法兰3固定在溶出工段的工艺管道4的外壁上,然后将套好了聚四氟乙烯保护套2的热电阻I插入工艺管道4中,再将聚四氟乙烯保护套2的顶部用垫块、螺栓等安装在连接法兰3上。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在有内衬聚四氟乙烯管道的温度测量,对于类似的情况,例如在玻璃钢、塑料管中的腐蚀性介质的温度测量,均可以采用本发明来解决温度测量问题。经现场实践证明,该方法简单适用,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很好的解决了在强腐蚀性介质中的温度测量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测量溶出工段的工艺管道内介质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外表面包覆有厚度为1.2_的聚四氟乙烯的热电阻插入溶出工段的工艺管道内,对工艺管道中的介质进行温度测量。
2.一种测量溶出工段的工艺管道内介质温度的装置,包括热电阻(1),其特征在于:在热电阻(I)外设有厚度为1.2mm的聚四氟乙烯保护套(2),在聚四氟乙烯保护套(2)的顶部设有连接法兰(3)。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溶出工段的工艺管道内介质温度的方法及装置,将外表面包覆有厚度为1.2mm的聚四氟乙烯的热电阻插入溶出工段的工艺管道内,对工艺管道中的介质进行温度测量。本发明采用厚度为1.2mm的聚四氟乙烯作为热电阻的保护套,将包覆有聚四氟乙烯的热电阻插入溶出工段的工艺管道内,可以准确的测量工艺管道中的介质的温度,在保证热电阻不被腐蚀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热电阻的使用成本,而且安装极为方便。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容易实施,所采用的装置容易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文档编号G01K1/10GK103175623SQ2011104394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6日
发明者黄其杨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