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平行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杆检测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杆平行度测量装置,包括直角支架,直角支架的底边通过可调螺栓安装在检验平台上,竖直边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第一定位轴、第二定位轴和连杆芯轴,连杆芯轴通过支架芯轴固定在直角支架上,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分别设置为两个,分别对应连杆大头端与连杆臂连接处的内外两侧设置。本实用新型连杆平行度测量设备采用了芯轴模拟轴线找正的测量方法,可以完成连杆的小端孔中心线与大端孔中心线平行度误差的检测,其测量精度高,检测速度快。
【专利说明】连杆平行度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杆平行度测量装置,属于连杆检测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连杆是柴油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连杆主要由连杆大端、连杆小端和连杆杆身组成。连杆是连接活塞和曲轴的部件,通过连杆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成曲轴的回转运动。连杆的小端孔中心线与大端孔中心线平行度误差是柴油机最主要的技术参数要求之一。根据Q/ZC29B《逐批抽查计数抽样规定》要求,对连杆的平行度误差要求全检,目前的检测设备通常结构复杂,检测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方便操作,可提高工作效率及提高检测精度,提高产品质量的连杆平行度测量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杆平行度测量装置,包括直角支架,直角支架的底边通过可调螺栓安装在检验平台上,竖直边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第一定位轴、第二定位轴和连杆芯轴,连杆芯轴通过支架芯轴固定在直角支架上,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分别设置为两个,分别对应连杆大头端与连杆臂连接处的内外两侧设置。
[0005]通过可调螺栓可以调节底边的水平度,提高检测精确度;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分别固定在连杆大径端与连杆杆臂连接处的内外两端面,起到对大径端固定的作用;连杆芯轴用于固定连杆小径端,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分别设置为两个,可起到固定紧固的作用,使结构稳定,检测精确。
[0006]所述的可调螺栓设置为三个,三个可调螺栓构成等腰三角形,其中两个可调螺栓分布在与竖直边邻接的一侧,另外一个可调螺栓布置在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可调螺栓底部为半球形凸起,检验平台上对应半球形凸起设置具有半球形凹面的定位块。可调螺栓成三角形布置,容易调整水平度,且结构稳定。
[0007]所述的底边和竖直边之间设置加强板。可使结构稳定。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连杆平行度测量设备采用了芯轴模拟轴线找正的测量方法,可以完成连杆的小端孔中心线与大端孔中心线平行度误差的检测,其测量精度高,检测速度快。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检验平台2、可调螺栓3、直角支架4、第一定位轴5、第二定位轴6、连杆芯轴7、支架芯轴8、定位块9、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杆平行度测量装置,包括直角支架3,直角支架3的底边通过可调螺栓2安装在检验平台I上,竖直边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第一定位轴4、第二定位轴5和连杆芯轴6,连杆芯轴6通过支架芯轴7固定在直角支架3上,第一定位轴4和第二定位轴5分别设置为两个,分别对应连杆大头端与连杆臂连接处的内外两侧设置。可调螺栓2设置为三个,三个可调螺栓2构成等腰三角形,其中两个可调螺栓2分布在与竖直边邻接的一侧,另外一个可调螺栓2布置在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可调螺栓2底部为半球形凸起,检验平台I上对应半球形凸起设置具有半球形凹面的定位块8。底边和竖直边之间设置加强板9。
[0014]测量前首先要把检验平台I和连杆芯轴6外圆擦干净,连杆芯轴6外圆涂薄薄的一层机油。然后调整可调螺栓2,通过带表高度尺找正连杆芯轴6,并使之轴线与检验平台I水平。将连杆的小端装入连杆芯轴6,通过带表高度尺测量大端孔,即可得出平行度误差。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杆平行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角支架(3),直角支架(3)的底边通过可调螺栓(2)安装在检验平台(I)上,竖直边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第一定位轴(4)、第二定位轴(5)和连杆芯轴(6),连杆芯轴(6)通过支架芯轴(7)固定在直角支架(3)上,第一定位轴(4)和第二定位轴(5)分别设置为两个,分别对应连杆大头端与连杆臂连接处的内外两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平行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调螺栓(2)设置为三个,三个可调螺栓(2)构成等腰三角形,其中两个可调螺栓(2)分布在与竖直边邻接的一侦牝另外一个可调螺栓(2)布置在另一侧的中间位置,可调螺栓(2)底部为半球形凸起,检验平台上对应半球形凸起设置具有半球形凹面的定位块(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杆平行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底边和竖直边之间设置加强板(9)。
【文档编号】G01B5/24GK204100978SQ201420663550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6日
【发明者】刘增玺, 张士越, 车轶, 牟元琳, 李志胜 申请人:淄博柴油机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