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场地用车辙循迹探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场地用车辙循迹探测装置,包括吊板,吊板的中部下侧安装有一号升降缸,吊板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柱,一号升降缸的下端连接有承载板,承载板的左右两侧对应与导柱间滑动配合,承载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安装有左车辙探测装置、右车辙探测装置。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和灵活程度高等优点,能实现对路面上的车辙进行追踪探测,为车辙的清理提供保障,替代了传统的人工铁锹清理的方式,节省了人力。
【专利说明】一种施工场地用车辙循迹探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施工场地用车辙循迹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住房需求越来越大,房屋工程建设在需要大中型城市都较为常见。在施工场地,由于渣土车、运货车等承载有重型货物的车辆在工地上行走,在路面上会形成车辙,有的车辙较深,当载有砂石的车轮碾压过车辙时,极易因颠簸而导致砂石洒落,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会增加施工成本的投入。且颠簸会对车子的主轴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车子的使用寿命,目前也只有通过人工使用铁锹将车辙铲平,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影响到施工进度,目前也缺少一种可对车辙进行追踪探测的设备,以辅助实现对车辙的清理。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自动化程度高的和灵活程度高的,能实现对路面上的车辙进行追踪探测的装置,即一种施工场地用车辙循迹探测装置。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施工场地用车辙循迹探测装置,包括吊板,所述吊板的中部下侧安装有一号升降缸,所述吊板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柱,所述一号升降缸的下端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左右两侧对应与导柱间滑动配合,所述承载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安装有左车辙探测装置、右车辙探测装置。左车辙探测装置、右车辙探测装置分别对应检测左侧的车辙、右侧的车辙,以实现追踪,并可根据车辙的具体形状调整探测的位置,确保追踪能够顺利实施。
[0006]所述左车辙探测装置包括左口型座、一号侧移电机、一号丝杠、一号滑台、一号升降电机、一号主动齿轮、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二号侧移电机、二号丝杠、二号滑台、二号升降电机、二号主动齿轮和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所述左口型座固定安装在承载板的右部下端面上,所述二号侧移电机、一号侧移电机分别对应安装在左口型座的左端、右端,所述一号丝杠的一端与一号侧移电机相连,所述一号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左口型座相连,所述二号丝杠的一端与二号侧移电机相连,所述二号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左口型座相连,所述一号滑台的中部与一号丝杠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相连,所述一号滑台的前后两侧对应与左口型座间滑动配合,所述一号升降电机固定在一号滑台的下端面上,所述一号主动齿轮安装在一号升降电机上,所述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与一号滑台相垂直,所述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与一号滑台间滑动配合。
[0007]所述二号滑台的中部与二号丝杠间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所述二号滑台的前后两侧对应与左口型座间滑动配合,所述二号升降电机固定在二号滑台的下端面上,所述二号主动齿轮安装在二号升降电机上,所述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与二号滑台相垂直,所述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与二号滑台间滑动配合。通过一号侧移电机、二号侧移电机,即可对应驱动一号丝杠、二号丝杠转动,从而使一号滑台、二号滑台滑动,分别带动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运动,这样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的位置以及彼此之间的间距得到了调整,从而可与实际的车辙相适应。
[0008]所述右车辙探测装置包括右口型座、三号侧移电机、三号丝杠、三号滑台、三号升降电机、三号主动齿轮、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四号侧移电机、四号丝杠、四号滑台、四号升降电机、四号主动齿轮和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所述右口型座固定安装在承载板的左部下端面上,所述四号侧移电机、三号侧移电机分别对应安装在右口型座的左端、右端,所述三号丝杠的一端与三号侧移电机相连,所述三号丝杠的另一端与右口型座间通过轴承相连,所述四号丝杠的一端与四号侧移电机相连,所述四号丝杠的另一端与右口型座间通过轴承相连,所述三号滑台的中部与三号丝杠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相连,所述三号滑台的前后两侧对应与右口型座间滑动配合,所述三号升降电机固定在三号滑台的下端面上,所述三号主动齿轮固定在三号升降电机上,所述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与三号滑台相垂直,所述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与三号滑台间滑动配合。
[0009]所述四号滑台的中部与四号丝杠间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相连,所述四号滑台的前后两侧对应与右口型座间滑动配合,所述四号升降电机安装在四号滑台的下端面上,所述四号主动齿轮安装在四号升降电机上,所述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与四号滑台相垂直,所述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与四号滑台间滑动配合。通过三号侧移电机、四号侧移电机分别对应驱动三号丝杠、四号丝杠转动,从而使三号滑台、四号滑台滑动,这样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的位置以及彼此之间的间距得以调整,从而可与实际的车辙相适应。
[0010]所述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上均设有升降齿条,所述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上的升降齿条对应与一号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上的升降齿条对应与二号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上的升降齿条对应与三号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上的升降齿条对应与四号主动齿轮相啮合。采用这种结构设计,即可利用一号升降电机、二号升降电机、三号升降电机和四号升降电机,分别对应驱动一号主动齿轮、二号主动齿轮、三号主动齿轮、四号主动齿轮转动,这样可分别使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的离地高度发生改变,以确保车辙探测的顺利进行。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和灵活程度高等优点,能实现对路面上的车辙进行追踪探测,为车辙的清理提供保障,替代了传统的人工铁锹清理的方式,节省了人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4]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0015]图3为本发明的仰视图;
[0016]图4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0018]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施工场地用车辙循迹探测装置,包括吊板1,所述吊板1的中部下侧安装有一号升降缸3,所述吊板1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柱2,所述一号升降缸3的下端连接有承载板4,所述承载板4的左右两侧对应与导柱2间滑动配合,所述承载板4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安装有左车辙探测装置、右车辙探测装置。左车辙探测装置、右车辙探测装置分别对应检测左侧的车辙、右侧的车辙,以实现追踪,并可根据车辙的具体形状调整探测的位置,确保追踪能够顺利实施。
[0019]所述左车辙探测装置包括左口型座5、一号侧移电机6、一号丝杠7、一号滑台8、一号升降电机9、一号主动齿轮10、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1、二号侧移电机12、二号丝杠13、二号滑台14、二号升降电机15、二号主动齿轮17和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6,所述左口型座5固定安装在承载板4的右部下端面上,所述二号侧移电机12、一号侧移电机6分别对应安装在左口型座5的左端、右端,所述一号丝杠7的一端与一号侧移电机6相连,所述一号丝杠7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左口型座5相连,所述二号丝杠13的一端与二号侧移电机12相连,所述二号丝杠1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左口型座5相连,所述一号滑台8的中部与一号丝杠7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相连,所述一号滑台8的前后两侧对应与左口型座5间滑动配合,所述一号升降电机9固定在一号滑台8的下端面上,所述一号主动齿轮10安装在一号升降电机9上,所述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1与一号滑台8相垂直,所述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1与一号滑台8间滑动配合。
[0020]所述二号滑台14的中部与二号丝杠13间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所述二号滑台14的前后两侧对应与左口型座5间滑动配合,所述二号升降电机15固定在二号滑台14的下端面上,所述二号主动齿轮17安装在二号升降电机15上,所述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6与二号滑台14相垂直,所述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6与二号滑台14间滑动配合。通过一号侧移电机6、二号侧移电机12,即可对应驱动一号丝杠7、二号丝杠13转动,从而使一号滑台8、二号滑台14滑动,分别带动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1、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6运动,这样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1、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6的位置以及彼此之间的间距得到了调整,从而可与实际的车辙相适应。
[0021]所述右车辙探测装置包括右口型座18、三号侧移电机24、三号丝杠25、三号滑台26、三号升降电机27、三号主动齿轮28、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9、四号侧移电机19、四号丝杠20、四号滑台21、四号升降电机23、四号主动齿轮30和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2,所述右口型座18固定安装在承载板4的左部下端面上,所述四号侧移电机19、三号侧移电机24分别对应安装在右口型座18的左端、右端,所述三号丝杠25的一端与三号侧移电机24相连,所述三号丝杠25的另一端与右口型座18间通过轴承相连,所述四号丝杠20的一端与四号侧移电机19相连,所述四号丝杠20的另一端与右口型座18间通过轴承相连,所述三号滑台26的中部与三号丝杠25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相连,所述三号滑台26的前后两侧对应与右口型座18间滑动配合,所述三号升降电机27固定在三号滑台26的下端面上,所述三号主动齿轮28固定在三号升降电机27上,所述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9与三号滑台26相垂直,所述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9与三号滑台26间滑动配合。
[0022]所述四号滑台21的中部与四号丝杠20间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相连,所述四号滑台21的前后两侧对应与右口型座18间滑动配合,所述四号升降电机23安装在四号滑台21的下端面上,所述四号主动齿轮30安装在四号升降电机23上,所述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2与四号滑台21相垂直,所述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2与四号滑台21间滑动配合。通过三号侧移电机24、四号侧移电机19分别对应驱动三号丝杠25、四号丝杠20转动,从而使三号滑台26、四号滑台21滑动,这样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9、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2的位置以及彼此之间的间距得以调整,从而可与实际的车辙相适应。
[0023]所述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1、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6、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9、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2上均设有升降齿条31,所述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1上的升降齿条31对应与一号主动齿轮10相嗤合,所述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6上的升降齿条31对应与二号主动齿轮17相啮合,所述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9上的升降齿条31对应与三号主动齿轮28相啮合,所述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2上的升降齿条31对应与四号主动齿轮30相啮合。采用这种结构设计,即可利用一号升降电机9、二号升降电机15、三号升降电机27和四号升降电机23,分别对应驱动一号主动齿轮10、二号主动齿轮17、三号主动齿轮28、四号主动齿轮30转动,这样可分别使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1、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6、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9、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2的离地高度发生改变,以确保车辙探测的顺利进行。
[0024]使用时,操作人员先将本发明驾驶至车辙附近,根据车辙的宽度和间距,调节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1、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6、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9、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2彼此之间的间距,以与车辙相对应,随后,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1、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6、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9、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2开始工作,用以感应车辙的位置,当车辙出现弯曲,若向左弯曲,则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6、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2检测到信号,将信号传递给外接的主控箱,主控箱则驱使车子左转一定角度,这样即可追踪着车辙;同理,当车辙向右弯曲,则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1、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9检测到信号,将信号反馈给主控箱,主控箱则驱使车子右转一定角度,以带动整体右转并追踪车辙,本发明可实现对车辙的实时追踪,追踪后,即可利用外接的清理设备进行清理。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施工场地用车辙循迹探测装置,包括吊板(I),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板(I)的中部下侧安装有一号升降缸(3),所述吊板(I)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柱(2),所述一号升降缸(3)的下端连接有承载板(4),所述承载板(4)的左右两侧对应与导柱(2)间滑动配合,所述承载板(4)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安装有左车辙探测装置、右车辙探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场地用车辙循迹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车辙探测装置包括左口型座(5)、一号侧移电机(6)、一号丝杠(7)、一号滑台(8)、一号升降电机(9)、一号主动齿轮(10)、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1)、二号侧移电机(12)、二号丝杠(13)、二号滑台(14)、二号升降电机(15)、二号主动齿轮(17)和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6),所述左口型座(5)固定安装在承载板(4)的右部下端面上,所述二号侧移电机(12)、一号侧移电机(6)分别对应安装在左口型座(5)的左端、右端,所述一号丝杠(7)的一端与一号侧移电机(6)相连,所述一号丝杠(7)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左口型座(5)相连,所述二号丝杠(13)的一端与二号侧移电机(12)相连,所述二号丝杠(1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左口型座(5)相连,所述一号滑台(8)的中部与一号丝杠(7)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相连,所述一号滑台(8)的前后两侧对应与左口型座(5)间滑动配合,所述一号升降电机(9)固定在一号滑台⑶的下端面上,所述一号主动齿轮(10)安装在一号升降电机(9)上,所述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1)与一号滑台(8)相垂直,所述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1)与一号滑台(8)间滑动配合; 所述二号滑台(14)的中部与二号丝杠(13)间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所述二号滑台(14)的前后两侧对应与左口型座(5)间滑动配合,所述二号升降电机(15)固定在二号滑台(14)的下端面上,所述二号主动齿轮(17)安装在二号升降电机(15)上,所述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6)与二号滑台(14)相垂直,所述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6)与二号滑台(14)间滑动配合; 所述右车辙探测装置包括右口型座(18)、三号侧移电机(24)、三号丝杠(25)、三号滑台(26)、三号升降电机(27)、三号主动齿轮(28)、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9)、四号侧移电机(19)、四号丝杠(20)、四号滑台(21)、四号升降电机(23)、四号主动齿轮(30)和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2),所述右口型座(18)固定安装在承载板(4)的左部下端面上,所述四号侧移电机(19)、三号侧移电机(24)分别对应安装在右口型座(18)的左端、右端,所述三号丝杠(25)的一端与三号侧移电机(24)相连,所述三号丝杠(25)的另一端与右口型座(18)间通过轴承相连,所述四号丝杠(20)的一端与四号侧移电机(19)相连,所述四号丝杠(20)的另一端与右口型座(18)间通过轴承相连,所述三号滑台(26)的中部与三号丝杠(25)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相连,所述三号滑台(26)的前后两侧对应与右口型座(18)间滑动配合,所述三号升降电机(27)固定在三号滑台(26)的下端面上,所述三号主动齿轮(28)固定在三号升降电机(27)上,所述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9)与三号滑台(26)相垂直,所述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9)与三号滑台(26)间滑动配合; 所述四号滑台(21)的中部与四号丝杠(20)间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相连,所述四号滑台(21)的前后两侧对应与右口型座(18)间滑动配合,所述四号升降电机(23)安装在四号滑台(21)的下端面上,所述四号主动齿轮(30)安装在四号升降电机(23)上,所述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2)与四号滑台(21)相垂直,所述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2)与四号滑台(21)间滑动配合; 所述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1)、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6)、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9)、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2)上均设有升降齿条(31),所述一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1)上的升降齿条(31)对应与一号主动齿轮(10)相啮合,所述二号红外接近传感器(16)上的升降齿条(31)对应与二号主动齿轮(17)相啮合,所述三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9)上的升降齿条(31)对应与三号主动齿轮(28)相啮合,所述四号红外接近传感器(22)上的升降齿条(31)对应与四号主动齿轮(30)相啮合。
【文档编号】G01V8/10GK104502991SQ201410834726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7日
【发明者】胡玉平 申请人:芜湖赛特施工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