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线端子,包括U型底板,U型底板一侧铰接有T型旋转件,T型旋转件可相对于U型底板旋转,T型旋转件通过紧固件连接有上压片,U型底板设有下压片,U型底板两侧分别形成能与下压片匹配的矩形通槽,下压片呈十字型结构与U型底板形成十字型定位,下压片上表面形成上接线面,所述下压片下表面形成下接线面,上压片的下表面能与下压片的上接线面配合接线,下接线面与U型底板的下部配合接线。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用途是为了提供种体积小,布线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实现了T型走线,接点少,降低工人的工作量的分线端子。
【专利说明】分线端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线端子,尤其涉及插拔式电表箱的分线端子。
【背景技术】
[0002]在电力、交通、建筑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分线端子用于一进多出或几进多出的接线方式被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由于普通分线端子走主线的时候,有中断后连接、局部剥皮后操作复杂、配件容易丢失等现象。能走主线的分线端不能T型走线、体积过大,在空间受限时候给施工操作带来很大困扰。
[0003]没有一款分线端子能同时实现不中断的主线连接、T型走线、配件和主体不分开、体积小巧的特点。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布线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实现了 T型走线,接点少,降低工人的工作量的分线端子。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线端子,包括U型底板,所述U型底板一侧铰接有T型旋转件,所述T型旋转件可相对于U型底板旋转,所述T型旋转件通过紧固件连接有上压片,所述U型底板设有下压片,所述U型底板两侧分别形成能与下压片匹配的矩形通槽,所述下压片呈十字型结构与U型底板形成十字型定位,所述下压片上表面形成上接线面,所述下压片下表面形成下接线面,所述上压片的下表面能与下压片的上接线面配合接线,所述下接线面与U型底板的下部配合接线。其中,下压片呈十字型结构,便于与U型底板形成十字定位。下压片上表面形成上接线面,下压片下表面形成下接线面,便于形成T型走线,上接线面与上压片的下表面配合连接与主线,下接线面与U型底板底部配合连接分线,从而实现了 T型走线,从而使得主线不用剪断,直接通过本端子与分支线实现电气连接,从而减少了连接节点,降低工人的工作量,减低了成本,布线方便,操作简单。T型旋转件,既满足了走主线方便,又不会离开分线端子主体。
[0007]作为优选,所述U型底板包括第一竖直部、第二竖直部以及连接第一竖直部、第二竖直部的弯曲部,所述第二竖直部铰接有T型旋转件,所述第二竖直部的高度低于第一竖直部。其中,第二竖直部的高度低于第一竖直部,是便于第二竖直部与T型旋转件配合,使得T型旋转件旋转固定的时候能与第一竖直部槽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竖直部前后两端面分别设有连接凹槽,所述T型旋转件上设有与连接凹槽匹配的连接凸体。其中,T型旋转件通过连接凸体与第二竖直部的连接凹槽配合,使得T型旋转件再旋转固定的时候连接更加稳定,从而保证接线牢固,安全系数更高。
[0009]作为优选,所述T型旋转件上部水平设有连接部,所述紧固件穿过连接部连接有上压片,所述连接部与第一竖直部通过槽接。其中,连接部与第一竖直部通过槽接使得在旋转固定的时候,T型旋转件与U型底板成为一个整体,使得连接更加稳定,保证接线牢固,安全系数更高。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下压片的上接线面、下接线面、上压片的下表面分别为圆弧形曲面。其中,曲面增大了与线的接触面积,使连接更具稳定性。
[0011]作为优选,所述曲面上设有若干条纹。其中,曲面上有若干条纹,进一步增大了与线的接触面积,使连接更具稳定性。
[0012]作为优选,所述U型底板下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凸体,所述U型底板上设有与第一凸体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T型旋转件下部设有与底座配合的第二凸体。其中,设置底座与保护罩起到一个外部保护的效果,U型底板与底座通过槽接,使得连接更加稳定,T型旋转件下部设有与底座配合的第二凸体使得T型旋转件与底座紧密的贴合。
[0013]作为优选,所述U型底板上部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设有下部设有球形凸体,所述底座设有与球形凸体匹配的弧面凹槽,所示保护罩上端面设有连接通孔。其中,保护罩通过球形凸体与底座的弧面凹槽配合连接更加稳定。
[0014]作为优选,所述上压片通过底部螺钉与连接螺钉连接,所述连接螺钉固定于连接部上。其中,上压片通过底部螺钉与连接螺钉连接,连接螺钉固定于连接部上防止上压片和螺钉的脱落,减少了零件丢失的可能性。螺钉与T型旋转件通过螺纹组装,压线的时候受力程度更强,使连接更具稳定性。
[0015]作为优选,所述上压片的下表面高于底部螺钉。
[0016]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体积小,布线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实现了 T型走线,主线可不中断走线,既主线不用剪断,直接通过本端子与分支线实现电气连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底座与保护罩组装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U型底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T型旋转件与U型底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T型旋转件与底座组装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压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T型走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下压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局部的剖面图;
[0025]图中:底座1、弧面凹槽11、第一凸体12、保护罩2、球形凸体21、连接通孔22、U型底板3、第一竖直部31、第二竖直部32、连接凹槽321、弯曲部33、第一凹槽34、T型旋转件
4、连接部41、连接凸体42、第二凸体43、下压片5、上接线面51、下接线面52、上压片6、连接螺钉71、底部螺钉72。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7]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一种分线端子,包括U型底板3,U型底板3 —侧铰接有T型旋转件4,T型旋转件4可相对于U型底板3旋转,T型旋转件4通过紧固件连接有上压片6。
[0028]如图7、图3所示,U型底板3设有下压片5,U型底板3两侧分别形成能与下压片5匹配的矩形通槽,下压片5呈十字型结构与U型底板3形成十字型定位,下压片5上表面形成上接线面51,下压片5下表面形成下接线面52,上压片6的下表面能与下压片5的上接线面51配合接线,下接线面52与U型底板3的下部配合接线。其中,下压片5呈十字型结构,便于与U型底板3形成十字定位。下压片5上表面形成上接线面51,下压片5下表面形成下接线面52,便于形成T型走线,上接线面51与上压片6的下表面配合连接与主线,下接线面52与U型底板3底部配合连接分线,从而实现了 T型走线,从而使得主线不用剪断,直接通过本端子与分支线实现电气连接,从而减少了连接节点,降低工人的工作量,减低了成本,布线方便,操作简单。T型旋转件4,既满足了走主线方便,又不会离开分线端子主体。
[0029]如图3所示,U型底板3包括第一竖直部31、第二竖直部32以及连接第一竖直部31、第二竖直部32的弯曲部33,第二竖直部32铰接有T型旋转件4,第二竖直部32的高度低于第一竖直部31。其中,第二竖直部32的高度低于第一竖直部31,是便于第二竖直部32与T型旋转件4配合,使得T型旋转件4旋转固定的时候能与第一竖直部31槽接。第二竖直部32前后两端面分别设有连接凹槽321,T型旋转件4上设有与连接凹槽321匹配的连接凸体42。其中,T型旋转件4通过连接凸体42与第二竖直部32的连接凹槽321配合,使得T型旋转件4再旋转固定的时候连接更加稳定,从而保证接线牢固,安全系数更高。T型旋转件4上部水平设有连接部41,紧固件穿过连接部41连接有上压片6,连接部41与第一竖直部31通过槽接。其中,连接部41与第一竖直部31通过槽接使得在旋转固定的时候,T型旋转件4与U型底板3成为一个整体,使得连接更加稳定,保证接线牢固,安全系数更高。
[0030]如图5、图7所示,下压片5的上接线面51、下接线面52、上压片6的下表面分别为圆弧形曲面。其中,曲面增大了与线的接触面积,使连接更具稳定性。曲面上设有若干条纹。其中,曲面上有若干条纹,进一步增大了与线的接触面积,使连接更具稳定性。
[0031]如图4所示,U型底板3下部设有底座1,底座I上设有第一凸体12,U型底板3上设有与第一凸体12匹配的第一凹槽34,T型旋转件4下部设有与底座I配合的第二凸体43。其中,设置底座I与保护罩2起到一个外部保护的效果,U型底板3与底座I通过槽接,使得连接更加稳定,T型旋转件4下部设有与底座I配合的第二凸体43使得T型旋转件4与底座I紧密的贴合。
[0032]如图1所示,U型底板3上部设有保护罩2,保护罩2上设有下部设有球形凸体21,底座I设有与球形凸体21匹配的弧面凹槽11,保护罩2上端面设有连接通孔22。其中,保护罩2通过球形凸体21与底座I的弧面凹槽11配合连接更加稳定。
[0033]如图5所示,上压片6通过底部螺钉72与连接螺钉71连接,连接螺钉71固定于连接部41上。其中,上压片6通过底部螺钉72与连接螺钉71连接,连接螺钉71固定于连接部41上防止上压片6和螺钉的脱落,减少了零件丢失的可能性。螺钉与T型旋转件4通过螺纹组装,压线的时候受力程度更强,使连接更具稳定性。上压片6的下表面高于底部螺钉72。
[0034]在连接主进线时:如图2、图3、图6所示,主线局部剥皮,铜线与下压片5的上接线面51接触,上接线面51具有若干个条纹,增加接触面积,旋转T型旋转件4,压紧带上压片6,上压片6的下表面能与下压片5的上接线面51配合拧紧连接螺钉71,如图8所示,盖上保护罩2。
[0035]在连接主进线,如图2、图3、图6所示,T型接线时:出线放于下接线面52与U型底板3底部的弯曲部33之间,放入主进线,旋转T型旋转件4,拧紧连接螺钉71,使得下接线面52与弯曲部33将出线加紧,如图8所示,盖上保护罩2。
【权利要求】
1.一种分线端子,包括U型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底板一侧铰接有T型旋转件,所述T型旋转件可相对于U型底板旋转,所述T型旋转件通过紧固件连接有上压片,所述U型底板设有下压片,所述U型底板两侧分别形成能与下压片匹配的矩形通槽,所述下压片呈十字型结构与U型底板形成十字型定位,所述下压片上表面形成上接线面,所述下压片下表面形成下接线面,所述上压片的下表面能与下压片的上接线面配合接线,所述下接线面与U型底板的下部配合接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底板包括第一竖直部、第二竖直部以及连接第一竖直部、第二竖直部的弯曲部,所述第二竖直部铰接有T型旋转件,所述第二竖直部的高度低于第一竖直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直部前后两端面分别设有连接凹槽,所述T型旋转件上设有与连接凹槽匹配的连接凸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分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旋转件上部水平设有连接部,所述紧固件穿过连接部连接有上压片,所述连接部与第一竖直部通过槽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分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片的上接线面、下接线面、上压片的下表面分别为圆弧形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上设有若干条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分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底板下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凸体,所述U型底板上设有与第一凸体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T型旋转件下部设有与底座配合的第二凸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底板上部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设有下部设有球形凸体,所述底座设有与球形凸体匹配的弧面凹槽,所述保护罩上端面设有连接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分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片通过底部螺钉与连接螺钉连接,所述连接螺钉固定于连接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分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片的下表面高于底部螺钉。
【文档编号】G01R11/04GK203672932SQ201420012603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9日
【发明者】朱学东, 朱忠培 申请人:华威博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