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车载式互感器现场检定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感器检定装置,具体地说是变电站、电厂等现场互感器的检定装置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式现场互感器误差检定试验,所需设备多、质量重,每次试验耗时费力,劳动效率低下。使用互感器现场计量检定车,只能解决室外校验的上述难题,室内互感器校验由于受到空间限制,车子无法进入;便携式互感器检定仪器虽然轻便灵活,但是数据不可靠,测试结果经常偏离真实数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现场互感器误差检定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车载式互感器现场移动检定装置,它既具有试验室检定装置的数据稳定性,又具备现场测试设备的灵活性,自动化程度高,不受空间限制,狭小室内空间的互感器亦可进行测试。利用它可快速高效、省时省力的实现互感器现场检定工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车载式互感器现场检定柜,本实用新型特征是将互感器校验仪及电流负荷箱、电压负载箱、控制柜集成为可移动式一体化控制柜体;该控制柜包括位于上方设置为互感器校验仪及电流负荷箱,电压负载箱位于互感器校验仪及电流负荷箱之下,中部设置为电控箱,下部设为调压器和变压器容纳空间,底部设有滑动轮和防滑固定支撑;在控制柜体前、后方分别设置了前电控面板和后接线面板。本实用新型在控制柜体底部设置的所述滑动轮为一侧是活动式滑动轮,另一侧是固定式滑动轮。本实用新型在控制柜体侧面设置有拉手。本实用新型根据最优原则,将调压器和变压器及安装固定在检定装置内部。另外,检定装置的高度根据人体身高设计,便于试验人员进行检定测试。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本装置解决了现场检定试验受空间限制的难题,它可以很方便地到达计量车无法进入的厂站及室内校验场地。大大减少了互感器现场计量检定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保持原技术特点的前提下,在电流互感器的快速测量、测试点的快速定位、负荷箱和各种变比的互感器覆盖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后视图;图3为电气控制面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接线面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图3,图4所示,车载式互感器现场检定柜,本实用新型特征是,将互感器校验仪及电流负荷箱、电压负载箱、控制柜集成为可移动式一体化控制柜体I ;该控制柜包括位于上方设置为互感器校验仪及电流负荷箱2,电压负载箱3位于互感器校验仪及电流负荷箱2之下,中部设置为电控箱4,下部设为调压器10和变压器11容纳空间,底部设有滑动轮和防滑固定支撑7 ;在控制柜体前、后方分别设置了前电控面板8和后接线面板9。本实用新型在控制柜体底部设置的所述滑动轮分别为活动式滑动轮5和固定式滑动轮6。其中一侧是活动式滑动轮5,另一侧是固定式滑动轮6。在柜体底部正中为防滑固定支撑7。本实用新型在控制柜体侧面设置有拉手12,以方便用手移动柜体。本实用新型柜体上方的机架设计为4U及3U标准机箱,便于校验仪及负载箱拆卸,方便送检。中部的电控部分,根据最优原则,将电控部分的电控板、变压器、调压器等合理安装固定于装置内部的合金骨架上。前面板中设置了互感器检定试验的操作按钮及旋钮,后面板设置TV、TA试验的接线柱,便于试验人员操作及接线。底部的移动装置设置了方向轮及滑动轮,另外还设置有防滑动固定支撑,可以将该检定装置在试验室固定于原地。该装置四周安装有可折叠的把手,方便试验人员移动。该检定装置通过侧面挡板及前后侧开门密封。
权利要求1.车载式互感器现场检定柜,其特征是,将互感器校验仪及电流负荷箱、电压负载箱、控制柜集成为可移动式一体化控制柜体(I);该控制柜包括位于上方设置为互感器校验仪及电流负荷箱(2),电压负载箱(3)位于互感器校验仪及电流负荷箱(2)之下,中部设置为电控箱(4),下部设为调压器(10)和变压器(11)容纳空间,底部设有滑动轮和防滑固定支撑(7);在控制柜体前、后方分别设置了前电控面板(8)和后接线面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互感器现场检定柜,其特征是,在控制柜体底部设置的所述滑动轮为一侧是活动式滑动轮(5),另一侧是固定式滑动轮(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互感器现场检定柜,其特征是,在控制柜体侧面设置有拉手(12)。
专利摘要车载式互感器现场检定柜,本实用新型将互感器校验仪及电流负荷箱、电压负载箱、控制柜集成为可移动式一体化控制柜体(1);该控制柜包括位于上方设置为互感器校验仪及电流负荷箱(2),电压负载箱(3)位于互感器校验仪及电流负荷箱(2)之下,中部设置为电控箱(4),下部设为调压器(10)和变压器(11)容纳空间,底部设有滑动轮和防滑固定支撑(7);在控制柜体前、后方分别设置了前电控面板(8)和后接线面板(9)。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大大减少了互感器现场计量检定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保持原技术特点的前提下,在电流互感器的快速测量、测试点的快速定位、负荷箱和各种变比的互感器覆盖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文档编号G01R35/02GK202854317SQ20122048533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苏智勇, 何焱, 彭江, 李科, 金鸣, 白彪 申请人:云南电网公司普洱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