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气瓶余压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瓶余压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瓶余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潜水员在水下进行查勘、打捞、修理和水下工程等作业时通常会携带潜水装置,所述潜水装置中包括供潜水员水下作业用气瓶。潜水员在水下作业中会不断消耗气瓶中气体。潜水员需知道所述气 瓶余压,以保证在气体用尽之前返回水面,以防止发生潜水事故。现有技术中,发展了气瓶余压报警装置用于在气瓶余压低于预设阈值时进行报警。在公开号为CN200987840Y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参考图1,示出了所述中国专利申请中气瓶余压报警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所述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包括基体11,基体11中有压力进气口 17以及气压传递室16,气压传递室16中安装有气压传递机构,所述气压传递机构包括喷嘴12,气压传递室16的一端与压力进气口 17和气压表相通连接,另一端与报警哨15连接。当压力进气口 17输入压力气的压力值低于设定的报警压力值时,压力气经由喷嘴2经报警哨15排出,发出响亮的哨音以进行报警。但是,图I所示的气瓶余压报警装置不适用于水下作业,因为在水下环境中,报警哨15的哨音容易被淹没掉,不利于及时使潜水员知晓气瓶余压的信息,容易发生潜水安全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公开号为CN201823178U的中国专利中还公开了一种气瓶余压报警装置。所述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包括气动开关、压力传感器和显示灯,当气瓶压力不足时,显示灯发出闪光信号的同时报警装置发出警示音。这样除了发出声音之外,所述气瓶余压报警装置还通过光信号向潜水员发出报警信号,可以保证潜水员潜水的安全性。但是,上述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只能实现单点报警,即只能与一个设定的报警压力值相比较,在低于所述设定的报警压力值时进行报警。这样的气瓶余压报警装置不具备足够使用灵活性,使用范围也比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多压力区段报警的气瓶余压报警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包括中空型的基体;电路单元,包括第一连接端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端,所述电路单元用于在第一连接端和不同第二连接端电连接时,形成不同的信号;所述基体包括与气瓶相连的进气室,沿基体轴线方向还依次包括与所述进气室相连的气压传递室、与所述气压传递室相连的接触导电室;所述气压传递室内设置有气压传动件,用于将进气室中的气压转化为气压传动件朝向接触导电室的端部在基体轴线方向的位移;所述接触导电室的内壁绝缘,所述接触导电室内壁上至少覆盖有两个沿基体轴线方向排布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分别与电路单元中不同的第二连接端电连接;所述气压传动件朝向接触导电室的端部固定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路单元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所述导电件基于气压传动件朝向接触导电室的端部在基体轴线方向位移的不同而与不同导电层相接触,以实现电连接。可选地,所述气瓶余压报警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基体上的气压表,所述气压表与所述进气室、气压传递室靠近进气室一侧均相通,用于测量气瓶余压。 可选地,所述气压传动件包括滑块,包括位于气压传递室中的第一端和位于接触导电室中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的横截面与所述气压传递室的横截面相匹配,所述第一端朝向进气室的面用于密封气体,所述导电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端;弹性部件,一端固定于滑块第一端反向进气室的面上,另一端固定于滑块第一端和接触导电室之间的基体的内壁上。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件为压力弹簧。可选地,所述压力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滑块上,另一端固定于气压传递室和接触导电室交界位置处的基体内壁上。可选地,所述接触导电室呈立方体型,所述接触导电室包括四个内壁,每一内壁上均覆盖有一导电层。
可选地,分别覆盖于四个内壁上的导电层沿基体轴线方向依次相接。可选地,所述导电层为镀铜。可选地,所述导电件包括四个导电弹片,分别朝向所述四个内壁。可选地,所述信号为光信号,所述电路单元包括触发分频器和警示灯,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警示灯均与所述触发分频器耦接;所述触发分频器用于在第一连接端和不同第二连接端电连接时形成不同频率的方波信号;所述警示灯用于接收所述方波信号,并基于所述方波信号相应的频率进行闪烁。可选地,所述信号为光信号,所述电路单元包括触发分频器和至少两个不同颜色的警示灯,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触发分频器耦接,所述警示灯均与第一连接端耦接,不同颜色的警示灯与不同的第二连接端耦接;所述触发分频器用于在第一连接端和不同第二连接端电连接时形成不同频率的方波信号;所述警示灯用于在第一连接端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二连接端电连接时,基于所述方波信号相应的频率、以其相应的颜色进行闪烁。可选地,所述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在基体未连接气瓶的一端还设置有密封罩。可选地,所述电路单元位于密封罩外,所述导电层通过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所述导电件通过第二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所述密封罩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穿过所述贯穿孔与电路单元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与贯穿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气压传动件可以将气压转换为气压传动件朝向接触导电室的端部在基体轴线方向的位移,而导电件可以基于气压传动件朝向接触导电室的端部在基体轴线方向位移的不同而与不同导电层相接触,由于不同导电层分别与不同的第二连接端相连,进而可以使第一连接端和不同第二连接端实现电连接,以使电路单元形成不同的信号进行报警;这样对应不同的气瓶余压,可以采用不同信号报警,因此实现了多压力区段的报警,进而扩大了气瓶余压报警装置的使用范围。
图I是现有技术气瓶余压报警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气瓶余压报警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气瓶余压报警装置中导电层分布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气瓶余压报警装置中电路单元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图2所示气瓶余压报警装置中电路单元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 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其次,本发明利用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包括中空型的基体;电路单元,包括第一连接端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端,所述电路单元用于在第一连接端和不同第二连接端电连接时,形成不同的信号;所述基体包括与气瓶相连的进气室,沿基体轴线方向还依次包括与所述进气室相连的气压传递室、与所述气压传递室相连的接触导电室;所述气压传递室内设置有气压传动件,用于将进气室中的气压转化为气压传动件朝向接触导电室的端部在基体轴线方向的位移;所述接触导电室的内壁绝缘,所述接触导电室内壁上至少覆盖有两个沿基体轴线方向排布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分别与电路单元中不同的第二连接端电连接;所述气压传动件朝向接触导电室的端部固定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路单元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所述导电件基于气压传动件朝向接触导电室的端部在基体轴线方向位移的不同而与不同导电层相接触,以实现电连接。本发明中,气压传动件可以将气压转换为气压传动件朝向接触导电室的端部在基体轴线方向的位移,而所述导电件可以基于气压传动件朝向接触导电室的端部在基体轴线方向位移的不同而与不同导电层相接触,由于不同导电层分别与不同的第二连接端相连,进而可以使第一连接端和不同第二连接端实现电连接,以形成不同的信号进行报警。对应不同的气瓶余压,本发明可以采用不同信号报警,因此本发明实现了多压力区段的报警,可以扩大气瓶余压报警装置的使用范围。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参考图2,示出了本发明气瓶余压报警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所述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包括基体,位于基体外的电路单元10 ;基体为中空型结构,所述基体沿轴线(图2中的点划线)方向包括进气室I、气压传递室II和接触导电室III。具体地,进气室I设置有进气口 2,所述进气口 2与所述气瓶出气口密封连接,从而使进气口 2中的气压与气瓶余压相等。气压传递室II中设置有气压传动件,用于将进气室中的气压转化为气压传动件朝向接触导电室的端部在基体轴线方向位移。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压传动件包括滑块3和弹性部件4,其中,滑块3,包括位于气压传递室II中的第一端和位于接触导电室III中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的横截面与所述气压传递室的横截面相匹配,所述第一端朝向进气室I的面用于密封气体。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滑块3的滑动,所述气压传递室II垂直于所述轴线的横截面为圆形,相应地,所述滑块3的第一端垂直于所述轴线的横截面也为圆形,并且所述滑块3的横截面与所述气压传递室II的尺寸相等,以便于滑块3的第一端实现对气体的密封,所述气压传递室II靠近进气口 2的一侧与所述进气口 2相连通,因此所述气压传递室II靠近进气口 2的一侧与所述进气口 2的气压相同,即与所述气瓶余压相等。弹性部件4,一端固定于滑块3第一端反向进气口 2的面上,另一端固定于滑块3第一端和接触导电室III之间的基体的内壁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4为压力弹簧。压力弹簧不易损坏和老化,可以提高本发明气瓶余压报警装置的使用寿命。如图2所示,所述压力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滑块3上,另一端固定于气压传递室II和接触导电室III交界位置处的基体内壁上。从而可以最大的利用气压传递室II沿轴向的尺寸,提高本发明气瓶余压报警装置的紧凑性。本实施例中的气压传动件将气压转化为滑块3在基体轴线方向的位移。下面结合气压传动件的工作过程介绍其转化原理。气压传递室II靠近进气口 2的一侧(具体指滑块3第一端朝向进气室I的面与基体内壁围成的区域)的气压为大气压时,压力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当滑块3第一端朝向进气室I的面与基体内壁围成的区域与气瓶相连时,由于气瓶余压通常大于大气压,滑块3第一端朝向进气室I的面会受到气瓶余压所产生的压力,从而使滑块3沿轴线朝反向进气室I的一侧产生滑动,这会使压力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进而位于滑块3第一端反向进气室I的面会受到压力弹簧因形变而产生的弹力。滑块3受到的气瓶余压所产生的压力与弹簧变形产生的弹力方向相反,最终所述滑块3因受所述压力和所述弹力而处于平衡状态时,所述压力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述气瓶余压产生的压力相同。由于压力弹簧的弹力与压力弹簧的形变相关,因此,平衡状态时所述气瓶余压产生的压力与压力弹簧的形变相关。由于本实施例中压力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基体内壁上,另一端固定于滑块3上,并且压力弹簧形变的方向沿基体轴向,因此,弹簧形变所产生的位移与滑块3沿轴线移动的位移相同。本实施例中,由于滑块3为一刚性部件,所述滑块3位于接触导电室III中的第二端沿轴线移动的位移与滑块3沿轴线移动的位移相同。继续参考图2,所述滑块3的第二端上设置有导电件6,所述导电件6与接触导电室III的内壁相接触。在滑块3滑动的过程中,所述导电件6沿轴线方向在接触导电室III的内壁上滑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导电室III呈立方体型,所述接触导电室III包括四个内壁(由于图2为平面图,只能示意出接触导电室III与纸面方向垂直的两个内壁),所述四个内壁均为绝缘材料,每一内壁上均覆盖有一与电路单元10的不同第二连接端(图未示)相连的导电层5。相应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6包括与电路单元10的第一连接端(图未示)均相连的四个导电弹片,所述导电弹片各自朝向不同接触导电室III的内壁,且均与相应的内壁相接触。 结合参考图3,示出了图2所示接触导电室III四个内壁的展开示意图和滑块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覆盖于四个内壁上的导电层5沿基体轴线方向相互错开。所述覆盖于四个内壁上的导电层5从气压传递室II至接触导电室III的方向依次为第一导电层84、第二导电层83、第三导电层82和第四导电层81,并且所述第一导电层84、第二导电层83、第三导电层82和第四导电层81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线8D、8C、8B、8A与电路单元10相应的第二连接端实现电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导电层84、第二导电层83、第三导电层82和第四导电层81均为镀铜,但是本发明对导电层5的材料不做限制。导电件6的四个导电弹片61通过第二连接线SE与电路单元10的第一连接端实现电连接。所述导电件6沿轴线方向在接触导电室III的内壁上滑动时,所述导电弹片61各自朝向不同接触导电室III的内壁,对应于不同的位移,所述导电弹片与处于不同位置的导电层5相接触,进而实现电路单元10中第一连接端和不同第二连接端的电连接。具体地说,如果气瓶余压较大,滑块3相对未连接气瓶时初始位置的位移比较大,导电件6处于离气压传递室II最远的第四导电层81处,朝向第四导电层81的导电弹片61与第四导电层81相接触实现电连接,而在此位置时导电件6的其他三个导电弹片61与绝缘的内壁相接触,由于导电弹片61通过第二连接线SE与电路单元10的第一连接端相连,而第四导电层81与电路单元10中相应的第二连接端相连,从而实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导通,电路单元10可以发出第一信号。随着潜水员对气体的消耗,气瓶余压逐渐减�。�3的位移逐渐减�。嫉缂�6处于距离气压传递室II的次远第三导电层82的位置处,朝向第三导电层82的导电弹片61与第三导电层82相接触实现电连接,而在此位置时导电件6的其他三个导电弹片61与绝缘的内壁相接触,这样可以实现与第三导电层82对应第二连接端和第一连接端的导通,从而使电路单元10发出第二信号。同样地,随着气瓶余压的进一步减�。嫉缂�6依次使第二导电层83、第一导电层84分别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和第一连接端向连通,分别使电路单元10发出第三信号、第四信号。潜水员基于不同的信号可以获知气瓶余压的范围,本发明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实现了多压力区段报警。需要说明的是,可预先通过气瓶余压对应的压力、弹性部件的弹性系数可以分别计算出弹性部件对应不同压力所产生的位移,基于所述位移可以设计出不同压力区段对应的导电层沿轴线方向的长度,从而依次设置气瓶余压报警装置中导电层的尺寸和在基体内部上的布置方式。继续参考图2,所述气瓶余压报警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基体上的气压表12,所述气压表12与所述进气室I和气压传递室II靠近进气室I 一侧相通,用于测量气瓶余压。通过所述气压表12可以获知气瓶余压的具体数值。如图3所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84、第二导电层83、第三导电层82和第四导电层81沿基体轴线方向依次相接。也就是说第一导电层84、第二导电层83、第三导电层82和第四导电层81虽位于不同的基体内壁,但是第一导电层84、第二导电层83、第三导电层82和第四导电层81沿轴线方向相互之间没有间隔,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接触导电室III沿轴线方向的空间,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对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可报警的多个压力区段之间的连续性。但是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所述第一导电层84、第二导电层83、第三导电层82和第四导电层81之间沿轴线方向还可以有一定的间隔。此外,图3所示实施例中,接触导电室III的每个内壁上均设置有导电层5,但是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接触导电室III的部分内壁上设置导电层5,而其他内壁上不设置导电层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气瓶余压报警装置的使用环境、对压力区段的不同要求对所述导电层5进行设计。对于进行水下作业的潜水员而言,由于报警用的声音信号不利于在水中传播,优选地,所述气瓶余压报警装置的电路单元发出的信号为光信号。
结合参考图4,示出了图2所示电路单元一实施例的等效电路示意图。图4中除了示出电路单元的电路图之外,还示出了导电件和导电层的等效电路是示意图。具体地,所述电路单元包括电源Vcc,用于向电路单元各器件提供工作电压;触发分频器9,包括第一端子91、第二端子92,所述第一端子91和第二端子92连通时,所述出发分频器9会形成具有一定频率的方波信号;警示灯11,与所述触发分频器9的输出端相连,可以基于所述方波信号以相应的频率进行闪烁。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端子91和第二端子92之间还设置多个并联的电阻RA、RB、RC、RD,各电阻RA、RB、RC、RD的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二连接线8E与第一端子91相连,各电阻RA、RB、RC、RD的第二连接端分别通过一开关与不同的第一连接线8A、8B、8C、8D耦接。连接件6分别与第四导电层81、第三导电层82、第二导电层83、第一导电层84构成与所述第一连接线8A、8B、8C、8D相耦接的开关801、802、803、804。在本发明气瓶余压报警装置的工作过程中,当气瓶余压较高而使连接件6的导电弹片与第四导电层81相接触实现电连接时,相应地,开关801处于导通状态,第一端子91和第二端子92之间经由电阻RA连通使触发分频器9形成第一频率的方波信号;随着气瓶余压减小当连接件6的导电弹片与第三导电层82相接触实现电连接时,相应地,开关802处于导通状态,第一端子91和第二端子92之间经由电阻RB连通使触发分频器9形成第二频率的方波信号;随着气瓶余压的进一步减�。蛹�6的导电弹片与第二导电层83相接触实现电连接时,相应地,开关803处于导通状态,第一端子91和第二端子92之间经由电阻RC连通使触发分频器9形成第三频率的方波信号;当气瓶余压降至非常低的状态时,连接件6的导电弹片与第一导电层84相接触实现电连接时,相应地,开关804处于导通状态,第一端子91和第二端子92之间经由电阻RD连通使触发分频器9形成第四频率的方波信号。所述警示灯11基于所述第一频率、第二频率、第三频率或第四频率进行闪烁,从而可以使潜水员获知气瓶余压所处的压力区段。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通过设计电阻RA、RB、RC、RD的相对大小使所述第一频
率小于第二频率,并且第二频率小于第三频率、第三频率小于第四频率,从而使在气瓶余压较小时,警示灯11以较高的频率进行闪烁,以达到较好的警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第一频率、第二频率、第三频率、第四频率的相对大小不做限制,只要所述第一频率、第二频率、第三频率和第四频率不同即可。参考图5,示出了图2所示电路单元另一实施例的等效电路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4所示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图4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警示灯11,与所述触发分频器9的输出端相连,可以基于所述方波信号以相应的频率进行闪烁。触发分频器9的输出端和地端之间并联有四个可发出不同颜色光的警示灯LED-A、LED-B、LED-C, LED-D,并且所述四个警示灯 LED-A、LED-B, LED-C, LED-D 分别与开关 801、802、803、804相耦接。这样当气瓶余压使连接件6的导电弹片与不同的导电层5相接触实现电连接时,相应的开关导通,一方面可以使触发分频器9形成一定频率的方波信号,同时还会连通相应颜色的警示灯,从而可以使相应颜色的警示灯以方波信号所对应的频率、以其对应的进行闪烁。例如气瓶余压较高时,以低频绿灯信号进行闪烁,气瓶余压较低时,以高频红灯信号进行闪烁。图5所示实施例中,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可以基于不同的气压使不同颜色的警示灯基于不同的频率进行闪烁,从而提高了警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气瓶余压报警装置不仅适于对水下作业用气瓶进行报警,还适于应用于医学领域,对气瓶进行报警,本发明对气瓶所属领域不做限制。对于气瓶余压报警装置用于水下作业用气瓶进行报警的情况,继续参考图2,本发明气瓶余压报警装置中,在基体未连接气瓶的一端还设置有密封罩7,所述密封罩7可以隔水,从而防止在进行水下作业时发生漏水现象。继续参考图2,所述电路单元10位于密封罩7外,所述导电层5通过第一连接线8A、8B、8C、8D与电路单元10第一连接端相连,所述导电件6通过第二连接线8E与电路单元10第二连接端相连,所述密封罩7上设置有贯穿孔(图未示),所述第一连接线8A、8B、8C、8D和第二连接线SE穿过所述贯穿孔与电路单元相连。较佳地,为了防止漏水,所述第一连接线8A、8B、8C、8D和第二连接线SE与贯穿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图未示)。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气瓶的种类不做限制,气瓶可以是氧气气瓶、压缩空气气瓶,混合气气瓶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相应的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空型的基体; 电路单元,包括第一连接端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端,所述电路单元用于在第一连接端和不同第二连接端电连接时,形成不同的信号; 所述基体包括与气瓶相连的进气室,沿基体轴线方向还依次包括与所述进气室相连的气压传递室、与所述气压传递室相连的接触导电室; 所述气压传递室内设置有气压传动件,用于将进气室中的气压转化为气压传动件朝向接触导电室的端部在基体轴线方向的位移; 所述接触导电室的内壁绝缘,所述接触导电室内壁上至少覆盖有两个沿基体轴线方向排布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分别与电路单元中不同的第二连接端电连接; 所述气压传动件朝向接触导电室的端部固定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路单元的第一连接端相连,所述导电件基于气压传动件朝向接触导电室的端部在基体轴线方向位移的不同而与不同导电层相接触,以实现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余压报警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基体上的气压表,所述气压表与所述进气室、气压传递室靠近进气室一侧均相通,用于测量气瓶余压。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传动件包括 滑块,包括位于气压传递室中的第一端和位于接触导电室中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的横截面与所述气压传递室的横截面相匹配,所述第一端朝向进气室的面用于密封气体,所述导电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端; 弹性部件,一端固定于滑块第一端反向进气室的面上,另一端固定于滑块第一端和接触导电室之间的基体的内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压力弹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滑块上,另一端固定于气压传递室和接触导电室交界位置处的基体内壁上。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导电室呈立方体型,所述接触导电室包括四个内壁,每一内壁上均覆盖有一导电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覆盖于四个内壁上的导电层沿基体轴线方向依次相接。
8.如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为镀铜。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包括四个导电弹片,分别朝向所述四个内壁。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为光信号,所述电路单元包括触发分频器和警示灯,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警示灯均与所述触发分频器率禹接; 所述触发分频器用于在第一连接端和不同第二连接端电连接时形成不同频率的方波信号; 所述警示灯用于接收所述方波信号,并基于所述方波信号相应的频率进行闪烁。
11.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为光信号,所述电路单元包括触发分频器和至少两个不同颜色的警示灯,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触发分频器耦接,所述警示灯均与第一连接端耦接,不同颜色的警示灯与不同的第二连接端稱接; 所述触发分频器用于在第一连接端和不同第二连接端电连接时形成不同频率的方波信号; 所述警示灯用于在第一连接端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二连接端电连接时,基于所述方波信号相应的频率、以其相应的颜色进行闪烁。
1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在基体未连接气瓶的一端还设置有密封罩。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单元位于密封罩外,所述导电层通过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所述导电件通过第二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所述密封罩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穿过所述贯穿孔与电路单元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与贯穿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全文摘要
一种气瓶余压报警装置,包括基体;电路单元,包括第一连接端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端,用于在第一连接端和不同第二连接端电连接时形成不同的信号;基体沿基体轴线方向依次包括进气室、气压传递室、接触导电室;气压传递室内设置有气压传动件,用于将进气室中的气压转化为气压传动件朝向接触导电室的端部在基体轴线方向的位移;接触导电室的内壁绝缘,接触导电室内壁上至少覆盖有两个沿基体轴线方向排布的导电层,导电层分别与电路单元中不同的第二连接端电连接;气压传动件朝向接触导电室的端部固定有导电件,与电路单元的第一连接端相连,用于根据气压传动件端部在基体轴线方向位移的不同而与不同导电层相接触。本发明实现多压力区段报警。
文档编号G01L19/12GK102901599SQ2012102280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陈杰, 方以群, 闫硕, 姚健, 霍文军, 袁恒荣, 马骏, 张师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