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动物中毒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中毒试验装置,主要用于试验有毒气体对动物的毒性教学演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动物中毒试验装置使用普通的玻璃柜子,没有配套的毒气发生装置,演示时将坩埚放入柜子,用滴管将毒剂直接滴入。发生毒剂也在坩埚内进行。其缺点是在气温较低时需要加热器对坩埚加热,染毒空气不均匀,毒剂蒸汽容易从柜门溢出,用毒量难以控制,操作不便,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动物中毒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试验装置存在的染毒空气不均匀,毒剂蒸汽容易从柜门溢出,用毒量难以控制,操作不便,不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毒气柜,在所述的毒气柜设有进气口,在该进气口通过气管连接一毒气发生器。
所述的毒气发生器包括发生瓶、瓶口塞、打气装置和膨肚滴管,在所述的发生瓶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在所述的瓶口塞上穿入膨肚滴管,在所述的进气口连接打气装置。
所述的打气装置为双连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毒剂发生器与毒气柜配套,既可集于一体,又可分离,结构简单。布毒时人员无须打开毒气柜的柜门,试验过程始终在密闭的毒气柜内进行,避免了毒剂蒸汽溢出。由于双连球的作用,使毒气柜内染毒空气均匀,并可控制柜内的毒气量。在气温较低时无需加热器,可采用对发生瓶热浴或热敷的方法加热。整个操作过程简便、安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毒气柜1和毒气发生器2,在所述的毒气柜1的进气口通过气管3于毒气发生器2的出气口25连接。
所述的毒气发生器2包括发生瓶21、瓶口塞22、打气装置23和膨肚滴管24,在所述的发生瓶21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出气口25和进气口26。在所述的瓶口塞22上穿入膨肚滴管24,在所述的进气口26连接打气装置23。
该实施例的打气装置23为双连球。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先将试验动物置于毒气柜1内,并关好柜门。然后布毒可用滴管在发生瓶21内直接布毒剂或模拟毒剂。在用于发生毒剂或模拟毒剂时,用一滴管吸入一种试剂于发生瓶21内,然后用膨肚滴管24吸入另一种试剂,两种试剂相互作用生成毒剂或模拟毒剂。再用双连球23打气,瓶内的毒气从出气口25通过气管3进入毒气柜1内。
权利要求1.一种动物中毒试验装置,包括毒气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毒气柜设有进气口,在该进气口通过气管连接一毒气发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中毒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毒气发生器包括发生瓶、瓶口塞、打气装置和膨肚滴管,在所述的发生瓶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在所述的瓶口塞上穿入膨肚滴管,在所述的进气口连接打气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物中毒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气装置为双连球。
专利摘要一种动物中毒试验装置,包括毒气柜,在所述的毒气柜设有进气口,在该进气口通过气管连接一毒气发生器。所述的毒气发生器包括发生瓶、瓶口塞、打气装置和膨肚滴管,在所述的发生瓶的上下部分别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在所述的瓶口塞上穿入膨肚滴管,在所述的进气口连接双连球打气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毒剂发生器与毒气柜配套,既可集于一体,又可分离,结构简单。布毒时人员无须打开毒气柜的柜门,试验过程始终在密闭的毒气柜内进行,避免了毒剂蒸汽溢出。由于双连球的作用,使毒气柜内染毒空气均匀,并可控制柜内的毒气量。在气温较低时无需加热器,可采用对发生瓶热浴或热敷的方法加热。整个操作过程简便、安全。
文档编号G01D21/00GK2741006SQ20042011551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1日
发明者张际春, 郭宝林, 薛克贤, 张国柱, 李德红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机电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