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民用自测秤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衡器和民用菜篮,特别是一种秤与菜篮子紧密结合成一体不可分割的民用自测秤篮。
民用自测秤篮,是在原实用新型“隐匿型便携式篮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改进型(原实用新型“隐匿型便携式篮秤”申请日88.12.21,已授权,专利号89200278.6,设计者本人)。实践证明,隐匿型便携式篮秤虽然比原“便携式篮秤”具有很多优点,但并非很完善最理想的产物,该实用新型的隐蔽式,由于有一套滑砣牵引系统和微调系统,不仅工艺比较复杂,组装比较困难,而且使用也欠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实用新型“隐匿型便携式篮秤”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衡器更隐蔽、外观更美、使用更方便快捷的民用自测秤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原实用新型“隐匿型便携式篮秤”隐蔽式的基础上,除去滑砣牵引系统和微调系统以及与该系统配套的计量刻度盘和指针,增加一根标有计量刻度的滑砣拉杆和一只微分辨分度盘,并将衡器部件由原来的多层次变为一个层次处于同一空间高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A-A线剖面的秤架结构俯视示意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在原“隐匿型便携式篮秤”隐蔽式的基础上,整个秤篮仍由外篮(1)、内篮(2)和秤架三大部分组成,篮底托(3)为容纳秤架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主要在秤架部分作了如下改进承重架(4)内架由闭合式改为开口式,其尾部由原来的一根改为两根与二次杠杆(5)相对应;二次杠杆(5)也由原来的一根改为两根,并连为整体夹于计量架(7)两侧;承重架(4)、二次杠杆(5)和计量架(7)都安排在同一空间高度上,构成一个层次,这样有利于降低衡器在篮底占用的高度,使篮体造型更加美观。为了使秤篮的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根拉杆(8)和微分辨分度盘(9)替代原来的滑砣牵引系统和微调系统;拉秆(8)如尺状,标有计量刻度,最小分度值为50克,它与滑砣连为整体;微分辨分度盘(9)截面形状为(┐)形,其水平面上标有10个刻度,每格分度值为5克,其原理与游标卡尺的副尺相似,它既是分度盘也是开关,可绕轴转动90度,打开时,可对应拉杆协助分辨微计量,闭合时,可卡紧拉杆以防震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打开开关(即微分辨分度盘),接着将拉杆抽出至所秤重量的相应长度,当拉杆开始摆动并稳定在微分辨分度盘水平面附近,这时,微分辨分度盘上的0线所对应的拉杆刻度便是所秤重量;不用时,将拉杆推进篮底,并将微分辨分度盘转动90度,卡紧拉杆关闭起来。
经改进的“民用自测秤篮”与原“篮秤”的隐蔽式相比,结构更加简单,衡器更加隐蔽,造型更加美观,使用更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的秤架(即所有衡器部件)用来制造台秤(案秤),可具物美价廉之效果。
民用自测秤篮,可采用塑料、金属、竹藤等多种材料制成,尤其适合注塑生产,成本低、重量轻,生产速度快,经济效益高。椐报载,我国已研制成高强度塑料,它比普通钢材耐磨损耐冲击性能高数倍,比重是钢材的七分之一,摩擦系数是钢材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而且价格低廉,如采用此种塑料生产秤篮,其经济价值更高。
本实用新型可设计秤量为3千克、5千克等多种规格,以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要。
民用自测秤篮,既能盛物,又能秤物,一物两用,实用方便,它秤重准确,既能有效地防止短斤少两,维护消费者利益,又能有力地协助市管人员维护法定的计量标准,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民用自测秤监,其特征在于整个秤篮仍由外篮(1)、内篮(2)和秤架三大部分组成,作为衡器的秤架又由承重架(4)、二次杠杆(5)、计量架(7)三部分组成,并由原来的多层次改为一个层次处于同一空间高度,计量架(7)上的滑砣(6)用一根与其连为一体的拉杆(8)替代原来的滑砣牵引系统,并在篮体的一侧与拉杆(8)相对应的位置上设一只微分辨分度盘(9)替代原来的微调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自测秤篮,其特征是承重架(4)内架由原来的闭合式改为开口式,其尾端由一根变为两根与二次杠杆(5)相对应,二次杠杆(5)也由原来的一根改为两根并连成一体夹于计量架(7)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自测枰篮,其特征是拉杆(8)如尺状,标有计量刻度,最小分度值为50克,它与滑砣(6)连为整体,微计量分度盘(9)截面形状为(┐)形,其水平面上标有10个刻度,每格分度值为5克,其原理与游标卡尺的副尺相似,它既是分度盘又是开关,可绕轴转动90度。
专利摘要一种民用自测秤篮,是秤与菜篮子紧密结合成一体的民用新产品。由外篮、内篮和秤架三部分组成。秤架又由承重架、二次杠杆和计量架三部分组成。秤重篮的衡器为一种新型机械秤,无弹簧,无齿轮,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称重准确,使用方便快捷,外观造型新颖别致,高雅大方。该产品可采用塑料、竹藤等材料制成,尤其适合注塑生产,速度快、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秤篮,既是篮又是秤,一物两用,能有效地防止不法商贩短斤少两,维护消费者利益。
文档编号G01G1/32GK2182395SQ9321727
公开日1994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28日
发明者唐宜富 申请人:唐宜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