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车载导航陀螺仪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陀螺仪连接固定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导航陀螺仪连接
O
背景技术:
车载导航的面世为车主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因此车载导航业已成为汽车上最重要的汽配品之一。车载导航通过接收定位卫星的GPS信号获取汽车的位置信息,当没有 GPS信号情况下,车载导航则需利用陀螺仪判断汽车的转向、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判断汽车上下坡状态、利用速度信号计算汽车行驶距离,最后将此三种信息系统结合成定位信息,极大的减少单纯依靠GPS信号进行导航而产生误差的风险、提高车载导航精度,从而为车主提供更准确的行使信息。其中陀螺仪需与地面保持水平状态才能正常工作,但车载导航在整车上的安装角度一般为20°左右,这将导致陀螺仪失效,从而加大导航仪产生误差的风险,影响车载导航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陀螺仪与地面保持水平状态、有助于降低导航仪误差风险、提高导航精度的车载导航陀螺仪连接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载导航陀螺仪连接器,包括呈直角梯形体形的连接器本体和用于集成安装陀螺仪芯片、加速度传感器及多路复用开关的安装基板,连接器本体顶面为与连接器本体底面呈18° -22°夹角的斜面,连接器本体顶面开有用于容纳安装基板的安装槽,连接器本体底面固定在导航基板上,所述安装槽内壁设置有用于扣接安装基板的扣接组件,连接器本体顶面设置有多个PIN脚,所述安装基板扣接在安装槽内并通过PIN脚与导航基板连通。上述多个PIN脚为十二个PIN脚,十二个PIN脚六个为一组地分成平行的上、下 PIN脚组,上、下PIN脚组中的PIN脚——对应。上述扣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槽一内壁的长扣位和设置在安装槽另一内壁的两个短扣位,具体的,长扣位与两个短扣位可以分别设置在安装槽相对的两内壁,亦可以分别设置在安装槽相邻的两内壁,但优选为设置在安装槽相对的两内壁。上述长扣位与两个短扣位之间呈等边三角形分布,这是为了让长扣位和两个短扣位在三个不同方向对安装基板起到平衡的扣合固定作用,加强安装基板与连接器本体的连接稳固性。为了更好地将安装基板定位在连接器本体上,并在使用过程中防止安装基板因为外力作用发生位移错位,上述安装槽内壁还设置有起防错位作用的半圆柱,且半圆柱优选设置在两个短扣位之间。上述连接器本体底面的任两个对角点还设置有用于将连接器本体加固在导航基板上的定位圆柱,通过设置定位圆柱,能在给连接器贴板过程中起到防错作用。两个对角点上的定位圆柱,可以是直径相同的定位圆柱,亦可以是直径不同的定位圆柱。上述上、下PIN脚组之间还设置有SMD吸嘴平台,该SMD吸嘴平台主要用于SMD打板过程中放吸嘴。实际生产中,连接器本体宜用塑胶材料制得,因此,十二个PIN脚优选采用模内注塑方式固定在塑胶质连接器本体中,顶面的PIN脚折弯部分高出斜面以保障与安装基板良好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利用呈直角梯形体形且顶面与底面呈18° -22°夹角的连接器本体消除陀螺仪安装子车载导航上的倾斜角度,使陀螺仪能在与地面保持水平状态才正常工作,有助于降低导航仪误差风险、提高导航精度。2、本发明采用安装基板将陀螺仪芯片、加速度传感器及多路复用开关集成安装,不但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还有利于实现陀螺仪与和导航基板的良好连通,同时减小导航仪的整体体积。3、本发明扣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槽一内壁的长扣位和设置在安装槽另一内壁的两个短扣位,长扣位与两个短扣位分别设置在安装槽相对的两内壁,以便在相对的方向上利用长扣位与两个短扣位对安装基板两侧起到平衡的扣力,使其被稳固固定在连接器本体上,不因外力作用发生位移错位。
图1为本发明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连接器本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能使陀螺仪与地面保持水平状态、有助于降低导航仪误差风险、 提高导航精度的车载导航陀螺仪连接器,该车载导航陀螺仪连接器,包括呈直角梯形体形的连接器本体1和用于集成安装陀螺仪芯片、加速度传感器及多路复用开关的安装基板2, 如图2所示,连接器本体顶面为与连接器本体底面呈20°夹角的斜面,连接器本体顶面开有用于容纳安装基板的安装槽11,连接器本体1底面固定在导航基板3上,安装槽11内壁设置有用于扣接安装基板的扣接组件,连接器本体顶面设置有十二个PIN脚12,十二个PIN 脚六个为一组地分成平行的上、下PIN脚组,上、下PIN脚组中的PIN脚一一对应,安装基板 2扣接在安装槽内并通过十二个PIN脚与导航基板连通。上述连接器本体顶面为与连接器本体底面呈20°夹角的斜面,是为优选方案,实际生产时,为克服车载导航在整车上的安装角度偏差,可根据需要将连接器本体顶面与连接器本体底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8° -22°范围内,以使得陀螺仪需与地面保持水平状态,使其才能正常工作,减少导航仪产生误差的风险,提高车载导航精度。本实施例中,扣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槽一内壁的长扣位13和设置在安装槽另一内壁的两个短扣位14,长扣位与两个短扣位分别设置在安装槽相对的两内壁,以便在相对的方向上利用长扣位与两个短扣位对安装基板两侧起到平衡的扣力,使其被稳固固定在
4连接器本体上,不因外力作用发生位移错位。上述长扣位13与两个短扣位14之间呈等边三角形分布,这是为了进一步让长扣位和两个短扣位在三个不同方向对安装基板起到平衡的扣合固定作用,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加强安装基板与连接器本体的连接稳固性。为了更好地将安装基板定位在连接器本体上,并在使用过程中防止安装基板因为外力作用发生位移错位,本实施例中,上述安装槽内壁还设置有起防错位作用的半圆柱15, 且半圆柱优选设置在两个短扣位之间,将起防错位作用的半圆柱设置在两个短扣位之间是为了更好地将安装基板2定位在连接器本体1上,并在使用过程中防止安装基板因为外力作用发生位移错位。实际生产中,半圆柱亦可以是其它形状柱体,例如半多边体柱或半椭圆形柱。连接器本体底面的任两个对角点还设置有用于将连接器本体加固在导航基板上的定位圆柱,通过设置定位圆柱,能在给连接器贴板过程中起到防错作用。本实施例中,两个对角点上的定位圆柱是直径不同的定位圆柱。同样道理,本实施例优选定位圆柱,并不限定其形状,也即实际生产中亦可以选择定位方柱、椭圆形柱或卡扣机构代替定位圆柱。上、 下PIN脚组之间还设置有SMD吸嘴平台16,该SMD吸嘴平台主要用于SMD打板过程中放吸嘴。本实施例中,连接器本体用塑胶材料制得,十二个PIN脚采用模内注塑方式固定在塑胶质连接器本体中,顶面的PIN脚折弯部分高出斜面以保障与安装基板良好接触。本发明利用呈直角梯形体形且顶面与底面呈20°夹角的连接器本体消除陀螺仪安装子车载导航上的倾斜角度,使陀螺仪能在与地面保持水平状态才正常工作,有助于降低导航仪误差风险、提高导航精度。本发明采用安装基板将陀螺仪芯片、加速度传感器及多路复用开关集成安装,不但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还有利于实现陀螺仪与和导航基板的良好连通,同时减小导航仪的整体体积。上述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 也就是说,在没有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也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导航陀螺仪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直角梯形体形的连接器本体(1) 和用于集成安装陀螺仪芯片、加速度传感器及多路复用开关的安装基板(2),连接器本体顶面为与连接器本体底面呈18° -22°夹角的斜面,连接器本体顶面开有用于容纳安装基板的安装槽(11),连接器本体(1)底面固定在导航基板(3)上,所述安装槽(11)内壁设置有用于扣接安装基板(2)的扣接组件,连接器本体顶面设置有多个PIN脚(12),所述安装基板 (2)扣接在安装槽(11)内并通过PIN脚与导航基板(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导航陀螺仪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PIN脚为十二个PIN脚,十二个PIN脚六个为一组地分成平行的上、下PIN脚组,上、下PIN脚组中的 PIN脚——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导航陀螺仪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槽(11) 一内壁的长扣位(13)和设置在安装槽另一内壁的两个短扣位(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导航陀螺仪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扣位(13)与两个短扣位(14)之间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导航陀螺仪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内壁还设置有起防错位作用的半圆柱(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导航陀螺仪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柱(15)设置在两个短扣位(1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导航陀螺仪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1)底面的任两个对角点还设置有用于将连接器本体加固在导航基板上的定位圆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导航陀螺仪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PIN脚组之间设置有SMD吸嘴平台(16)。尝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导航陀螺仪连接器,包括呈直角梯形体形的连接器本体和用于集成安装陀螺仪芯片、加速度传感器及多路复用开关的安装基板,连接器本体顶面为与连接器本体底面呈18°-22°夹角的斜面,连接器本体顶面开有用于容纳安装基板的安装槽,连接器本体底面固定在导航基板上,安装槽内壁设置有用于扣接安装基板的扣接组件,连接器本体顶面设置有多个PIN脚,安装基板扣接在安装槽内并通过PIN脚与导航基板连通。扣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槽一内壁的长扣位和设置在安装槽另一内壁的两个短扣位,安装槽内壁设置有起防错位作用的半圆柱。实施本方案能使陀螺仪与地面保持水平状态、有助于降低导航仪误差风险、提高导航精度。
文档编号G01C21/28GK102384749SQ20111031941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0日
发明者曹逸, 王珊珊 申请人: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