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支撑调平装置及使用该支撑调平装置的试验台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定位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支撑调平装置,同时还涉及一种使用该支撑调平装置的试验台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发动机试验的试验规模不断扩大,发动机试验台架所需的平板尺寸也不断扩大,所需平板的重量有些已超过100吨以上,但是由于传统意义上的一个试验间仅使用一块平板,从而使得平板的运输成本过大,同时也增加了平板的铸造难度,进而造成了有些平板的铸造质量无法保证,并且平板上的平面和T型槽的加工也找不到合适的机床,因此试验间的平板就必须通过多块平板拼接而成,从而在拼接过程中,造作人员就必须保 证各个平板高度一致性,避免接缝处高低错位,影响设备安装。但是现有市场上使用的机床用调整垫铁并不能在保证各调整垫铁受力均匀,调整到同一高度。申请号为201020155522. 6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机床调平紧固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基座、调节螺杆、双头螺栓和压紧螺母构成,其中双头螺栓的轴向沿上下方向延伸,双头螺栓的下端同轴螺纹连接在基座底部开设的螺纹孔内,上端从基座上端同轴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杆内开设的轴向通孔内伸出,并且通过伸出端与压紧螺母螺纹连接,而调节螺杆的一端处于基座的内孔中,另一端的外周上凸设有用于支撑平板的翻沿,在使用时,操作者通过直接旋转调节螺杆来调节调节螺杆的翻沿上支撑的紧固板的高度,从而达到调平紧固板的目的,但是由于调节螺杆处于紧固板下方,因此在调平紧固板的过程中,操作者需要将用于转动调节螺杆的工具伸入紧固板下方,在紧固板面积较大、安装调平装置的位置靠近内侧时,操作者只有将紧固板从调平装置上拆下才能调节调节螺杆的高度,进而使得紧固板的调平过程的耗时增加,且在拆下紧固板调平时,操作者只能凭借经验和感觉对调平装置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调平的准确性降低、需要耗费的劳动量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支撑调平装置及使用该支撑调平装置的试验台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带调平的被支撑体下方对调平装置进行操作时,调节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该调平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支撑调平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浇筑基础内的基座、用于支撑被支撑体的调节螺杆、及用于将被支撑体压紧在调节螺杆上的压紧螺栓;所述基座内开设有上大下小的阶梯孔,所述调节螺杆的外周上凸设有用于支撑被支撑体的支撑台,所述调节螺杆内开设有供压紧螺栓穿过并穿入基座台阶孔的小孔段的轴向通孔;所述阶梯孔的上部大孔段和下部小孔段的孔壁上均加工有内螺纹段;所述调节螺杆外周上加工有与阶梯孔上部大孔段上的内螺纹段配合的外螺纹段;所述压紧螺栓的外周上加工有用于与阶梯孔下部小孔段上的内螺纹段配合的外螺纹段,一端设置有用于将被支撑体压紧在支撑台上的挡止结构,所述调平装置还包括用于套设在压紧螺栓外周上的调整套筒,所述调整套筒和调节螺杆的相对端分别设置有相互止旋插接配合的止旋结构,所述调整套筒的止旋结构上开设有与调整套筒的内孔连通以使压紧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调节螺杆与调整套筒的其中至少一个上设有用于穿入或穿过被支撑体以实现两者止旋插接的穿插部分。所述压紧螺栓为双头螺栓,所述双头螺栓的一端同轴螺纹连接在所述基座的阶梯孔下部小孔段,所述挡止结构为双头螺栓的另一端的外周上旋设的锁紧螺母。所述基座内开设有处于阶梯孔的下部小孔段的下方的能够使压紧螺栓穿过的调整通道,所述调整通道与阶梯孔的小孔段连通。所述基座的外周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调整套筒的外周上加工有用于与扳手配合使用的止旋结构。所述止旋结构为所述调整套筒的端部设置的用于与所述调节螺杆的端部开设的 径向缺口插配的扁销。使用该调平装置的试验台架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试验台架,包括被支撑体、及被支撑体上开设的安装孔内装设的调平装置,所述调平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浇筑基础内的基座、用于支撑被支撑体的调节螺杆、及用于将被支撑体压紧在调节螺杆上的压紧螺栓;所述基座内开设有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上部大孔段和下部小孔段的孔壁上均加工有内螺纹段;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的外周上加工有与阶梯孔上部大孔段上的内螺纹段配合的外螺纹段,所述调节螺杆的外周上凸设有用于支撑被支撑体的支撑台,所述调节螺杆上开设有用于供压紧螺栓穿过的轴向通孔;所述压紧螺栓的一端的外周上加工有用于与阶梯孔下部小孔段上的内螺纹段配合的外螺纹段,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被支撑体压紧在支撑台上的挡止结构,所述调平装置还包括用于套设在压紧螺栓外周上的调整套筒,所述调整套筒的一端设置有与调节螺杆配合的止旋结构,所述止旋结构上开设有与调整套筒的内孔连通以使压紧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安装孔具有能够容纳所述挡止结构和调整套筒的沉头孔段,所述调整螺母一端端面与沉头孔的底部环端面配合。所述被支撑体上于安装孔设置处装设有用于封上安装孔的盖板。所述压紧螺栓为双头螺栓,所述双头螺栓的一端同轴螺纹连接在所述基座的阶梯孔下部小孔段,所述挡止结构为双头螺栓的另一端的外周上旋设的锁紧螺母。本发明中调平装置的压紧螺栓的外周上套设有处于压紧螺母和调节螺杆之间的调整套筒,调整套筒的下端设置与调节螺杆配合以带动调节螺杆上下移动的止旋结构,在使用时,操作者能够通过扳手来转动调整套筒,使得调整套筒下端设置的止旋结构带动调节螺杆上下移动,从而达到调节被支撑体高度的目的,由于操作者在调节被支撑体的过程中,用于与调平装置配合使用的扳手处于被支撑体上方,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被支撑体下方操作调平装置时费时费力的问题,使得操作者能够方便快捷将被支撑体在指定高度上调平。
图I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是图I所不基座的结构不意 图3是图I所示调节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 图5是图I所示调整套筒的结构示意 图6是图5的仰视 图7是沿图5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支撑调平装置的实施例如图I至图7所示,该支撑调平装置主要由基座I、压紧螺栓2、调节螺杆3和调整套筒4构成,其中,基座I内开设有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的阶梯孔102,该阶梯孔102的上部大孔段104和下部小孔段103的孔壁上均加工有螺纹段;调节螺杆3的一端的外周上加工有用于同轴螺纹连接在基座I的阶梯孔102上部大孔段104上的螺纹段,调节螺杆3的外周上凸设有用于支撑被支撑体8的支撑台302,调节螺杆3上开设有用于供压紧螺栓2穿过的轴向通孔301 ;压紧螺栓2为双头螺栓2,双头螺栓2的一端同轴螺纹连接在基座I的阶梯孔102的下部小孔段104上,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被支撑体8压紧在支撑台302上的挡止结构,该挡止结构为双头螺栓2的端部外周的螺纹段旋设的锁紧螺母6 ;调整套筒4的一端设置有与调节螺杆3配合的止旋结构,该止旋结构为调整套筒4的端部设置的用于与调节螺杆3的端部开设的径向缺口插配的扁销7,扁销7上开设有与调整套筒4的内孔连通以使压紧螺栓2穿过的通孔。在使用时,基座I固定在地面的第二次浇筑坑5内,并通过基座I外周上加工的环形凹槽101使得基座的I外表面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得基座I在第二次浇筑坑5内的固定更加牢靠,基座的阶梯孔102的下部小孔段103同轴螺纹连接双头螺栓2,阶梯孔102的上部大孔段104同轴螺纹连接调节螺杆3,双头螺栓2的上端从调节螺杆3的上端伸出,且在其伸出端的外周上旋设有锁紧螺母6,而调整套筒4套设在双头螺栓2的外周上于压紧螺母6与调节螺杆3之间的位置,调整套筒4的外周上加工有用于与扳手配合使用的外六方外形,调整套筒6的下端设置与调节螺杆3的上端开设的径向缺口插配以带动调节螺杆3上下移动的扁销7。同时,基座I内开设有处于阶梯孔102的下部小孔段103的下方的能够使双头螺 栓2穿过的调整通道105,该调整通道105与阶梯孔102的小孔段103连通,从而使得双头螺栓2的可调整范围增大。另外,调节螺杆3上的缺口开设在调节螺杆3于支撑台302的上方设置的套筒状穿插部分的开口处,在使用时,该插接部分能够伸入被支撑体8上开设的安装孔内,并与调整套筒4上的扁销7插接止旋配合,从而使得调整套筒4能够通过扁销7带动调整螺杆3转动。在上述实施例中,调整螺杆通过于支撑台上方设置的套筒状插接部分伸入被支撑体的安装孔内与调整套筒上的扁销插接止旋配合,也就是调整套筒和调整螺杆通过两者的相对端分别设置的穿插部分之间的插配关系来实现两者的止旋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螺杆和调整套筒之间的止旋结构也可以通过两者中任意一个上设置的穿插部分来实现,例如调节螺套上的扁销可以从被支撑体的安装孔内穿过,并插配在调整螺杆上的支撑台上开设的径向缺口内。在上述实施例中,调整套筒的下端设置有与调节螺杆的上端开设的径向缺口配合的止旋结构,该止旋结构为于调节螺杆上端开设的径向缺口插配的扁销,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止旋结构也可以为与调节螺杆上具有的内六方形孔壁配合的外六方形止旋结构,或者与可调螺套的外周上具有的外六方形外形配合的内六方形止旋结构,该结构类似于套筒扳手与六角螺栓的配合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调整套筒的外周加工有与套筒扳手配合的外六方外形,在其他实施例中,调整套筒的外周也可以加工有与套筒扳手配合使用的十二角头或其他螺母外形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压紧螺栓为双头螺栓,在其他实施例中,压紧螺栓也可以为普通螺栓,普通螺栓的螺纹段与基座的阶梯孔下部小孔段配合,而压紧螺栓上的挡止结构为普通螺栓的头部设置的螺帽。本发明的试验台架的实施例如图I所示,该试验台架的底部设置的被支撑体8通过支撑调平装置与地面基础连接,而在被支撑体8上开设有用于装设支撑调平装置的安装孔,安装孔的一端具有能够容纳压紧螺栓2的挡止结构和调整套筒4的沉头孔段801,至于 支撑调平装置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因此不再详述,在使用时,调整套筒4的一端端面与沉头孔801的底部环端面配合。另外,在安装孔的沉头孔段801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封上安装孔的盖板9,在将被支撑体的位置调平时,需要将被支撑体8上的盖板盖9上,从而保证操作人员的行走安全。在具体使用时,当工作人员在进行第一次浇筑地基混凝土时,留出第二次浇筑坑5,待第一次浇筑的水泥硬化后,将支撑调平装置与被支撑体8连接好,一起落在第二次浇筑坑5内,作粗调整后,并从被支撑体8浇筑口浇筑水泥,完成第二次浇筑,待第二次浇筑的水泥固化后,盖上浇筑口盖板,以保证操作人员行走安。松开压紧螺母6,使用套筒扳手旋紧或旋松调整套筒4,从而调整调节螺杆3与基座I间的螺纹旋入长度,实现被支撑体8的升降。一块被支撑体至少需要四个支撑调平装置,因此需要全部调整,均匀受力,调整完毕后旋紧压紧螺母6,防止螺杆松动,影响受力情况。盖上挡盖9,保证人员的行走安全。在上述实施例中,压紧螺栓的挡止结构和调整套筒处于安装孔的沉头孔段,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孔也可以为直孔,而将压紧螺栓的挡止结构和调整套筒安装在被支撑体的上表面上方,并使调整套筒的一端端面与被支撑体上表面与安装孔过渡处的端面配合。
权利要求
1.一种支撑调平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浇筑基础内的基座、用于支撑被支撑体的调节螺杆、及用于将被支撑体压紧在调节螺杆上的压紧螺栓;所述基座内开设有上大下小的阶梯孔,所述调节螺杆的外周上凸设有用于支撑被支撑体的支撑台,所述调节螺杆内开设有供压紧螺栓穿过并穿入基座台阶孔的小孔段的轴向通孔;所述阶梯孔的上部大孔段和下部小孔段的孔壁上均加工有内螺纹段;所述调节螺杆外周上加工有与阶梯孔上部大孔段上的内螺纹段配合的外螺纹段;所述压紧螺栓的外周上加工有用于与阶梯孔下部小孔段上的内螺纹段配合的外螺纹段,一端设置有用于将被支撑体压紧在支撑台上的挡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装置还包括用于套设在压紧螺栓外周上的调整套筒,所述调整套筒和调节螺杆的相对端分别设置有相互止旋插接配合的止旋结构,所述调整套筒的止旋结构上开设有与调整套筒的内孔连通以使压紧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调节螺杆与调整套筒的其中至少一个上设有用于穿入或穿过被支撑体以实现两者止旋插接的穿插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撑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螺栓为双头螺栓,所述双头螺栓的一端同轴螺纹连接在所述基座的阶梯孔下部小孔段,所述挡止结构为双头螺栓的另一端的外周上旋设的锁紧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撑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开设有处于阶梯孔的下部小孔段的下方的能够使压紧螺栓穿过的调整通道,所述调整通道与阶梯孔的小孔段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撑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外周上开设有环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撑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套筒的外周上加工有用于与扳手配合使用的止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撑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旋结构为所述调整套筒的端部设置的用于与所述调节螺杆的端部开设的径向缺口插配的扁销。
7.—种试验台架,包括被支撑体、及被支撑体上开设的安装孔内装设的调平装置,所述调平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浇筑基础内的基座、用于支撑被支撑体的调节螺杆、及用于将被支撑体压紧在调节螺杆上的压紧螺栓;所述基座内开设有上部直径大下部直径小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上部大孔段和下部小孔段的孔壁上均加工有内螺纹段;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的外周上加工有与阶梯孔上部大孔段上的内螺纹段配合的外螺纹段,所述调节螺杆的外周上凸设有用于支撑被支撑体的支撑台,所述调节螺杆上开设有用于供压紧螺栓穿过的轴向通孔;所述压紧螺栓的一端的外周上加工有用于与阶梯孔下部小孔段上的内螺纹段配合的外螺纹段,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被支撑体压紧在支撑台上的挡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装置还包括用于套设在压紧螺栓外周上的调整套筒,所述调整套筒的一端设置有与调节螺杆配合的止旋结构,所述止旋结构上开设有与调整套筒的内孔连通以使压紧螺栓穿过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具有能够容纳所述挡止结构和调整套筒的沉头孔段,所述调整螺母一端端面与沉头孔的底部环端面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支撑体上于安装孔设置处装设有用于封上安装孔的盖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螺栓为双头螺栓,所述双头螺栓的一端同轴螺纹连接在所述基座的阶梯孔下部小孔段,所述挡止结构为双头螺栓的另一端的外周上旋设的锁紧 螺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调平装置及使用该支撑调平装置的试验台架,该调平装置的压紧螺栓的外周上套设有处于压紧螺母和调节螺杆之间的调整套筒,调整套筒的下端设置与调节螺杆配合以带动调节螺杆上下移动的止旋结构,在使用时,操作者能够通过扳手来转动调整套筒,使得调整套筒下端设置的止旋结构带动调节螺杆上下移动,从而达到调节被支撑体高度的目的,由于操作者在调节被支撑体的过程中,用于与调平装置配合使用的扳手处于被支撑体上方,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被支撑体下方操作调平装置时费时费力的问题,使得操作者能够方便快捷将被支撑体在指定高度上调平。
文档编号G01M15/02GK102829287SQ201110388679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
发明者薛朋余, 赵小平, 李小亮, 任春艳, 孙丽, 杨敬伟 申请人:凯迈(洛阳)机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