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流变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流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流变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工厂的冶炼设备趋于大型化,变压器的容量越来越大。冶炼设备中变压器的电流高达几万安培,直接测量存在问题,难以实现。但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动化生产,必须监控冶炼中的电流信号,而直接使用电流互感器并在大电流下测量,经常出现故障,甚至出现烧毁的现象,直接影响冶炼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电流变换器,结构简单可靠,维修方便,将装在高压侧的电流互感器所测量的变压器一次电流信号,经电流变换器变换为成线性关系二次小电流,避免直接测量造成的故障,提高冶炼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流变换器,包括铁芯,线圈套在铁芯的一个芯柱上,2组夹件分别夹装在所述铁芯的两端,所述夹件通过螺杆螺母固定,螺杆上套装有黄腊管;2块铁轭隔板设置在所述线圈两端,隔绝所述线圈与所述铁芯的接触;接线端子排设置在同一侧的所述夹件的上端,接线端子排的接线端子连接线圈的各级出线。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端子上套装有黄腊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流变换器,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采用一次电流转换为间接测量的二次电流方式,将装在高压侧的电流互感器所测量的变压器一次电流信号,经电流变换器变换为成线性关系二次小电流,避免直接测量造成的故障,提高冶炼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体积小,信号采集方便,安全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铁芯4,线圈I套在铁芯4的一个芯柱上,线圈I的匝数根据电流比对应设计,2组夹件2分别夹装在铁芯4的两端,夹件2通过螺杆6、螺母7固定,夹件2起固定作用,螺杆6上套装有黄腊管。2块铁轭隔板3设置在线圈I两端,隔绝线圈I与铁芯4的接触,起到线圈I与铁芯4之间的绝缘作用。接线端子排5设置在同一侧的夹件2的上端,接线端子排5的接线端子连接线圈I的各级出线,接线端子上套装有黄腊管,接线端子上的黄腊管及螺杆6上的黄腊管起到绝缘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夹件2底部的螺孔固定安装在设备底板上。 在使用时,电流变换器连接安装在高压侧变压器上的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测得的一次电流信号经电流变换器变换为成线性关系二次小电流,电流变换器二次抽头的各档变换由开关操作箱中提供的接点与开关主触头同步切换。将二次小电流提供给PLC实现自动控制,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避免直接测量而造成的故障,提高冶炼效率,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电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芯,线圈套在铁芯的一个芯柱上,2组夹件分别夹装在所述铁芯的两端,所述夹件通过螺杆螺母固定,螺杆上套装有黄腊管;2块铁轭隔板设置在所述线圈两端,隔绝所述线圈与所述铁芯的接触;接线端子排设置在同一侧的所述夹件的上端,接线端子排的接线端子连接线圈的各级出线。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上套装有黄腊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芯,线圈套在铁芯的一个芯柱上,2组夹件分别夹装在所述铁芯的两端,所述夹件通过螺杆螺母固定,螺杆上套装有黄腊管;2块铁轭隔板设置在所述线圈两端,隔绝所述线圈与所述铁芯的接触;接线端子排设置在同一侧的所述夹件的上端,接线端子排的接线端子连接线圈的各级出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采用一次电流转换为间接测量的二次电流方式,将装在高压侧的电流互感器所测量的变压器一次电流信号,经电流变换器变换为成线性关系二次小电流,避免直接测量造成的故障,提高冶炼效率。
文档编号G01R15/18GK202930195SQ20122055914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
发明者上官亚平 申请人:无锡市联达电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