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高压输电线故障测试仪的上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互感器的原理检测高压线路故障的仪器,特别是将该仪器能方便地悬挂在高压线上的上线装置,属于电量测量或电力输出领域。
背景技术:
大型发电厂的电力在进行远距离输送时,为了减少线路损耗,均采取升、降的办法,目前,电力输送电压已高达几百千伏,为了确保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通常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故障测试仪,利用电流互感器的原理,以高压线为一次绕组,在测试仪上装有环形铁芯,在铁芯上再绕有二次绕组,通过二次绕组的感应电势判断该线路供电情况,再将检测信号变成高频信号由天线发射出去,这样就可以在远距离的控制室内监视该处线路的工作情况了,但这种仪器中电流互感器的铁芯需要装在电力线上,目前的办法是用手工直接将铁芯安装在高压线上,为了完全,在安装或拆卸时都必须在停电的情况下进行,所以很不方便,甚至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给供电和用电单位均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检测仪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结构合理、性能可靠、使用方便、可带电装卸的高压输电线故障检测仪的上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高压输电线故障检测仪的上线装置有故障检测和将检测仪悬挂在高压输电线路上的两重作用,本装置包括抱箍、抱箍座、扭簧、垫线板、盒体,其特征左、右抱箍与左、右抱箍座活动连接,并由左、右抱箍扭簧控制左、右抱箍的开合;垫线板装在左、右抱箍之间的抱箍座上,并有左、右压线扭簧压在垫线板上;左、右抱箍座的下端伸入盒体与绕有二次绕组的互感器的下半部铁芯连接。左抱箍的下端和左抱箍座的上端及左抱箍扭簧,左压线扭簧均套装在左扭簧轴上,垫线板中部与高压线接触的位置可做成V字形。左抱箍扭簧压在左抱箍的左上边;右抱箍的下端和右抱箍座的上端及右抱箍扭簧、右压线扭簧均套在右扭簧轴上,且右抱箍扭簧压在右抱箍的右上边。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可带电安装或拆除、操作方便等优点,可在高压输电线路上广泛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压输电线故障检测仪的上线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或右视图。
1、左、右抱箍;2、左、右抱箍扭簧;3、左、右压线扭簧;4、左、右扭簧轴;5、左、右抱箍座;6、螺钉;7、垫线板;8、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其中的左、右抱箍1和左、右抱箍座5构成互感器的上半部铁芯,应用冷轧板镀钛或冷轧板镀铬或不锈钢或其它导磁材料,左、右抱箍1可分别绕左、右扭簧轴4转动。左、右抱箍1的上端被装在左、右扭簧轴4上的左、右抱箍扭簧2压紧靠合在一起,垫线板7用螺钉6装在左、右抱箍之间的抱箍座,左、右压扭簧3压在垫线板7上,垫线板7可用胶木板或其它绝缘材料制成,垫线板7的中部与高压线接触的位置可做成“v”字型,左、右抱箍座5的下端伸入盒体8内与绕有二次绕组的互感器的下半部铁芯连接。安装时,将本装置的左、右压线扭簧3向上扳起并带动左、右抱箍1向外转动而张开,放入一个特制的撑杆,将电力线从左、右抱箍的开口处穿过并落在垫线板7上后继续上举,本装置被压而向下运动,使压线扭簧3离开撑杆勾子,压线扭簧3的扭力也将电力线压在垫线板7上,并可将测试仪悬挂在电力线上,同时,抱箍扭簧2的扭力也将左、右抱箍的上端压紧靠合在一起,使开口的铁芯又成为闭合铁芯,完成了安装任务。取下时只要用撑杆将本装置向下拉,当拉力大于压线扭簧3和抱箍扭簧2的扭力即可将本装置从电力线上取下,安装和拆卸时均不影响电力线的工作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输电线故障检测仪的上线装置,包括抱箍、抱箍座、扭簧、垫线板、盒体,其特征左、右抱箍与左、右抱箍座活动连接,并由左、右抱箍扭簧控制左、右抱箍的开合;垫线板装在左、右抱箍之间的抱箍座上,并有左、右压线扭簧压在垫线板上;左、右抱箍座的下端伸入盒体与绕有二次绕组的互感器的下半部铁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线故障检测仪的上线装置,其特征左抱箍的下端和左抱箍座的上端及左抱箍扭簧,左压线扭簧均套装在左扭簧轴上,左抱箍扭簧压在左抱箍的左上边;右抱箍的下端和右抱箍座的上端及右抱箍扭簧、右压线扭簧均套在右扭簧轴上,且右抱箍扭簧压在右抱箍的右上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压输电线故障检测仪的上线装置,其特征左、右抱箍与左、右抱箍座应用冷轧板镀钛或冷轧板镀铬或不锈钢或其它导磁材料制成;垫线板可用胶木板或其它绝缘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压输电线故障检测仪的上线装置,其特征垫线板中部与高压线接触的位置可做成V字形。
专利摘要一种高压输电线故障检测仪的上线装置,属于电量测量或电力输出领域。本装置包括抱箍、抱箍座、扭簧、垫线板、盒体;由压线扭簧将电力线压在垫线板上,并起悬挂定位作用,由抱箍扭簧将两个抱箍的上端压紧抱合而成闭合铁芯,若将压线扭簧和抱箍拉开便可带电安装或拆除,本高压输电线故障检测仪的上线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操作方便等优点,可在高压输电线路上广泛使用。
文档编号G01R15/00GK2722263SQ200420027339
公开日2005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6日
发明者徐梓樵 申请人:徐梓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