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分层沉降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领域,特别涉及检测基础沉降的技术和仪器。
背景技术:
基�。乇鹗歉咚偬�、高速公路的路基,它们在外荷载作用下或者其内部地层条件发生改变时,会产生一定的不均匀沉降,过多的不均匀沉降会影响行车的舒适性,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因此,路基、路面的沉降量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超限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现有的沉降观测方法是将一根圆形沉降管锚固到基岩,把磁环套在沉降管外围,埋设在各观测层面位置。当基础下沉时,磁环可随基础一起同步下沉而沉降管不会下沉,磁环则沿沉降管轴向往下滑移,通过测算磁环与沉降管之相对滑移量,实现测量目的。但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沉降管埋设位置不能进行压实处理,而路基通常需要进行压实处理的,如果测量部位没有与路面一起压实,就会导致测量值与实际值不一致,造成了一定的测量误差,同时也影响施工;2、检测时必须从沉降管的孔中放下磁性探头才能测量磁环的位置,故只能人工测量,精度差,工作量大,效率低;3、行车中不能进行测量而无法进行长期运行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影响施工和行车,可快速而准确地进行自动测量、长期监测的分层沉降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单个整体单元或多个串联在一起的整体单元组成,单个整体单元包括沉降板、电测位移传感器、测杆、锚头、锚板、金属软管、波纹管;其中电测位移传感器上端与沉降板联接,下端通过金属软管和锚头相连,测杆安装在金属软管内;电测位移传感器、金属软管、测杆、锚头、锚板的外围套波纹管;本实用新型整体埋设,电测位移传感器的导线从沉降板周侧通孔集中引出,不会影响路面的压实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整体埋设,导线从顶层侧面集中引出,不会影响路面的压实施工,使测量值与实际值趋于一致,行车过程也可测量。2、采用电测位移传感器,可快速、准确地直接实时测量沉降量。3、还可远程传输,实现自动测量和长期运行观测。
以下结合附
图1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两层沉降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沉降板 2、电测位移传感器2、3、波纹管 4、传感器筒体5、金属软管 6、金属软管螺纹接头7、传感器活塞杆 8、测杆螺纹接头9、测杆 10、传感器导线11、锚头 12、锚头过渡螺纹接头13、螺栓 14、螺母15、锚板 16、波纹管卡箍。
具体实施方案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为它由两个整体单元组成,单个整体单元包括沉降板1、电测位移传感器2、波纹管3、金属软管5、测杆9、锚头11、锚板15;其中电测位移传感器2的上端与沉降板1联接,下端通过接头与金属软管5相连,测杆9安装在金属软管5内,测杆9下端通过锚头过渡螺纹接头12与锚头11联接,电测位移传感器2、金属软管5、测杆9、锚头11、锚板15的外围套波纹管3;上层整体单元层的锚板15与下层整体单元的沉降板1完全相同,并通过螺钉13、螺母14串联成一体,组成两个层面或多层面的分层沉降仪;本实用新型整体埋设于路面下面,底层的锚板15锚固到基岩上;本实用新型采用整体埋设,电测位移传感器导线10从顶层沉降板周围的通孔集中引出。
所述沉降板1为圆形平板,其中心设有螺纹孔,周围均布插杆通道孔;装于顶层沉降板1的直径大于埋设孔径,中间各层的沉降板1的直径略小于埋设孔径,周围均布螺栓孔和传感器导线引出孔。
所述电测位移传感器2包括传感器筒体4、传感器活塞杆7、传感器导线10,其中传感器活塞杆7可在传感器筒体4内相对滑动,传感器导线10与测试仪表和系统设备连接。电测位移传感器2通过其上端设有的外螺纹与沉降板1的螺纹孔联接,传感器活塞杆7下端通过测杆接头8与测杆9相连。
所述锚头11为圆柱体,锚头11上端外螺纹通过接头与金属软管5连接,锚头11下端外螺纹与锚板15联接,内螺纹通过接头与测杆9联接,锚头11的中心通孔为测杆通道,以便分级加长测杆增大单层标距,满足大标距层面的测量需要。
所述金属软管5为一种能拉长的弹性管,通过金属软管螺纹接头6将电测位移传感器2与锚头11连成一体,金属软管5拉至最长后进行装配,其缩短量满足量程范围。
所述波纹管3为一种能被拉长和压缩的弹性管,通过卡箍16与电测位移传感器2和锚头11套紧,自由状态装配,其缩短量满足量程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将本实用新型整体埋设,底层锚板15锚固到基岩上,传感器导线10从顶层沉降板的周围传感器导线引出孔集中引出,当基础下沉是,沉降板1随基础一起同步下沉,使电测位移传感器2与测杆9之间发生相对滑移,电测位移传感器2将其测得的该滑移信号通过传感器导线10传输给地面上的测量仪器,即可获得测量数据,实现测量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分层沉降仪,其特征在于由单个整体单元或多个串联在一起的整体单元组成,单个整体单元包括沉降板(1)、电测位移传感器(2)、测杆(9)、锚头(11)、锚板(15)、金属软管(5)、波纹管(3);其中电测位移传感器(2)上端与沉降板(1)联接,下端通过金属软管和锚头相连,测杆(9)安装在金属软管(5)内;电测位移传感器(2)、金属软管(5)、测杆(9)、锚头(11)、锚板(15)外套波纹管(3);沉降板(1)侧面设有电测位移传感器导线(10)的引出孔,电测位移传感器导线(10)从该引出孔中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层沉降仪,其特征在于上层整体单元层的锚板(15)与下层整体单元的沉降板(1)完全相同,并通过螺钉(13)、螺母(14)串联成一体,组成两个层面或多个层面的分层沉降仪;本实用新型整体埋设于路面下面,底层的锚板(15)锚固到基岩上;各层的电测位移传感器导线(10)从顶层沉降板(1)四周的通孔集中引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层沉降仪,其特征在于沉降板(1)为圆形平板,其中心设有螺纹孔,四周均布通道孔;装于顶层沉降板(1)的直径大于埋设孔径,中间各层的法兰沉降板(1)的直径略小于埋设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层沉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测位移传感器(2)包括传感器筒体(4)、传感器活塞杆(7)、传感器导线(10),其中传感器活塞杆(7)可在传感器筒体(4)内相对滑动,传感器导线(10)与测试仪表和系统设备连接;电测位移传感器(2)的通过其上端设有的外螺纹与沉降板(1)的螺纹孔联接,传感器活塞杆(7)下端通过测杆接头(8)与测杆(9)相连,测杆(9)下端通过锚头过渡螺纹接头(12)与锚头(11)联接,电测位移传感器(2)、金属软管(5)、测杆(9)、锚头(11)、锚板(15)的外围套波纹管(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层沉降仪,其特征在于电锚头(11)为圆柱体,锚头(11)通过其上端外螺纹接头与金属软管(5)连接,锚头(11)下端外螺纹与锚板(15)联接,内螺纹通过接头与测杆(9)联接,锚头(11)的中心通孔为测杆(9)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层沉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软管(5)为一种能拉长的弹性管,通过金属软管螺纹接头(6)将电测位移传感器(2)与锚头(11)连成一体,金属软管(5)拉至最长是进行装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层沉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3)为一种能被拉长和压缩的弹性管,通过卡箍(16)与电测位移传感器(2)和锚头(11)套紧,自由状态装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层沉降仪,单个整体单元包括沉降板、电测位移传感器、测杆、锚头、锚板、金属软管、波纹管;其中电测位移传感器上端与沉降板联接,下端和锚头相连,测杆安装在金属软管内;电测位移传感器、金属软管、测杆、锚头、锚板外套波纹管;两个或多个整体单元层串联成一体,组成两个或多个层面的分层沉降仪;本实用新型整体埋设,电测位移传感器的导线从沉降板周侧通孔集中引出,不会影响路面的压实施工,从而保证测量值与实际值趋于一致,行车过程也可测量;采用电测位移传感器,可快速、准确地直接实时测量沉降量;实现远程传输,实现自动测量和长期运行观测。
文档编号G01B7/02GK2685821SQ20042003507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6日
发明者杨金喜, 刘克明 申请人:长沙金码高科技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