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血液分离装置,包括收集装置和分离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进口、收集筒、滤膜和出口,所述进口设置在收集筒上端,出口设置在收集筒下端,在出口上方收集筒内固定有滤膜,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口、两端开口筒体、活塞和筒盖,所述分离口设置在筒体上端,分离口内壁上还设置有圆环形套圈,分离口通过圆环形套圈与收集装置的出口过盈配合,所述活塞设置在筒体内与筒体过盈配合,活塞圆周上设置有若干密封圈,活塞底端中心处连接有活塞杆,筒盖盖设在筒体底端开口上,筒盖中心处设置有通孔,活塞杆穿过通孔与筒盖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够快速对采集的血样进行分离,密封效果好,分离效率高。
【专利说明】
一种血液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血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外用血清作样品进行各种实验检测与分析时,血清标本的获得传统上主要是通过离心分离的途径,血液离体以后经过一个自然凝固或促凝剂催化凝固的过程以后,通过离心机在达到一定离心力的条件下分离出血清。
[0003]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真空采血管本身并不具备直接分离血清的功能,若需要分离血清必须在采血后借助离心机来完成,故采血后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待血液完全凝固以后才能离心分离血清,但是这种技术费时费力,操作繁琐,并不能满足快速检测的需要。现有公布的一种血清快速分离器,包括腔体、腔体、腔体上端的进口和腔体下端有出口,腔体下端出口的内口固定有滤膜,这种装置也是需要配合注射器抽取血清进行过滤分离的,常用的注射器并不能够很好地抽取血清,且抽取过程中密封效果较差,会造成血清的分离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分离效率高的血液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血液分离装置,包括收集装置和分离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进口、收集筒、滤膜和出口,所述进口设置在收集筒上端,出口设置在收集筒下端,在出口上方收集筒内固定有滤膜,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口、两端开口筒体、活塞和筒盖,所述分离口设置在筒体上端,分离口内壁上还设置有圆环形套圈,分离口通过圆环形套圈与收集装置的出口过盈配合,所述活塞设置在筒体内与筒体过盈配合,活塞圆周上设置有若干密封圈,活塞底端中心处连接有活塞杆,筒盖盖设在筒体底端开口上,筒盖中心处设置有通孔,活塞杆穿过通孔与筒盖滑动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滤膜为多层滤膜,滤膜孔隙大小为一微米?10微米,滤膜的材质为玻璃纤维、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混合纤维素酯、尼龙6、尼龙66、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稀、聚醚砜、聚丙稀材料。
[0008]进一步的,所述圆环形套圈由橡胶材料制成。
[0009]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底端设置有拉柄,拉柄通过中心处设置的螺纹孔与活塞杆底端螺纹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筒内涂覆有一种或多种保持血液物理状态的物质。
[0011]进一步的,所述保持血液物理状态的物质为抗凝血素、促凝血素或肝素。
[0012]本实用新型中,分离装置出口设置有橡胶材料制成的圆环形套圈,在分离血清时,圆环形套圈将收集装置出口紧紧包裹,确保了抽取分离血清环境的密封;分离装置底端设置的筒盖将筒体内部密封,确保了筒体内部的洁净,保证了分离出的血清质量。综上,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够快速对采集的血样进行分离,密封效果好,分离效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血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收集筒,2-进口,3-滤膜,4-出口,5-圆环形套圈,6_分离口,7_活塞,8-密封圈,9-筒体,10-活塞杆,11-筒盖,12-拉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血液分离装置,包括收集装置和分离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进口 2、收集筒1、滤膜3和出口 4,所述进口 2设置在收集筒1上端,出口 4设置在收集筒1下端,在出口 4上方收集筒1内固定有滤膜3,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口 6、两端开口的筒体9、活塞7和筒盖11,所述分离口 6设置在筒体9上端,分离口 6内壁上还设置有圆环形套圈5,分离口 6通过圆环形套圈5与收集装置的出口 4过盈配合,所述活塞7设置在筒体9内与筒体9过盈配合,活塞7圆周上设置有若干密封圈8,活塞7底端中心处连接有活塞杆10,筒盖11盖设在筒体9底端开口上,筒盖11中心处设置有通孔,活塞杆10穿过通孔与筒盖11滑动连接。
[0017]本实施例中,所述滤膜3为多层滤膜,滤膜3孔隙大小为一微米?10微米,滤膜3的材质为玻璃纤维、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混合纤维素酯、尼龙6、尼龙66、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醚砜、聚丙烯材料。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圆环形套圈5由橡胶材料制成。通过圆环形套圈5包裹住收集装置的出口 4,确保了分离过程中的密封效果。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10底端设置有拉柄12,通过拉柄12拉动活塞杆10运动更为省力,拉柄12通过中心处设置的螺纹孔与活塞杆10底端螺纹连接,便于分离装置的拆装。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筒1内涂覆有抗凝血素、促凝血素或肝素中一种或多种能够保持血液物理状态的物质。
[0021]使用时,将待分离血液从收集装置的进口 2导入收集筒1内,同时,将分离装置的分离口 6套在收集筒1的出口上,通过拉柄12向外拉动活塞杆10,分离装置的筒体9内形成负压腔,血液中的血清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滤膜3,进而进入分离装置的筒体9内,从而完成快速分离血液中血清的目的。
[002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血液分离装置,包括收集装置和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进口、收集筒、滤膜和出口,所述进口设置在收集筒上端,出口设置在收集筒下端,在出口上方收集筒内固定有滤膜,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口、两端开口筒体、活塞和筒盖,所述分离口设置在筒体上端,分离口内壁上还设置有圆环形套圈,分离口通过圆环形套圈与收集装置的出口过盈配合,所述活塞设置在筒体内与筒体过盈配合,活塞圆周上设置有若干密封圈,活塞底端中心处连接有活塞杆,筒盖盖设在筒体底端开口上,筒盖中心处设置有通孔,活塞杆穿过通孔与筒盖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为多层滤膜,滤膜孔隙大小为一微米?10微米,滤膜的材质为玻璃纤维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形套圈由橡胶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底端设置有拉柄,拉柄通过中心处设置的螺纹孔与活塞杆底端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筒内涂覆有一种或多种保持血液物理状态的物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血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血液物理状态的物质为抗凝血素、促凝血素或肝素。
【文档编号】G01N1/34GK204193564SQ201420649356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4日
【发明者】孙辉 申请人:孙辉